以“新丝路跑起来”为主题的义乌购·义乌国际马拉松赛于今天上午8:00在梅湖体育中心鸣枪开跑。起跑仪式由义乌市政府王迎副市长主持,林毅市长致开幕词,浙江省体育局李华副局长与中共义乌市委盛秋平书记共同为赛事发令。
本次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浙江省体育局、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设男女半程马拉松赛、迷你马拉松赛、家庭亲子跑三个项目,起点均设在梅湖体育中心。跑步路线联接了义乌梅湖体育中心、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国际商贸城、新客运中心、义乌港、福田湿地公园、江滨主题公园、金融商务区等特色建筑群,全程领略了义乌商贸、文化、体育、物流、旅游、金融等领域的景观风貌。
本次赛事共有报名的参赛人员人,其中半程人(10名特邀),迷你人、家庭亲子跑人;最大年龄80岁,最小6周岁。运动员共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外籍运动员共计人。
来自坦桑尼亚的运动员GabrielGeraldGeay获得了男子半程马拉松项目冠军,成绩为1:02:57;来自厄立特里亚的运动员TsegayTuemayWeldlibanos获得了男子半程马拉松项目亚军,成绩为1:02:59;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运动员NigatuGitinetBidane获得了男子半程马拉松项目季军,成绩为1:03:05。
来自厄立特里亚的运动员NazretWedleGebrehiwet获得了女子半程马拉松项目冠军,成绩为1:17:14;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运动员DariaMaslova获得了女子半程马拉松项目亚军,成绩为1:17:16;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运动员MeseretGolaSisay获得了女子半程马拉松项目季军,成绩为1:17:17。
第八名,他是第一个跑过终点线的中国选手
2个小时过去了,参赛选手依然坚持到达终点
组委会为半程马拉松赛男女组各前30名选手提供奖金,其中第一名奖金为元人民币。组委会还为在关门时间内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参赛者颁发补给包、完赛奖牌;为迷你马拉松的参与者、亲子家庭跑的运动员提供参赛纪念证书。现场赛事由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和义乌电视台新闻频道7:45-10:00全程直播。
本报也有两名同事前去参加半马的角逐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参与赛事
同时,今年“义马”首开线上赛事,推出义乌线上马拉松。在11月20日“义马”开跑当天,世界各地的路跑爱好者都能通过咕咚APP同跑“义马”。截至到11月19日报名人数已达人。
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活动招募组织近万名工作人员为本次活动保驾护航。
一是在竞赛组织方面,组织了专家裁判15人,本地裁判人。
二是在参赛服务方面,自起点5公里开始,每2.5公里设一个饮水站,每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在终点设能量补给站,还特别配备了精通阿拉伯语、英语的志愿者帮助外籍选手无障碍沟通。
三是在医疗保障方面,在沿线每1.25公里设置一个救护站或一辆救护车,每米安排一名医务人员或急救志愿者,并由20名医务人员携带便携式除颤仪(AED),乘坐摩托车组成机动救治组穿梭在整个赛道沿线,共计现场派驻救护车12辆,救护站9个,医疗中心1个,医疗人员近人,医疗类志愿者人,医院5个。
四是在安全、交通和后勤保障方面,治安、交警、武警、消防、人武部、团市委、镇街整合力量统筹投入安保人员近名,城管、综合执法、食品安全、供电、通信、环卫、商城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同时,一支来自全国20个省份、由名警察精英组成的护跑团正式成立,在感受义马魅力的同时,为赛事提供安全保卫服务,这是全国首个马拉松警察跑团。
五是在志愿者组织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来自工商学院、城镇职校等学校、江东街道、赤岸镇、市场监管局等镇街和部门,新光、宝娜斯、宏泰保健等企业,以及红十字会、民间救援协会、红水晶、城市友爱等一批社会公益团体的近名志愿者分为竞赛服务类、秩序维护类、医疗救护三个大类,分布在近百个个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此外,本次赛事还得到冠名赞助商义乌购等企业的鼎力支持。
运动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美丽。组委会会同文明办等单位,向义乌及周边县市展开文明宣传和交通提示服务,倡导绿色出行、文明观赛、安全参赛,"义"起跑、心接力,以和谐友爱、热情有礼、整洁有序的风范,展示城市的文明风采和健康活力。
奔跑的义乌,梦想从未止步。义乌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正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马拉松是体育健儿的舞台,更是展示城市管理能力、市民文明素质、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窗囗。赛事主办方致力于把“义乌国际马拉松赛”培育成为义乌城市“新名片”,打造品牌赛事,引领全民健身,充实城市内涵,助推动体育旅游绿色产业发展,并希望赛事为动力,激发市民群众进一步以奔跑的姿态、不懈的精神、不竭的活力融入到转型升级的大建设大发展中去:跑起来,用开放的心态融入新丝路建设;跑起来,用健康的身体参与新丝路建设;跑起来,用昂扬的精神引领新丝路建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