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呼兰县内人物事略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6462726199884&wfr=spider&for=pc
于耕田(—)呼兰人。年3月生,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毕业于省委党校。历任呼兰县薄荷区中心校校长、台屯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呼兰日报社总编、县委统战部、组织部部长。年6月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年10月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后任松花江地区巡视员、军管会办公室主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地区煤炭局局长。年7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0月任宾县革委会副主任。后任地区外贸局局长、顾问。年12月病逝,终年58岁。马力(—)曾用名马希文,呼兰人。年9月生,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大用乡中心校教师、呼兰镇民主小学校长,县委学习室干事,社教工作队长,白奎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康金镇党委书记。年12月任县委副书记。年4月当选为县人大主任。年1月离休,年7月病逝,终年65岁。马林(—)阿城人。年1月生,年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中共省委工农干校毕业。历任依兰县道台桥区委书记、区长,省委工农干校党委干事、组织员、组织部副部长,呼兰县工业局科员、党委书记,县委监委副书记,呼兰镇党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年9月起任县政协副主席。年4月离休,年6月病逝,终年64岁。王永权(—)辽宁景星人。年1月生,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辽宁省景星县头站区政府助理员、副区长,景星县政府干训班主任、人事科副科长、科长,县法院院长,省绥化地区中级法院司法行政科长,呼兰县法院院长、长安公社党委书记、县革委战备办主任、生产指挥部主任。年1月后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年3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11月病逝,终年60岁。王吉烈(—)年6月生于呼兰。年8月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委学习班、县五七干校、县委党校教员,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年10月任县政府副县长,年6月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年2月任县委副书记,年6月任县委副书记兼县政协主席,年10月当选为县人大主任。年7月病逝。终年56岁。王怀义(—)福建建瓯人。年生,民革党员,高级工程师。黄埔军校第八期化学兵科毕业,毕业后曾任国民党成都军区司令部司令秘书、江西省南丰县军民合作处副处长、福建省浦城县军事处处长、福州市军事礼堂处长。年8月动员本部人员随国民党部队起义。解放后考入上海电影公司当演员,后入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年毕业后在富锦中学、呼兰工农干校任教。“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呼兰豆制品厂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平反任呼兰豆制品厂副厂长,组织研制利用豆腐废水制作农用核苷酸,荣获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年退休后,创建了民革呼兰支部,积极参政议政,为县统战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年3月病逝,终年72岁。王国安(—)辽宁辽阳人,年起在“资生堂”药店学医四年,年在呼兰县“文生堂”药店坐堂行医。年获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证。年起,先后任呼兰镇卫生协会常委、主任,镇第二中医联合诊所所长,镇卫生院院长。一生致力于中医内科、妇科的临床工作,医术精良,服务态度和蔼,受到广大患者的爱戴,是县内名老中医之一。行医期间,带出多位徒弟,有的现已成为名医。还曾为县中医讲习会授课,为呼兰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年退休后,被镇卫生院返聘,病故前半个月仍然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为呼兰卫生事业奋斗了一生。著有《汉医妇科崩漏带下集注》一书,留下了珍贵的医学遗产。年5月病逝,终年82岁。尹玉昌(—)呼兰人。年1月生,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双井区助理员,县林业科副科长,县粮食科科长、粮食局副局长,县农业办公室主任,许堡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农业科、林业科、水电科副科长,县水利科副科长、科长,县委农工部部长。年9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3月离休。年10月病逝,终年70岁。石溅涛(—)女,曾用名石秀云,呼兰人。年1月生,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94医院妇儿科军医、儿科主任。离休后享受正师职待遇。年7月24日在广州病逝,终年70岁。刘云鹏(—)依兰人。年12月生,年沈阳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开始行医。年起任对青薄荷村卫生所所长,对青卫生院内科医生、医师。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是对青卫生院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在西部乡镇享有较高声望,被群众誉为“刘高手”,在全县医务界也小有名气,医院邀请参加疑难病会诊。为群众防病治病奔走于千家万户,技术精湛、服务热情。年退休。年病逝,终年72岁。刘汉生(—)呼兰人。年1月生,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年考入省师范学校,边读书,边学医。20世纪30年代获得中医师资格,从此弃文从医,并做中医教学和医学主考工作。年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医院,几年后又转入呼兰镇卫生院。善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如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等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有很高的治愈率。同时,继续担任中医教学和中医考试工作,为呼兰中医事业作出贡献。发表《伤寒论评述》、《医学真诠》、《中药功能古今考》等学术论文。曾任县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年病逝,终年74岁。刘希文(—)呼兰人。年8月生,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十区财粮助理、六区农业助理、县政府科员、县委组织部干事、长岭区委组织委员、十三区委副书记、九区委第一书记、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康金公社党委书记、腰堡公社党委书记、县粮食科科长、县政府农办主任。年3月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县政府副县长,年任县政府顾问。年9月病逝,终年68岁。闫雨时(—)绥化人。年10月生,年3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高级护校。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历任东北军区汽校卫生队眼科医生,东北军区第21医院眼科医生,医院眼科医生。年6月医院眼科主任。在40多年的眼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呼兰县眼科创建人之一,早期眼科名医。能熟练进行眼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手术成功率很高,对一些复杂、疑难病症也能妥善处理,为县眼科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年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年病逝,终年73岁。安春海(—)呼兰人。年1月生,年松江军医学校毕业,主治医师。年起,医院医师,市一院儿科进修医师,县一院儿科主任。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是县一院儿科创建人之一,能熟练诊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成功抢救多个急危重症患儿,有较高的治愈率,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责任心强,团结同志,在任儿科主任期间,注重对医生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他性格开朗,服务态度和蔼,医患关系融洽,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好评。年退休。年病逝,终年69岁。许荣(—)呼兰人。年4月生,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城子小学教员,康金区委助理员、区党委副书记,呼兰镇党委书记,县粮食局长,县财政科长,中共呼兰县委工交政治部主任。年3月当选为呼兰县第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10月任县政府研究员。年10月离休。年6月病逝,终年74岁。孙士英(—)河北饶阳人。年生,高小文化,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北省苏鲁县武装大队队员,八路军旅战士。为革命老红军。转业后任呼兰县土产公司保管员等职。年1月离休,局级待遇。年12月病逝,终年78岁。毕德轩(—)河北昌黎人。年生,幼时随父亲毕海从事油漆彩绘维持生活。并喜欢上这一行。15岁被父亲送进画匠铺当学徒。20纪30年代初,随父亲来到呼兰,先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后来在老爷庙对过租间房,开起毕家画匠铺。新中国建立后,毕德轩一展才华,呼兰俱乐部舞台前脸雕刻等,都是毕德轩彩绘的。年县维修彩绘公园四望亭,毕德轩一举夺标,与其子毕洪国完成四望亭维修彩绘。接着,毕德轩又受聘油漆彩绘了呼兰南综合市场的牌楼。完成四望亭和南市场牌楼的油漆彩绘后,呼兰广播电视台和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先后到其家进行采访,并在两台相继播出了《祖传彩绘世家毕德轩》的专访文章。年病逝,终年87岁。李云阁(—)呼兰人。年12月生,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松江军区独立八团战士、副班长,湖南军区常德分区政治部团训队区队长、政治处青年股干事、政治处青年助理员、军区后勤管理科协理员,湖南长沙第医院政治处主任、医院副政委,湖南省浏阳县武装部副政委、政委。年5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县人大副主任。年12月病逝,终年51岁。李友三(—)呼兰人。年生,县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年参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政府科员、乡政府文教助理,小学校长、呼兰镇中心校副校长、镇教育助理等职务。曾获市模范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县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届人大代表,县政府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年离休,享受处级待遇。离休后,还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工作,为县、镇“两基”、“两全”工作作出贡献。年8月20日病逝,终年77岁。李文魁(—)呼兰人。年3月生,年11月呼兰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政府干部,巴彦县亚麻厂厂长,营口、佳木斯纺织厂基建科长,东北纺织管理局工程公司副经理。年9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年3月离休,享受副厅待遇。年2月8日病逝,终年80岁。李计谋(—)呼兰人。年生,哈尔滨师范学院毕业,中共党员,曾任呼兰师专中文系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省内外颇有名望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和著名的萧红研究学者。主编出版全国师专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好评。把多年来萧红研究成果整理成《萧红十讲》,为中文系开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专题课。教学成果突出,两次荣获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及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专教师奖。年6月经省教委和人事厅批准“延聘”。年4月病逝,终年61岁。李德吉(—)女,朝鲜族,东宁人。年生,年8月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历任上海第二医院内科医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内科医生,年1月调呼兰县工作,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种疾病的诊治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曾成功救治多例危急重症患者,是内科学术带头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年被评为市劳模,并多次作为代表参加县人大、县政协会议。年病逝,终年60岁。李德轩(—)呼兰人。年生,中医世家,少年时向其父李文茂(时称“李九先生”)学习中医。18岁随叔父在呼兰同善社行医,伪满时期叔侄同在议和堂药店坐堂。年2月参加工作,为中医骨外科医师。历任呼兰县联合诊所中医,医院副院长。从医50余年,以中医骨科为主,兼治内、妇、儿科疾病,善治跌打损伤,尤其在整骨方面有较深造诣,在县内负有盛名。年退休。年病逝,终年92岁。束成和(—)山东蒙阴县人。年出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蒙阴县委民运部干事,沂南县高胡区工会副会长、会长,河庄区委组织委员,青州市二区区委书记,益都县马庄区委、张庄区委书记,益都县委组织部长,昌淮地委农委副书记,临淄县委第一书记。年5月调呼兰工作,历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处书记、第二书记、副书记。年8月任省结核病防治院党委书记。年离休。年7月病逝,终年70岁。谷长发(—)巴彦人。年11月生,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军部管理处副处长、师后勤部副部长。年9月转业任省呼兰县农机厂副厂长,年9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年6月离休。年6月18日病逝,终年73岁。沈旭光(—)曾用名沈成贞,呼兰人。年5月生,年10月参加工作,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大用供销社会计,县供销社干部科科员,中共呼兰县委审干办、组织部干事,县人事局副局长,县委组织部科级干事,许堡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方台公社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常委。年10月任政协呼兰县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年4月病逝,终年54岁。张玉洁(—)女,呼兰白奎镇人。年2月生,初中文化,农民。年任白奎镇朝阳村妇女主任。年2月获市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女能手证书。年1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年4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年8月获市第二届十大杰出妇女奖章。年1月病逝,终年53岁。张贺年(—)河北丰润人。年生,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巴彦县工作队员、区公安员,省公安厅科员,中央公安干校学员,东北公安部一等科员,鞍钢金属结构厂保卫科长、监委副书记,九钢氧气厂党总支书记、动力部党总支书记,宾县副县长、县革委常委,松花江地区战备办副主任,宾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2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年9月任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年9月任县政府顾问。年1月离休,年3月享受省副厅级待遇。年12月17日病逝,终年73岁。张维焕(—)呼兰人。年5月生,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入沈阳市东北行政学院学习。历任呼兰县杨林乡土改工作队队员,松江省巴彦县地委党校学员,呼兰县元宝区区长兼区中队长,县武装科科长,县抗美援朝民工大队长,县武装部部长,宾县武装部副部长,哈尔滨市香坊人民公社武装部副部长,呼兰县武装部部长。年9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7月病逝,终年58岁。陈德华(—)呼兰人。年生,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共青团员,曾任部队战士。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时年20岁。骨灰安放于广西龙州县烈士陵园。邵连甲(—)呼兰人。年8月生,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毕业。历任呼兰县贸易局保管员、保管股长、粮栈主任、县财政科员、副科长、科长,县政府秘书室政务秘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长。中共呼兰县委组织部部长。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员、监委监察员、自治区社改办公室调研副组长。年3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呼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3月离休。年2月病逝,终年80岁。武德功(—)山西淮阳人。年9月生,年7月参加红军,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饲养员、班长、排长、团部管理员、连长、担架排排长、侦察队班长、生产队生产员、司务长、后勤部管理员、医院第一所管理员、休养连连长、医院行政副所长。战斗中曾负伤两次,为三等乙级残废军人。医院休养。年9月转东北军区健康9团3营任健康员(正营级)。年11月经东北军区批准由部队供养。年退休,作为老红军干部,安置到呼兰县民主街居住,由县民政局供养。年9月离休,行政13级。年2月病逝,终年86岁。欧洪德(—)呼兰人。年12月生,初中文化,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二级警督。历任呼兰县公安局第一派出所民警、副所长、局治安科副科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年3月赴京出席全国人民警察治保会功臣模范代表大会,被国家公安部授予三等功臣。年12月退休。年9月病逝,终年62岁。郑殿文(—)宾县人。年10月生,高中文化,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宾县宁远村小学教师,松江省哈北中心仓库会计,呼兰县人事科科员,县委纪检委秘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县委监委副书记,县革委监察组组长、政治部副主任,县委纪检委副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年10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2月离休。年9月病逝,终年71岁。孟宪章(—)勃利人。年9月生,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0月加入民革。医院、县医院外科主任,呼兰县第21医院、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兼外科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为民革呼兰联合支部第四届主委,县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医疗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为医院外科创建人之一,早期外科学术带头人。擅长普外科手术,成功地救治了许多急危重症患者,亦能解决一些疑难复杂病例,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望。年离休后仍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发挥余热,为群众解除疾病之苦。晚年积极投身于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年7月6日病逝,终年90岁。赵军(—)年10月生于呼兰。哈市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专科毕业。年参加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李家乡教员、教导主任、中心校长,李家乡革委政工组副组长兼文教组长、组织委员,李家乡革委会副主任、武装部长,李家乡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白奎镇党委书记,县劳动局局长。年10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9月退居二线。年1月29日病逝,终年62岁。赵青林(—)呼兰大用镇立业村人。年7月生,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东北独立二师一纵炮兵营战士,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荣立大功3次、小功2次。天津战役负重伤失去左臂,定为一等残废军人。年10月退伍回乡务农,曾任大用公社立业大队党支部书记。身残志坚,带领群众搞农业生产,成为农业战线的模范。年出席中共省党代会,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年5月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获奖章、奖状及农业科学书籍一套;10月作为省人民代表赴京观礼十年大庆,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受到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年末荣获省委授予的“独臂英雄”称号。县评剧团根据他的事迹编演了评剧《红心向党》。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年任大用公社敬老院院长,年因病离职。年病逝,终年62岁。赵德润(—)双城人。年6月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双城县二区工商助理员、共青团书记,十三区副区长,四区区委书记,县委政策研究员,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松花江地区专署办公室副主任,呼兰县革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县革委办公室主任、年12月后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年离休。年2月病逝,终年73岁。顾柏子(—)甘肃固原人。年5月生,贫农家庭出身,10岁起在家放牛放羊,年5月在固原县龙德步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3月在江苏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师勤务员、通讯员、特务员、班长、16师20团1连排长。为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年转业到呼兰工作,历任呼兰火柴厂股长、县砖厂工会主席、县房产处干部。年3月离休(行政14级)。年9月4日病逝,终年72岁。徐树权(—)锡伯族,呼兰人。年5月生。中共党员。年起,历任大用卫生所所长,呼兰县一院医生,二八卫生院、莲花卫生院院长,县二院医务科主任。从小师从于李九先生,系统学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记》、《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对祖国医学防病思想有深刻认识,理论基础扎实,精于内科医术,善治内科杂症。同时学习了《中西汇通》,使中西医学紧密结合,在临床工作中能古今方并用,中西药结合。重视对年轻中医学员的培养,多次为中医培训班授课,并任班主任,讲授中医基础课,颇受学员好评。年5月退休。年12月病逝,终年83岁。徐树柏(—)锡伯族,呼兰人。年12月生,年7月毕业于松江省第一师范学校高师班,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城区一完小教导主任、校长,县教育科科员,县中苏友协副主任,中共呼兰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训练班主任,县委党校副校长,白奎公社社长,县委学习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县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县委宣传部长。年3月后任政协呼兰县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年1月病逝,终年62岁。郭凤桐(—)呼兰乐业镇人。年10月生,早年入城从师学木工,年参加工作。历任呼兰木农家具厂木工、钳工、组长、车间主任,县二轻局技术室副主任、主任,高级技师。曾当选为呼兰二轻工业学会会长、县科协理事、县人大委员。是县内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科技人才,享有“铁人”、“土专家”、“改革能手”等美誉。创新研制系列铁制农具代替木制农具,被授予全国十面红旗称号。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工厂、系统、县、市劳模,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劳模标兵,年、年两次获得省劳动模范荣誉,是县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年病逝,终年58岁。郭景常(—)呼兰乐业镇人。年生,呼兰中医学社毕业。年开始从事个体行医,年任乐业玉丰村中医联合诊所所长,年任台屯卫生院中医师。在中医学社随师学习中医,熟读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行医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呼兰县名老中医。在中医妇科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产前、产后诸症,男女不育症,以及小儿疾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先后带8名学员全部成才,为呼兰县中医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年病逝,终年70岁。常电悉(—)河北廊坊人。年9月生,年8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兽科专业,同年参加工作。历任松江省农业厅兽医科技术员,呼兰县农业科技术员、畜牧兽医师。年9月后任政协呼兰县第五、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年1月离休。年6月病逝,终年72岁。董廷瑞(—)呼兰康金镇人。年12月生,省艺术干校戏曲编剧班进修结业,国家二级编剧,东北二人转著名编导。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康金井高级小学辅导员,县民间艺术实验队队长,县民间艺术剧团团长,县民间艺术剧院院长,县文教科艺术股股长,县文工团团长,县文化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县影剧院院长,县文化局创评室主任,县评剧团党支部书记,县文化局创评室主任、编剧。年创作二人转《空洞房》,获省汇演优秀创作奖。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在北京长安剧场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年创作导演的二人转《掉萝卜》参加省地方戏汇演,获创作导演一等奖。年创作导演的二人转《请谁》参加省汇演,获创作一等奖,该剧目年获哈尔滨市天鹅大奖。一生从事民间艺术事业,为呼兰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年12月离休。年病逝,终年70岁。富成祥(—)满族,呼兰人。年2月生,初中文化,中医师。年起与其父学习中医,年后在孟家乡四家屯、讷河县、呼兰县富强大队卫生所行医,医院中医师。富成祥系中医世家,秉承父传,精通中医理论,医术精良。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及内科杂症,辨证施治准确。对患者态度和蔼,诊治细微,被当地群众誉为名老中医。年退休。年病逝,终年62岁。潘景文(—)吉林扶余人。年1月生,年3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院技术员,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检验科医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检验师。、年当选为政协呼兰县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年离休。年3月病逝,终年68岁。于永和(?—?)呼兰方台镇人。年12月参军,在东北军区整训28团1营8连任通讯员。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光荣纪念证。于海滨(—)呼兰元宝村人,年12月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呼兰县参加土改斗争,先后任呼兰七区农会主任、区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年到中央政法干校学习,结束后分配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东北分院做检察员。年调到吉林白城地区工作,历任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公社党委书,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年当选为双辽县政协副主席,主持政协工作。年11月离休。年7月17日病逝,终年73岁。马庆福(—)呼兰人。年生,十几岁时从呼兰肖家窝棚屯逃荒到讷河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讷河县向阳村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胜利生产大队党总支书记,老莱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年带领6户农民组成农业生产互助组。年领导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群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先后修建小水库三座,引水渠一条;同时植树造林,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提高了粮食产量。办起牧场、蜂场、渔场,增加了社员收入。曾先后九次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年病逝,终年62岁。王永和(—)呼兰人。年6月生,就读于呼兰县小学、中学及吉林省通化市东北体育专科学校、呼兰县中学教师讲习会,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呼兰县中学音乐、语文教师、土改宣传队队长,东北大学文学系音乐专业学员,沈阳市东北鲁艺文工团歌舞团演奏员,中央戏剧学院管弦乐团演奏员,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奏员,乐队协理员、队长、指挥等职。国家一级指挥。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荣誉理事。多年从事少数民族音乐工作,在整理、改编、创作、改革、演出等方面作出贡献。搜集、整理了首各兄弟民族的舞曲、歌曲、器乐曲,其中《苗族婚礼舞》、《苗族芦笙曲》、《白族民歌》、《白族器乐曲》等至今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加工、改编了民乐合奏《瑶族舞曲》、《雅鲁藏布江之歌》、《丰收跳乐》等一批大型乐曲,并分别组建了朝鲜族、新疆、彝族、藏族小乐队以及冬不拉齐奏、月琴齐奏等各个民族小乐队,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为培养和组建新型的少数民族管弦乐队作出贡献,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尹鲁沂(—?)曾用名尹作起,山东沂南人。年11月生,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队参谋,山东省日照县抗日根据地工作队员、青年干事、武工队员,牡丹江市、穆棱县、东宁县土改工作队队长,绥芬河区委书记,双鸭山矿党委宣传部长,汤原县县长,哈尔滨市设计公司、秋林公司、百货公司经理。年6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副书记。年3月后调任松花江地区百货站经理,地区外贸局局长。年12月离休。已故。石坡(—)原名张秀琬,呼兰县城人。年5月生,东北延安鲁艺少年班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东北文工团团员,北京中央歌舞剧院、西藏歌舞团作曲组作曲,西藏歌舞团副团长兼指挥,省歌舞团、成都歌舞团作曲兼指挥,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四川省音协会员、理事。工作期间,为《新货郎》小舞剧作曲、西藏第一部歌剧《高原怒火》作曲并指挥,歌舞剧《春暖花开》作曲、《总路线的红旗染红了天》等大合唱作曲兼指挥,《红浪》小舞剧作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指挥,歌舞剧《沂蒙颂》指挥,大型歌剧《不准出生的人》、《货郎与小组》作曲兼指挥,还指挥过《草原之歌》等众多歌剧。年5月3日在四川成都病逝,终年50岁。卢立东(—)呼兰县城人。年3月生。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部队84分队班长。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0月8日在德都县拥政爱民活动中光荣牺牲,时年20岁。卢立东烈士的骨灰安放在县烈士陵园中。白连友(—)呼兰人。年生,年从大用乡入伍,任武警伊春消防支队南岔中队消防战士。曾获南岔中队唯一一个全能嘉奖。年3月任伊春市南岔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兼南岔森林公安局消防一中队中队长。从警23年,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身经百战,屡建功劳。年5月18日,南岔林业局班发生火情,他带领战友迅速赶赴火场,在救火中头部意外受伤,又因劳累过度,诱发脑室大量出血,经抢救无效,于6月9日光荣牺牲,时年41岁。7月13日,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朱重然(—)曾用名朱万福,辽宁西丰人。年9月生,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公安局治安股长、乐安分局长、台屯分局长,城关区副区长、区长,县农业科科长,县法院院长。年9月任呼兰县副县长,年10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副书记。年7月调离,历任庆安县长,中共绥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省人防办副主任。年10月离休。年3月病逝,终年79岁。庄玉玺(—)呼兰康金镇兰阳村人。年4月生,哈尔滨师道学校特修科肄业,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第一区区委秘书、委员、区战勤大队副大队长(后又调县战勤总队工作,期间配合东北野战军六纵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配合东北解放军十纵参加辽沈战役),中共呼兰县委青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兼县武装部副政委,县政府常务委员。年调离呼兰,先后在东北农校、团中央组织部门工作。年调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巡视员、副处长、处长。“文革”期间下放中组部河南长葛“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年入中央党校第六期学习。年调任核工业部干部学校副校长、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共核工业总公司党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年离休。年在京病逝,终年74岁。刘纯(—?)呼兰人。年10月生。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利民、兴农街助理员、文书,县政府秘书,县委文书、组织部干事,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审干办公室干事、科级巡视员,呼兰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团县委书记。5年7月调离呼兰,先后任中共阿城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共尚志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县委书记,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省浆果开发公司经理,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纪检组组长。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个人称号。已故。刘诚(—?)曾用名朱涛,河北饶阳人。年10月生,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饶阳县吕汉区农会主任、县农会宣传部长、县政府财政科长、献县政府财政科长、区长、县合作社主任。松江省兰西县副县长。年4月任呼兰县县长。年2月后调任江西省太和县县长、上饶专署秘书主任、中共上饶县县委书记、中共上饶地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地委常委、江西省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常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年12月离休。已故。刘长江(—)山东沂水人。年1月生,3岁随父母逃荒到呼兰。初中文化。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松江干校学员,49军师教导队学员、独立团排长,广西荣成县副区长、区委书记、县法院院长(县委委员),平乐地区、合浦地区中级法院副院长,灵山县委副书记、代理书记,浦北县革委会副主任、主任,钦州地区农业办副主任、主任,钦州地区专员公署副专员、常务副专员、纪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荣获解放东北、解放华中南、华北解放等纪念章。年7月离休。年在广西钦州病逝,终年75岁。刘志夫(—)原名刘兴洲,又名刘林,呼兰县城人。年3月生,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大学员,晋察冀师高级研究班学员、师一大队指导员、教导员,晋绥四分区旅政治部秘书,晋绥一旅警卫营副教导员,陕甘宁旅团2营副教导员、教导员,晋绥吕梁18团政治处主任,陕甘宁1军1师2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2月调入军委情报部门,历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副武官、军委情报部三处三科副科长,驻印度使馆专员、驻瑞典使馆武官、驻丹麦使馆武官。后调回国任南京解放军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校长。后又调驻芬兰使馆任武官等职。年12月被授予中校军衔。年6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年11月晋上校军衔。年9月离职休养(副军职)。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年4月病逝,终年80岁。衣国智(—)铁力人。年12月生,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铁力县土改工作队员、中共铁力县委组织部干事、县农会组织部长、田升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东北局党校学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农工部研究员、肇源农场党委书记、省委农工部处级巡视员、中共明水县委书记处书记、县委副书记、松花江地区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年12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7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年5月任中共松花江地委纪检委副书记。年3月离休。年9月26日在哈尔滨病逝,终年75岁。关沫南(—)原名关东,笔名沫南、泊丐、路以、史亢地等,满族,吉林永吉县人。年11月出生,1周岁随父母迁居呼兰,在呼兰生活6年,后又迁居哈尔滨。自幼爱好文学,14岁在《哈尔滨公报》上用笔名泊丐发表处女作《呼兰旅游漫记》。年因家贫辍学就业,任哈尔滨邮政管理局雇员,参加哈尔滨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小组,以及左翼文化活动,年和厉戎合著短篇小说《蹉跎》,自费出版。常在奉天《新青年》长春《小说家》哈尔滨《大北新报》《滨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以及长篇小说《沙地之秋》《落雾时节》。年12月末由于“一二.三一左翼文学事件”被捕入狱三年,出狱后曾任《青年文化》编辑,东北解放后,在长春主编文学刊物《新群》,为东北作家盟主会执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后担任《松江日报》编委,《北方文学》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在王岗草原》、短篇小说集《在镜泊湖边》、电影文学剧本《冰上》(即《冰雪金达莱》)等。曾任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年11月5日在哈尔滨病逝,终年84岁。李向荣(—?)呼兰人。年8月生,中共党员,年在呼兰县税务局参加工作,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年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年晋为教授。历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培训中心主任。年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生态学会理事,哈尔滨市经济学会理事。编著出版《政治经济学史纲要》(第一作者)、《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副主编)、《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简史》(主编)、《政治经济学史》(主编)、《中心城市价格改革研究》(副主编)等书5部,其中《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获全国经济学史优秀著作一等奖、省社会科学著作评奖活动二等奖。发表《现代凯恩斯主义述评》等论文20余篇。已故。李建平(—)原名阎新波,辽宁安东(今丹东)人。年2月生,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山东省宁武县、静乐县委书记,晋西北三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晋绥党校班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松江省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呼兰县委书记(.7—.2),松江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抚顺市委委员兼抚顺矿务局副局长,东北煤炭管理局局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助理,辽宁省委委员兼省煤管局局长,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文革”中受迫害,停止工作。年重新安排工作,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省革委会副主任,燃气化部副部长,国家地震局局长,轻工业部副部长,地质部副部长,煤炭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会代表。年12月离休,享受正部级待遇。年8月2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李晓白(—)双城人。年3月5日生,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师党代表,河南沱阳县竹湖办事处卫生队长,医院院长,医院政委,鄂中地区分区情报科科长,双城县公安局长,松江省公安厅治安科长,巴彦县县长,省法院院长。年10月任呼兰县县长。年12月后任市人委办公厅主任,市服务局局长,市农业局局长,市人委副秘书长,市机械局局长、副书记,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年病逝,终年81岁。李铭新(—)呼兰对青山镇人。年生,曾在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后考入北京朝阳大学。年在省立一中加入同盟会,参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爱国学习运动。“五四”运动暴发后,曾加入到火烧赵家楼的行列之中。大学毕业后,回到黑龙江,曾在当时的黑龙江议会、督军署供职。“九一八”事变后,曾作为马占山的私人代表就有关抗战事宜去南京和蒋介石当面进行交涉……,漫长的岁月,崎岖的道路,使其成为黑龙江近代历史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见证人。新中国建立后,在黑龙江文史馆,曾任省文史馆馆员。年在哈尔滨病逝,终年99岁。李景华(—)辽宁庄河人。年10月生,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年参加工作,曾任东北农学院教授兼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为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第五届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马铃薯》杂志主编。年春至年秋,与夫人许蕊仙教授携家眷下放到呼兰镇富强村插队,创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成功“东农”马铃薯新品种,为呼兰县出口创汇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贡献。年返校任教后,每年“”土豆种植、收获和出口销售季节他必来富强村亲自指导。就在他病逝前10多天,还拖着病体来到这里,与镇、村干部研究解决土豆的退化问题。年6月18日在哈尔滨市病逝,终年72岁。同年7月22日,富强村全体村民在李景华教授试验田里竖起一块纪念碑,以志无限敬仰哀思之忱。杨永贤(—)呼兰人。年7月生,曾就读于呼兰沈家小学、兰清小学、呼兰一中,年7月在校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报名参军,入总参测绘学院学习,年3月制图系大专毕业,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总参测绘局制图员、制训队教员、编审组组长、区队长、队长、组织干事,长沙政治学校五队学员,测绘局研究所政治干事,总参五七校劳动学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军管会军管干部,军政大学调干组、军事系政治处干事、战略教研室教员、系办公室主任、学员队队长。多年来一直从事测绘和院校工作,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及奖励。年授予大校军衔。年退休。年5月2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杨锡武(—)呼兰人。年生,年4月参加革命,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士。年在吉林省四平牺牲,时年25岁。吴文锐(—)曾用名吴志才,尚志人。年7月生,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尚志县供销社科长,县委办副主任,尚志镇党委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松花江地区畜牧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年9月任呼兰县县长,年9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年10月后调哈尔滨市工作,曾任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南岗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年2月9日病逝,终年73岁。吴铁鸣(—)湖南平江人。年生,年参加革命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汉阳兵工厂党支部委员、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互济会主任、游击支队党代表。中央陇东特委宣传部副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办事处秘书长。中共平泾工委书记,中共陕甘分区地委宣传部长。年10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年6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道里中心区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监委秘书长、监察部司长,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中共沈阳市顾问委员会主任。年离休。年9月在沈阳病逝,终年90岁。何长江(—)河北乐亭人。年6月生。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哈尔滨市纪委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阿城县副县长、县长,松花江水利工程队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组长,阿城漂染厂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组长。年3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2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副书记。年12月后任阿城继电器厂党委副书记、书记兼厂长,中共哈尔滨市纪委专职委员、常委、正局级检查员。年离休。年12月29日病逝,终年71岁。张臣(—)呼兰白奎堡人。年生,家境贫寒,年参军,年在吉林省东丰县警卫连任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调辽宁盘山县任土改工作团保卫排长,并任胡家区张家村土改工作组组长。发动农民,组建贫雇农团和农民会,与土匪、地主开展斗争。年牺牲,时年23岁。张文富(—)呼兰人。年10月生,就读于罗家小学、东沈高小、呼兰一中,沈阳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干部学校毕业,年5月参加工作,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市公安局侦察员、五处政工科副科长兼党支部书记,社教工作团呼兰县康金镇分团街道工作队队长,“文革”期间到呼兰“改造公检法学习班”接受“改造”,年7月回市工作,先后任市革委办公室保卫组(政工组、保密组)组长,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干事、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市委保密委专职副主任(副局级)。兼任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委员、市地方志编委会成员和志稿最后审定小组成员。年12月退休后,继续担任市地方志审定小组成员,参与《哈尔滨市志》36卷全部志稿的最后审定工作。曾荣获哈尔滨市政府首届修志工作荣誉奖。年11月1日在哈尔滨病逝,终年71岁。张明德(-)呼兰人。年1月生,初中文化,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方台区政府助理员、哈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办公室管理员、松江省贸易管理局记账员、松江省土产公司会计、松江省政府商业厅股长、省土产公司计划科副科长、科长、公司秘书、黑龙江省食品公司办公室主任、省土产公司副经理、省商业厅副处长、省食品公司副经理、富锦县副县长、县革委工交委员会主任、花马公社革委会主任、县革委会副主任、省食品公司领导小组副组长、经理,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副主任、主任(副厅级)。年4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6岁。陈刚(—)呼兰康金镇历井村人。年4月生,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政大学学员、会计、文化教员,中南军政大学供给部书记、干部部干事,第四高级步兵学校干部处助理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干部部秘书、干事、助理员,总干部部三部检查部助理员、组织统计部干事、职员管理处和干部福利处助理员、福利处干事,中共中央基建政治部干部,基建工程兵整编办公室政工组负责人,基建工程兵第22指挥部副政委、代政委,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政委,年12月任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副政委(副军职)。曾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受奖。年被授予解放奖章,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年12月离休。年4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岳忠诚(—)呼兰人。年10月生,年参加革命,年7月加入中共党员,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年转业到广东省交通厅工作,历任工程队长、党总支书记、工程总队党委副书记、公路工程处党委常委、副主任等职。年立大功一次,年立小功一次,年立大功一次。出国援外时,年11月29日中午在赞比亚塞伦杰县离城约10公里下坡处因所乘汽车后轮爆胎翻车当场牺牲,时年54岁。金明(—)呼兰人。年11月生,在呼兰读书到高中,哈尔滨大学音乐系、东北铁路学院毕业。年参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文工团团长,中国(中央)歌舞团党委青年委员、舞蹈编导、舞蹈队队长、副团长。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和第五届理事。著名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导。一生从事舞蹈编导工作,创作的舞蹈、舞剧、大歌舞等作品近百部,其中代表作是“八大抒情舞”,获得了国内外大奖。如《红绸舞》、《扇舞》、《孔雀舞》分别参加第三、五、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大赛,获3枚金质奖章;《葵花向太阳》(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序幕”)、《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党的诞生”)分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舞蹈“金像奖”;《霓裳羽衣舞》、《金蛇飞舞》、宗清乐舞《盛世行》分获国家文化部新作品表演奖、新作品创作奖、首届文化奖。还参与了《祖国颂》、《中国革命之歌》、《万紫千红》等创作。为繁荣文艺创作、培养艺术人才作出贡献。年8月1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孟宪吉(—)字英杰,呼兰人。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炮科毕业。早年在晋军任职,年任反蒋联军第3方面军第一军一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任正太护路军1旅旅长,年任太原绥靖公署正太护路军1师师长,年在陕北参加围剿红军,年任独立第8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忻口会战,年10月任第19军68师师长,年8月任第19军中将军长,年3月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年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年底任华北地区剿匪总部中将高参,年1月在北平参加起义。后任太原市政协委员,民革太原市委主委。年在太原病逝,终年78岁。赵树藩(—?)山东黄县人。年5月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工作。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历任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团总支书记、校党委办公室秘书,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团委书记。年4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2月任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年7月调任松花江地区机械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经委副主任、党组书记、主任,经协委主任。已故。秋楚生(—)呼兰人。年11月生,年起从事艺术,年起参加革命工作,是辽宁营口市文艺界唯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60年代,他编导、主演了很多轰动一时的京剧剧目,赢得了营口观众的喜爱,誉满演艺界,为营口市京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年7月18日在辽宁营口病逝,终年85岁。栾军(—)呼兰人。年生,中专文化,年7月参加工作,年7月调入公安队伍,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公安局三处、太平分局新东派出所、刑警大队三中队民警,一级警司。年6月28日,在抓捕4名持刀歹徒的战斗中,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刺中数刀,壮烈牺牲,时年39岁。年7月8日,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崔喜峰(—)满族,呼兰孟家乡红旗村人。年5月生,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抗大学员。历任晋察冀军区特务营副营长、侦察参谋、兵站站长,吉热辽军分区东北地区情报部部长,鞍山保安第一旅旅长、警备一师师长、三纵队二十五师师长兼政委,哈南专署公安处处长,吉南专署军管会主任、荣军干校校长,沈阳市监狱狱长,东北军区荣军干校副校长,哈尔滨市公安局十一处处长(行政十二级高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立功受奖16次,并组建了鞍山第一支人民武装——鞍山保安第一旅,对扩大人民武装力量作出贡献。年在四平战斗中,被敌弹炸伤,双目失明,被定为一等革命残废军人。后曾任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常委,省市政协委员、常委,荣获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年错以伪造历史等问题被审查,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及撤销荣誉称号处分。年1月13日含冤而死,时年45岁。年8月中共哈尔滨市纪委恢复其党籍、原职级及荣誉称号。

董淑芬(—)女,呼兰人。年生,年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齿科部毕业,任职于长春医学院口腔科、天津市牙病防治院。年获苏联莫斯科口腔医学院颌面成型外科副博士学位。历任陕西省人大常委,西安医学院党委委员,西安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口腔系主任、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学会委员,中华口腔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副主委。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创建西安医学院口腔系,开办全国颌面外科师资班,为国家培训大批颌面外科人才。医院的成立作出贡献。发表《异体及异种牛软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的临床应用》等论文,获卫生部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年获卫生部授二级学科荣誉证书。年10月17日病逝,终年62岁。

韩统良(—)回族,曾用名寒凉,呼兰县城人。年11月生,哈尔滨工人文化宫文学院毕业,年3月参加工作,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在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组建“萌芽”文学组,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小说《家》、《龙套》等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并得到茅盾先生好评,曾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代表大会。“文革”后调哈尔滨市文联任专业作家,发表长篇小说《血液》及中篇小说《朝觐》、《沙发街故事》等作品。市作协恢复后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后任市民协秘书长兼主席。多年来,出版多部小说,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有的还被译成外文。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继萧红之后,呼兰河畔走出的又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年在哈尔滨病逝,终年66岁。

翟建平(—)宁安人。年7月生,后迁居呼兰。年在呼兰一中参军,先后于空军西安军干校预科、空军第八航校无线电系、空军第一航校技术专科学习毕业。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空军十一航校特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国民航学院仪电系主任、物资处党总支书记、处长、院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年晋升副教授,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5月退休。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和多次嘉奖。编著出版《飞机自动驾驶仪》、《无线电设备讲义》等书。兼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航空行业组评审委员等职。年11月5日在天津病逝,终年62岁。

魏颖(?—)呼兰人。16岁参加革命工作,大学公共卫生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曾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国家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司长、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毕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特别是在他最后的十几年间,作为学者型官员,他在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经济研究方面由于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加之勤奋兼具人格魅力,发挥得特别好,业内公认,人才难得,在提高卫生经济研究水平方面功不可没,深受领导赏识和同事的爱戴。年7月9日病逝。

于耕田(—)呼兰人。年3月生,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毕业于省委党校。历任呼兰县薄荷区中心校校长、台屯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呼兰日报社总编、县委统战部、组织部部长。年6月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年10月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后任松花江地区巡视员、军管会办公室主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地区煤炭局局长。年7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0月任宾县革委会副主任。后任地区外贸局局长、顾问。年12月病逝,终年58岁。

马力(—)曾用名马希文,呼兰人。年9月生,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大用乡中心校教师、呼兰镇民主小学校长,县委学习室干事,社教工作队长,白奎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康金镇党委书记。年12月任县委副书记。年4月当选为县人大主任。年1月离休,年7月病逝,终年65岁。

马林(—)阿城人。年1月生,年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中共省委工农干校毕业。历任依兰县道台桥区委书记、区长,省委工农干校党委干事、组织员、组织部副部长,呼兰县工业局科员、党委书记,县委监委副书记,呼兰镇党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年9月起任县政协副主席。年4月离休,年6月病逝,终年64岁。

王永权(—)辽宁景星人。年1月生,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辽宁省景星县头站区政府助理员、副区长,景星县政府干训班主任、人事科副科长、科长,县法院院长,省绥化地区中级法院司法行政科长,呼兰县法院院长、长安公社党委书记、县革委战备办主任、生产指挥部主任。年1月后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年3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11月病逝,终年60岁。

王吉烈(—)年6月生于呼兰。年8月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委学习班、县五七干校、县委党校教员,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年10月任县政府副县长,年6月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年2月任县委副书记,年6月任县委副书记兼县政协主席,年10月当选为县人大主任。年7月病逝。终年56岁。

王怀义(—)福建建瓯人。年生,民革党员,高级工程师。黄埔军校第八期化学兵科毕业,毕业后曾任国民党成都军区司令部司令秘书、江西省南丰县军民合作处副处长、福建省浦城县军事处处长、福州市军事礼堂处长。年8月动员本部人员随国民党部队起义。解放后考入上海电影公司当演员,后入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年毕业后在富锦中学、呼兰工农干校任教。“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呼兰豆制品厂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平反任呼兰豆制品厂副厂长,组织研制利用豆腐废水制作农用核苷酸,荣获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年退休后,创建了民革呼兰支部,积极参政议政,为县统战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年3月病逝,终年72岁。

王国安(—)辽宁辽阳人,年起在“资生堂”药店学医四年,年在呼兰县“文生堂”药店坐堂行医。年获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证。年起,先后任呼兰镇卫生协会常委、主任,镇第二中医联合诊所所长,镇卫生院院长。一生致力于中医内科、妇科的临床工作,医术精良,服务态度和蔼,受到广大患者的爱戴,是县内名老中医之一。行医期间,带出多位徒弟,有的现已成为名医。还曾为县中医讲习会授课,为呼兰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年退休后,被镇卫生院返聘,病故前半个月仍然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为呼兰卫生事业奋斗了一生。著有《汉医妇科崩漏带下集注》一书,留下了珍贵的医学遗产。年5月病逝,终年82岁。

尹玉昌(—)呼兰人。年1月生,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双井区助理员,县林业科副科长,县粮食科科长、粮食局副局长,县农业办公室主任,许堡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农业科、林业科、水电科副科长,县水利科副科长、科长,县委农工部部长。年9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3月离休。年10月病逝,终年70岁。

石溅涛(—)女,曾用名石秀云,呼兰人。年1月生,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94医院妇儿科军医、儿科主任。离休后享受正师职待遇。年7月24日在广州病逝,终年70岁。

刘云鹏(—)依兰人。年12月生,年沈阳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开始行医。年起任对青薄荷村卫生所所长,对青卫生院内科医生、医师。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是对青卫生院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在西部乡镇享有较高声望,被群众誉为“刘高手”,在全县医务界也小有名气,医院邀请参加疑难病会诊。为群众防病治病奔走于千家万户,技术精湛、服务热情。年退休。年病逝,终年72岁。

刘汉生(—)呼兰人。年1月生,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年考入省师范学校,边读书,边学医。20世纪30年代获得中医师资格,从此弃文从医,并做中医教学和医学主考工作。年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医院,几年后又转入呼兰镇卫生院。善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如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等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有很高的治愈率。同时,继续担任中医教学和中医考试工作,为呼兰中医事业作出贡献。发表《伤寒论评述》、《医学真诠》、《中药功能古今考》等学术论文。曾任县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年病逝,终年74岁。

刘希文(—)呼兰人。年8月生,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十区财粮助理、六区农业助理、县政府科员、县委组织部干事、长岭区委组织委员、十三区委副书记、九区委第一书记、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康金公社党委书记、腰堡公社党委书记、县粮食科科长、县政府农办主任。年3月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县政府副县长,年任县政府顾问。年9月病逝,终年68岁。

闫雨时(—)绥化人。年10月生,年3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高级护校。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历任东北军区汽校卫生队眼科医生,东北军区第21医院眼科医生,医院眼科医生。年6月医院眼科主任。在40多年的眼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呼兰县眼科创建人之一,早期眼科名医。能熟练进行眼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手术成功率很高,对一些复杂、疑难病症也能妥善处理,为县眼科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年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年病逝,终年73岁。

安春海(—)呼兰人。年1月生,年松江军医学校毕业,主治医师。年起,医院医师,市一院儿科进修医师,县一院儿科主任。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是县一院儿科创建人之一,能熟练诊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成功抢救多个急危重症患儿,有较高的治愈率,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责任心强,团结同志,在任儿科主任期间,注重对医生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他性格开朗,服务态度和蔼,医患关系融洽,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好评。年退休。年病逝,终年69岁。

许荣(—)呼兰人。年4月生,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城子小学教员,康金区委助理员、区党委副书记,呼兰镇党委书记,县粮食局长,县财政科长,中共呼兰县委工交政治部主任。年3月当选为呼兰县第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10月任县政府研究员。年10月离休。年6月病逝,终年74岁。

孙士英(—)河北饶阳人。年生,高小文化,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北省苏鲁县武装大队队员,八路军旅战士。为革命老红军。转业后任呼兰县土产公司保管员等职。年1月离休,局级待遇。年12月病逝,终年78岁。

毕德轩(—)河北昌黎人。年生,幼时随父亲毕海从事油漆彩绘维持生活。并喜欢上这一行。15岁被父亲送进画匠铺当学徒。20纪30年代初,随父亲来到呼兰,先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后来在老爷庙对过租间房,开起毕家画匠铺。新中国建立后,毕德轩一展才华,呼兰俱乐部舞台前脸雕刻等,都是毕德轩彩绘的。年县维修彩绘公园四望亭,毕德轩一举夺标,与其子毕洪国完成四望亭维修彩绘。接着,毕德轩又受聘油漆彩绘了呼兰南综合市场的牌楼。完成四望亭和南市场牌楼的油漆彩绘后,呼兰广播电视台和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先后到其家进行采访,并在两台相继播出了《祖传彩绘世家毕德轩》的专访文章。年病逝,终年87岁。

李云阁(—)呼兰人。年12月生,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松江军区独立八团战士、副班长,湖南军区常德分区政治部团训队区队长、政治处青年股干事、政治处青年助理员、军区后勤管理科协理员,湖南长沙第医院政治处主任、医院副政委,湖南省浏阳县武装部副政委、政委。年5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县人大副主任。年12月病逝,终年51岁。

李友三(—)呼兰人。年生,县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年参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政府科员、乡政府文教助理,小学校长、呼兰镇中心校副校长、镇教育助理等职务。曾获市模范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县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届人大代表,县政府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年离休,享受处级待遇。离休后,还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工作,为县、镇“两基”、“两全”工作作出贡献。年8月20日病逝,终年77岁。

李文魁(—)呼兰人。年3月生,年11月呼兰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政府干部,巴彦县亚麻厂厂长,营口、佳木斯纺织厂基建科长,东北纺织管理局工程公司副经理。年9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年3月离休,享受副厅待遇。年2月8日病逝,终年80岁。

李计谋(—)呼兰人。年生,哈尔滨师范学院毕业,中共党员,曾任呼兰师专中文系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省内外颇有名望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和著名的萧红研究学者。主编出版全国师专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好评。把多年来萧红研究成果整理成《萧红十讲》,为中文系开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专题课。教学成果突出,两次荣获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及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专教师奖。年6月经省教委和人事厅批准“延聘”。年4月病逝,终年61岁。

李德吉(—)女,朝鲜族,东宁人。年生,年8月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历任上海第二医院内科医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内科医生,年1月调呼兰县工作,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种疾病的诊治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曾成功救治多例危急重症患者,是内科学术带头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年被评为市劳模,并多次作为代表参加县人大、县政协会议。年病逝,终年60岁。

李德轩(—)呼兰人。年生,中医世家,少年时向其父李文茂(时称“李九先生”)学习中医。18岁随叔父在呼兰同善社行医,伪满时期叔侄同在议和堂药店坐堂。年2月参加工作,为中医骨外科医师。历任呼兰县联合诊所中医,医院副院长。从医50余年,以中医骨科为主,兼治内、妇、儿科疾病,善治跌打损伤,尤其在整骨方面有较深造诣,在县内负有盛名。年退休。年病逝,终年92岁。

束成和(—)山东蒙阴县人。年出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蒙阴县委民运部干事,沂南县高胡区工会副会长、会长,河庄区委组织委员,青州市二区区委书记,益都县马庄区委、张庄区委书记,益都县委组织部长,昌淮地委农委副书记,临淄县委第一书记。年5月调呼兰工作,历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处书记、第二书记、副书记。年8月任省结核病防治院党委书记。年离休。年7月病逝,终年70岁。

谷长发(—)巴彦人。年11月生,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军部管理处副处长、师后勤部副部长。年9月转业任省呼兰县农机厂副厂长,年9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年6月离休。年6月18日病逝,终年73岁。

沈旭光(—)曾用名沈成贞,呼兰人。年5月生,年10月参加工作,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大用供销社会计,县供销社干部科科员,中共呼兰县委审干办、组织部干事,县人事局副局长,县委组织部科级干事,许堡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方台公社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常委。年10月任政协呼兰县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年4月病逝,终年54岁。

张玉洁(—)女,呼兰白奎镇人。年2月生,初中文化,农民。年任白奎镇朝阳村妇女主任。年2月获市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女能手证书。年1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年4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年8月获市第二届十大杰出妇女奖章。年1月病逝,终年53岁。

张贺年(—)河北丰润人。年生,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巴彦县工作队员、区公安员,省公安厅科员,中央公安干校学员,东北公安部一等科员,鞍钢金属结构厂保卫科长、监委副书记,九钢氧气厂党总支书记、动力部党总支书记,宾县副县长、县革委常委,松花江地区战备办副主任,宾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2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年9月任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年9月任县政府顾问。年1月离休,年3月享受省副厅级待遇。年12月17日病逝,终年73岁。

张维焕(—)呼兰人。年5月生,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入沈阳市东北行政学院学习。历任呼兰县杨林乡土改工作队队员,松江省巴彦县地委党校学员,呼兰县元宝区区长兼区中队长,县武装科科长,县抗美援朝民工大队长,县武装部部长,宾县武装部副部长,哈尔滨市香坊人民公社武装部副部长,呼兰县武装部部长。年9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7月病逝,终年58岁。

陈德华(—)呼兰人。年生,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共青团员,曾任部队战士。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时年20岁。骨灰安放于广西龙州县烈士陵园。

邵连甲(—)呼兰人。年8月生,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毕业。历任呼兰县贸易局保管员、保管股长、粮栈主任、县财政科员、副科长、科长,县政府秘书室政务秘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长。中共呼兰县委组织部部长。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员、监委监察员、自治区社改办公室调研副组长。年3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呼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年3月离休。年2月病逝,终年80岁。

武德功(—)山西淮阳人。年9月生,年7月参加红军,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饲养员、班长、排长、团部管理员、连长、担架排排长、侦察队班长、生产队生产员、司务长、后勤部管理员、医院第一所管理员、休养连连长、医院行政副所长。战斗中曾负伤两次,为三等乙级残废军人。医院休养。年9月转东北军区健康9团3营任健康员(正营级)。年11月经东北军区批准由部队供养。年退休,作为老红军干部,安置到呼兰县民主街居住,由县民政局供养。年9月离休,行政13级。年2月病逝,终年86岁。

欧洪德(—)呼兰人。年12月生,初中文化,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二级警督。历任呼兰县公安局第一派出所民警、副所长、局治安科副科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年3月赴京出席全国人民警察治保会功臣模范代表大会,被国家公安部授予三等功臣。年12月退休。年9月病逝,终年62岁。

郑殿文(—)宾县人。年10月生,高中文化,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宾县宁远村小学教师,松江省哈北中心仓库会计,呼兰县人事科科员,县委纪检委秘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县委监委副书记,县革委监察组组长、政治部副主任,县委纪检委副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年10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2月离休。年9月病逝,终年71岁。

孟宪章(—)勃利人。年9月生,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0月加入民革。医院、县医院外科主任,呼兰县第21医院、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兼外科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为民革呼兰联合支部第四届主委,县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医疗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为医院外科创建人之一,早期外科学术带头人。擅长普外科手术,成功地救治了许多急危重症患者,亦能解决一些疑难复杂病例,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望。年离休后仍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发挥余热,为群众解除疾病之苦。晚年积极投身于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年7月6日病逝,终年90岁。

赵军(—)年10月生于呼兰。哈市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专科毕业。年参加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李家乡教员、教导主任、中心校长,李家乡革委政工组副组长兼文教组长、组织委员,李家乡革委会副主任、武装部长,李家乡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白奎镇党委书记,县劳动局局长。年10月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年9月退居二线。年1月29日病逝,终年62岁。

赵青林(—)呼兰大用镇立业村人。年7月生,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东北独立二师一纵炮兵营战士,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荣立大功3次、小功2次。天津战役负重伤失去左臂,定为一等残废军人。年10月退伍回乡务农,曾任大用公社立业大队党支部书记。身残志坚,带领群众搞农业生产,成为农业战线的模范。年出席中共省党代会,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年5月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获奖章、奖状及农业科学书籍一套;10月作为省人民代表赴京观礼十年大庆,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受到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年末荣获省委授予的“独臂英雄”称号。县评剧团根据他的事迹编演了评剧《红心向党》。年7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年任大用公社敬老院院长,年因病离职。年病逝,终年62岁。

赵德润(—)双城人。年6月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双城县二区工商助理员、共青团书记,十三区副区长,四区区委书记,县委政策研究员,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松花江地区专署办公室副主任,呼兰县革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县革委办公室主任、年12月后任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年离休。年2月病逝,终年73岁。

顾柏子(—)甘肃固原人。年5月生,贫农家庭出身,10岁起在家放牛放羊,年5月在固原县龙德步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3月在江苏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师勤务员、通讯员、特务员、班长、16师20团1连排长。为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年转业到呼兰工作,历任呼兰火柴厂股长、县砖厂工会主席、县房产处干部。年3月离休(行政14级)。年9月4日病逝,终年72岁。

徐树权(—)锡伯族,呼兰人。年5月生。中共党员。年起,历任大用卫生所所长,呼兰县一院医生,二八卫生院、莲花卫生院院长,县二院医务科主任。从小师从于李九先生,系统学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记》、《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对祖国医学防病思想有深刻认识,理论基础扎实,精于内科医术,善治内科杂症。同时学习了《中西汇通》,使中西医学紧密结合,在临床工作中能古今方并用,中西药结合。重视对年轻中医学员的培养,多次为中医培训班授课,并任班主任,讲授中医基础课,颇受学员好评。年5月退休。年12月病逝,终年83岁。

徐树柏(—)锡伯族,呼兰人。年12月生,年7月毕业于松江省第一师范学校高师班,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城区一完小教导主任、校长,县教育科科员,县中苏友协副主任,中共呼兰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训练班主任,县委党校副校长,白奎公社社长,县委学习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县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县委宣传部长。年3月后任政协呼兰县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年1月病逝,终年62岁。

郭凤桐(—)呼兰乐业镇人。年10月生,早年入城从师学木工,年参加工作。历任呼兰木农家具厂木工、钳工、组长、车间主任,县二轻局技术室副主任、主任,高级技师。曾当选为呼兰二轻工业学会会长、县科协理事、县人大委员。是县内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科技人才,享有“铁人”、“土专家”、“改革能手”等美誉。创新研制系列铁制农具代替木制农具,被授予全国十面红旗称号。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工厂、系统、县、市劳模,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劳模标兵,年、年两次获得省劳动模范荣誉,是县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年病逝,终年58岁。

郭景常(—)呼兰乐业镇人。年生,呼兰中医学社毕业。年开始从事个体行医,年任乐业玉丰村中医联合诊所所长,年任台屯卫生院中医师。在中医学社随师学习中医,熟读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行医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呼兰县名老中医。在中医妇科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产前、产后诸症,男女不育症,以及小儿疾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先后带8名学员全部成才,为呼兰县中医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年病逝,终年70岁。

常电悉(—)河北廊坊人。年9月生,年8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兽科专业,同年参加工作。历任松江省农业厅兽医科技术员,呼兰县农业科技术员、畜牧兽医师。年9月后任政协呼兰县第五、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年1月离休。年6月病逝,终年72岁。

董廷瑞(—)呼兰康金镇人。年12月生,省艺术干校戏曲编剧班进修结业,国家二级编剧,东北二人转著名编导。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康金井高级小学辅导员,县民间艺术实验队队长,县民间艺术剧团团长,县民间艺术剧院院长,县文教科艺术股股长,县文工团团长,县文化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县影剧院院长,县文化局创评室主任,县评剧团党支部书记,县文化局创评室主任、编剧。年创作二人转《空洞房》,获省汇演优秀创作奖。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在北京长安剧场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年创作导演的二人转《掉萝卜》参加省地方戏汇演,获创作导演一等奖。年创作导演的二人转《请谁》参加省汇演,获创作一等奖,该剧目年获哈尔滨市天鹅大奖。一生从事民间艺术事业,为呼兰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年12月离休。年病逝,终年70岁。

富成祥(—)满族,呼兰人。年2月生,初中文化,中医师。年起与其父学习中医,年后在孟家乡四家屯、讷河县、呼兰县富强大队卫生所行医,医院中医师。富成祥系中医世家,秉承父传,精通中医理论,医术精良。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及内科杂症,辨证施治准确。对患者态度和蔼,诊治细微,被当地群众誉为名老中医。年退休。年病逝,终年62岁。

潘景文(—)吉林扶余人。年1月生,年3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院技术员,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检验科医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检验师。、年当选为政协呼兰县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年离休。年3月病逝,终年68岁。

于永和(?—?)呼兰方台镇人。年12月参军,在东北军区整训28团1营8连任通讯员。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光荣纪念证。

于海滨(—)呼兰元宝村人,年12月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呼兰县参加土改斗争,先后任呼兰七区农会主任、区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年到中央政法干校学习,结束后分配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东北分院做检察员。年调到吉林白城地区工作,历任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公社党委书,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年当选为双辽县政协副主席,主持政协工作。年11月离休。年7月17日病逝,终年73岁。

马庆福(—)呼兰人。年生,十几岁时从呼兰肖家窝棚屯逃荒到讷河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讷河县向阳村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胜利生产大队党总支书记,老莱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年带领6户农民组成农业生产互助组。年领导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群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先后修建小水库三座,引水渠一条;同时植树造林,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提高了粮食产量。办起牧场、蜂场、渔场,增加了社员收入。曾先后九次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年病逝,终年62岁。

王永和(—)呼兰人。年6月生,就读于呼兰县小学、中学及吉林省通化市东北体育专科学校、呼兰县中学教师讲习会,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呼兰县中学音乐、语文教师、土改宣传队队长,东北大学文学系音乐专业学员,沈阳市东北鲁艺文工团歌舞团演奏员,中央戏剧学院管弦乐团演奏员,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奏员,乐队协理员、队长、指挥等职。国家一级指挥。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荣誉理事。多年从事少数民族音乐工作,在整理、改编、创作、改革、演出等方面作出贡献。搜集、整理了首各兄弟民族的舞曲、歌曲、器乐曲,其中《苗族婚礼舞》、《苗族芦笙曲》、《白族民歌》、《白族器乐曲》等至今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加工、改编了民乐合奏《瑶族舞曲》、《雅鲁藏布江之歌》、《丰收跳乐》等一批大型乐曲,并分别组建了朝鲜族、新疆、彝族、藏族小乐队以及冬不拉齐奏、月琴齐奏等各个民族小乐队,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为培养和组建新型的少数民族管弦乐队作出贡献,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尹鲁沂(—?)曾用名尹作起,山东沂南人。年11月生,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队参谋,山东省日照县抗日根据地工作队员、青年干事、武工队员,牡丹江市、穆棱县、东宁县土改工作队队长,绥芬河区委书记,双鸭山矿党委宣传部长,汤原县县长,哈尔滨市设计公司、秋林公司、百货公司经理。年6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副书记。年3月后调任松花江地区百货站经理,地区外贸局局长。年12月离休。已故。

石坡(—)原名张秀琬,呼兰县城人。年5月生,东北延安鲁艺少年班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东北文工团团员,北京中央歌舞剧院、西藏歌舞团作曲组作曲,西藏歌舞团副团长兼指挥,省歌舞团、成都歌舞团作曲兼指挥,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四川省音协会员、理事。工作期间,为《新货郎》小舞剧作曲、西藏第一部歌剧《高原怒火》作曲并指挥,歌舞剧《春暖花开》作曲、《总路线的红旗染红了天》等大合唱作曲兼指挥,《红浪》小舞剧作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指挥,歌舞剧《沂蒙颂》指挥,大型歌剧《不准出生的人》、《货郎与小组》作曲兼指挥,还指挥过《草原之歌》等众多歌剧。年5月3日在四川成都病逝,终年50岁。

卢立东(—)呼兰县城人。年3月生。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部队84分队班长。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0月8日在德都县拥政爱民活动中光荣牺牲,时年20岁。卢立东烈士的骨灰安放在县烈士陵园中。

白连友(—)呼兰人。年生,年从大用乡入伍,任武警伊春消防支队南岔中队消防战士。曾获南岔中队唯一一个全能嘉奖。年3月任伊春市南岔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兼南岔森林公安局消防一中队中队长。从警23年,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身经百战,屡建功劳。年5月18日,南岔林业局班发生火情,他带领战友迅速赶赴火场,在救火中头部意外受伤,又因劳累过度,诱发脑室大量出血,经抢救无效,于6月9日光荣牺牲,时年41岁。7月13日,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朱重然(—)曾用名朱万福,辽宁西丰人。年9月生,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公安局治安股长、乐安分局长、台屯分局长,城关区副区长、区长,县农业科科长,县法院院长。年9月任呼兰县副县长,年10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副书记。年7月调离,历任庆安县长,中共绥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省人防办副主任。年10月离休。年3月病逝,终年79岁。

庄玉玺(—)呼兰康金镇兰阳村人。年4月生,哈尔滨师道学校特修科肄业,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第一区区委秘书、委员、区战勤大队副大队长(后又调县战勤总队工作,期间配合东北野战军六纵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配合东北解放军十纵参加辽沈战役),中共呼兰县委青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兼县武装部副政委,县政府常务委员。年调离呼兰,先后在东北农校、团中央组织部门工作。年调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巡视员、副处长、处长。“文革”期间下放中组部河南长葛“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年入中央党校第六期学习。年调任核工业部干部学校副校长、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共核工业总公司党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年离休。年在京病逝,终年74岁。

刘纯(—?)呼兰人。年10月生。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利民、兴农街助理员、文书,县政府秘书,县委文书、组织部干事,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审干办公室干事、科级巡视员,呼兰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团县委书记。5年7月调离呼兰,先后任中共阿城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共尚志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县委书记,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省浆果开发公司经理,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纪检组组长。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个人称号。已故。

刘诚(—?)曾用名朱涛,河北饶阳人。年10月生,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饶阳县吕汉区农会主任、县农会宣传部长、县政府财政科长、献县政府财政科长、区长、县合作社主任。松江省兰西县副县长。年4月任呼兰县县长。年2月后调任江西省太和县县长、上饶专署秘书主任、中共上饶县县委书记、中共上饶地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地委常委、江西省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常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年12月离休。已故。

刘长江(—)山东沂水人。年1月生,3岁随父母逃荒到呼兰。初中文化。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松江干校学员,49军师教导队学员、独立团排长,广西荣成县副区长、区委书记、县法院院长(县委委员),平乐地区、合浦地区中级法院副院长,灵山县委副书记、代理书记,浦北县革委会副主任、主任,钦州地区农业办副主任、主任,钦州地区专员公署副专员、常务副专员、纪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荣获解放东北、解放华中南、华北解放等纪念章。年7月离休。年在广西钦州病逝,终年75岁。

刘志夫(—)原名刘兴洲,又名刘林,呼兰县城人。年3月生,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大学员,晋察冀师高级研究班学员、师一大队指导员、教导员,晋绥四分区旅政治部秘书,晋绥一旅警卫营副教导员,陕甘宁旅团2营副教导员、教导员,晋绥吕梁18团政治处主任,陕甘宁1军1师2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2月调入军委情报部门,历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副武官、军委情报部三处三科副科长,驻印度使馆专员、驻瑞典使馆武官、驻丹麦使馆武官。后调回国任南京解放军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校长。后又调驻芬兰使馆任武官等职。年12月被授予中校军衔。年6月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年11月晋上校军衔。年9月离职休养(副军职)。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年4月病逝,终年80岁。

衣国智(—)铁力人。年12月生,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铁力县土改工作队员、中共铁力县委组织部干事、县农会组织部长、田升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东北局党校学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农工部研究员、肇源农场党委书记、省委农工部处级巡视员、中共明水县委书记处书记、县委副书记、松花江地区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年12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7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年5月任中共松花江地委纪检委副书记。年3月离休。年9月26日在哈尔滨病逝,终年75岁。

关沫南(—)原名关东,笔名沫南、泊丐、路以、史亢地等,满族,吉林永吉县人。年11月出生,1周岁随父母迁居呼兰,在呼兰生活6年,后又迁居哈尔滨。自幼爱好文学,14岁在《哈尔滨公报》上用笔名泊丐发表处女作《呼兰旅游漫记》。年因家贫辍学就业,任哈尔滨邮政管理局雇员,参加哈尔滨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小组,以及左翼文化活动,年和厉戎合著短篇小说《蹉跎》,自费出版。常在奉天《新青年》长春《小说家》哈尔滨《大北新报》《滨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以及长篇小说《沙地之秋》《落雾时节》。年12月末由于“一二.三一左翼文学事件”被捕入狱三年,出狱后曾任《青年文化》编辑,东北解放后,在长春主编文学刊物《新群》,为东北作家盟主会执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后担任《松江日报》编委,《北方文学》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在王岗草原》、短篇小说集《在镜泊湖边》、电影文学剧本《冰上》(即《冰雪金达莱》)等。曾任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年11月5日在哈尔滨病逝,终年84岁。

李向荣(—?)呼兰人。年8月生,中共党员,年在呼兰县税务局参加工作,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系,年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年晋为教授。历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培训中心主任。年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生态学会理事,哈尔滨市经济学会理事。编著出版《政治经济学史纲要》(第一作者)、《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副主编)、《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简史》(主编)、《政治经济学史》(主编)、《中心城市价格改革研究》(副主编)等书5部,其中《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获全国经济学史优秀著作一等奖、省社会科学著作评奖活动二等奖。发表《现代凯恩斯主义述评》等论文20余篇。已故。

李建平(—)原名阎新波,辽宁安东(今丹东)人。年2月生,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山东省宁武县、静乐县委书记,晋西北三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晋绥党校班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松江省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呼兰县委书记(.7—.2),松江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抚顺市委委员兼抚顺矿务局副局长,东北煤炭管理局局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助理,辽宁省委委员兼省煤管局局长,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文革”中受迫害,停止工作。年重新安排工作,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省革委会副主任,燃气化部副部长,国家地震局局长,轻工业部副部长,地质部副部长,煤炭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会代表。年12月离休,享受正部级待遇。年8月2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

李晓白(—)双城人。年3月5日生,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师党代表,河南沱阳县竹湖办事处卫生队长,医院院长,医院政委,鄂中地区分区情报科科长,双城县公安局长,松江省公安厅治安科长,巴彦县县长,省法院院长。年10月任呼兰县县长。年12月后任市人委办公厅主任,市服务局局长,市农业局局长,市人委副秘书长,市机械局局长、副书记,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年病逝,终年81岁。

李铭新(—)呼兰对青山镇人。年生,曾在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后考入北京朝阳大学。年在省立一中加入同盟会,参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爱国学习运动。“五四”运动暴发后,曾加入到火烧赵家楼的行列之中。大学毕业后,回到黑龙江,曾在当时的黑龙江议会、督军署供职。“九一八”事变后,曾作为马占山的私人代表就有关抗战事宜去南京和蒋介石当面进行交涉……,漫长的岁月,崎岖的道路,使其成为黑龙江近代历史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见证人。新中国建立后,在黑龙江文史馆,曾任省文史馆馆员。年在哈尔滨病逝,终年99岁。

李景华(—)辽宁庄河人。年10月生,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年参加工作,曾任东北农学院教授兼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为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第五届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马铃薯》杂志主编。年春至年秋,与夫人许蕊仙教授携家眷下放到呼兰镇富强村插队,创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成功“东农”马铃薯新品种,为呼兰县出口创汇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贡献。年返校任教后,每年“”土豆种植、收获和出口销售季节他必来富强村亲自指导。就在他病逝前10多天,还拖着病体来到这里,与镇、村干部研究解决土豆的退化问题。年6月18日在哈尔滨市病逝,终年72岁。同年7月22日,富强村全体村民在李景华教授试验田里竖起一块纪念碑,以志无限敬仰哀思之忱。

杨永贤(—)呼兰人。年7月生,曾就读于呼兰沈家小学、兰清小学、呼兰一中,年7月在校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报名参军,入总参测绘学院学习,年3月制图系大专毕业,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总参测绘局制图员、制训队教员、编审组组长、区队长、队长、组织干事,长沙政治学校五队学员,测绘局研究所政治干事,总参五七校劳动学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军管会军管干部,军政大学调干组、军事系政治处干事、战略教研室教员、系办公室主任、学员队队长。多年来一直从事测绘和院校工作,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及奖励。年授予大校军衔。年退休。年5月2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

杨锡武(—)呼兰人。年生,年4月参加革命,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士。年在吉林省四平牺牲,时年25岁。

吴文锐(—)曾用名吴志才,尚志人。年7月生,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尚志县供销社科长,县委办副主任,尚志镇党委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松花江地区畜牧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年9月任呼兰县县长,年9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年10月后调哈尔滨市工作,曾任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南岗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年2月9日病逝,终年73岁。

吴铁鸣(—)湖南平江人。年生,年参加革命工作,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汉阳兵工厂党支部委员、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互济会主任、游击支队党代表。中央陇东特委宣传部副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办事处秘书长。中共平泾工委书记,中共陕甘分区地委宣传部长。年10月任中共呼兰县委书记。年6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道里中心区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监委秘书长、监察部司长,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中共沈阳市顾问委员会主任。年离休。年9月在沈阳病逝,终年90岁。

何长江(—)河北乐亭人。年6月生。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哈尔滨市纪委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阿城县副县长、县长,松花江水利工程队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组长,阿城漂染厂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组长。年3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2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副书记。年12月后任阿城继电器厂党委副书记、书记兼厂长,中共哈尔滨市纪委专职委员、常委、正局级检查员。年离休。年12月29日病逝,终年71岁。

张臣(—)呼兰白奎堡人。年生,家境贫寒,年参军,年在吉林省东丰县警卫连任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调辽宁盘山县任土改工作团保卫排长,并任胡家区张家村土改工作组组长。发动农民,组建贫雇农团和农民会,与土匪、地主开展斗争。年牺牲,时年23岁。

张文富(—)呼兰人。年10月生,就读于罗家小学、东沈高小、呼兰一中,沈阳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干部学校毕业,年5月参加工作,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市公安局侦察员、五处政工科副科长兼党支部书记,社教工作团呼兰县康金镇分团街道工作队队长,“文革”期间到呼兰“改造公检法学习班”接受“改造”,年7月回市工作,先后任市革委办公室保卫组(政工组、保密组)组长,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干事、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市委保密委专职副主任(副局级)。兼任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委员、市地方志编委会成员和志稿最后审定小组成员。年12月退休后,继续担任市地方志审定小组成员,参与《哈尔滨市志》36卷全部志稿的最后审定工作。曾荣获哈尔滨市政府首届修志工作荣誉奖。年11月1日在哈尔滨病逝,终年71岁。

张明德(-)呼兰人。年1月生,初中文化,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呼兰县方台区政府助理员、哈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办公室管理员、松江省贸易管理局记账员、松江省土产公司会计、松江省政府商业厅股长、省土产公司计划科副科长、科长、公司秘书、黑龙江省食品公司办公室主任、省土产公司副经理、省商业厅副处长、省食品公司副经理、富锦县副县长、县革委工交委员会主任、花马公社革委会主任、县革委会副主任、省食品公司领导小组副组长、经理,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副主任、主任(副厅级)。年4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6岁。

陈刚(—)呼兰康金镇历井村人。年4月生,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政大学学员、会计、文化教员,中南军政大学供给部书记、干部部干事,第四高级步兵学校干部处助理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干部部秘书、干事、助理员,总干部部三部检查部助理员、组织统计部干事、职员管理处和干部福利处助理员、福利处干事,中共中央基建政治部干部,基建工程兵整编办公室政工组负责人,基建工程兵第22指挥部副政委、代政委,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政委,年12月任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副政委(副军职)。曾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受奖。年被授予解放奖章,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年12月离休。年4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岳忠诚(—)呼兰人。年10月生,年参加革命,年7月加入中共党员,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年转业到广东省交通厅工作,历任工程队长、党总支书记、工程总队党委副书记、公路工程处党委常委、副主任等职。年立大功一次,年立小功一次,年立大功一次。出国援外时,年11月29日中午在赞比亚塞伦杰县离城约10公里下坡处因所乘汽车后轮爆胎翻车当场牺牲,时年54岁。

金明(—)呼兰人。年11月生,在呼兰读书到高中,哈尔滨大学音乐系、东北铁路学院毕业。年参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市文工团团长,中国(中央)歌舞团党委青年委员、舞蹈编导、舞蹈队队长、副团长。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和第五届理事。著名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导。一生从事舞蹈编导工作,创作的舞蹈、舞剧、大歌舞等作品近百部,其中代表作是“八大抒情舞”,获得了国内外大奖。如《红绸舞》、《扇舞》、《孔雀舞》分别参加第三、五、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大赛,获3枚金质奖章;《葵花向太阳》(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序幕”)、《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党的诞生”)分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舞蹈“金像奖”;《霓裳羽衣舞》、《金蛇飞舞》、宗清乐舞《盛世行》分获国家文化部新作品表演奖、新作品创作奖、首届文化奖。还参与了《祖国颂》、《中国革命之歌》、《万紫千红》等创作。为繁荣文艺创作、培养艺术人才作出贡献。年8月1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孟宪吉(—)字英杰,呼兰人。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炮科毕业。早年在晋军任职,年任反蒋联军第3方面军第一军一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任正太护路军1旅旅长,年任太原绥靖公署正太护路军1师师长,年在陕北参加围剿红军,年任独立第8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忻口会战,年10月任第19军68师师长,年8月任第19军中将军长,年3月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年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年底任华北地区剿匪总部中将高参,年1月在北平参加起义。后任太原市政协委员,民革太原市委主委。年在太原病逝,终年78岁。

赵树藩(—?)山东黄县人。年5月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工作。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历任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团总支书记、校党委办公室秘书,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团委书记。年4月任呼兰县革委会副主任,年12月任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年9月任中共呼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年7月调任松花江地区机械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经委副主任、党组书记、主任,经协委主任。已故。

秋楚生(—)呼兰人。年11月生,年起从事艺术,年起参加革命工作,是辽宁营口市文艺界唯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20世纪60年代,他编导、主演了很多轰动一时的京剧剧目,赢得了营口观众的喜爱,誉满演艺界,为营口市京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年7月18日在辽宁营口病逝,终年85岁。

栾军(—)呼兰人。年生,中专文化,年7月参加工作,年7月调入公安队伍,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哈尔滨公安局三处、太平分局新东派出所、刑警大队三中队民警,一级警司。年6月28日,在抓捕4名持刀歹徒的战斗中,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刺中数刀,壮烈牺牲,时年39岁。年7月8日,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崔喜峰(—)满族,呼兰孟家乡红旗村人。年5月生,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抗大学员。历任晋察冀军区特务营副营长、侦察参谋、兵站站长,吉热辽军分区东北地区情报部部长,鞍山保安第一旅旅长、警备一师师长、三纵队二十五师师长兼政委,哈南专署公安处处长,吉南专署军管会主任、荣军干校校长,沈阳市监狱狱长,东北军区荣军干校副校长,哈尔滨市公安局十一处处长(行政十二级高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立功受奖16次,并组建了鞍山第一支人民武装——鞍山保安第一旅,对扩大人民武装力量作出贡献。年在四平战斗中,被敌弹炸伤,双目失明,被定为一等革命残废军人。后曾任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常委,省市政协委员、常委,荣获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年错以伪造历史等问题被审查,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及撤销荣誉称号处分。年1月13日含冤而死,时年45岁。年8月中共哈尔滨市纪委恢复其党籍、原职级及荣誉称号。

董淑芬(—)女,呼兰人。年生,年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齿科部毕业,任职于长春医学院口腔科、天津市牙病防治院。年获苏联莫斯科口腔医学院颌面成型外科副博士学位。历任陕西省人大常委,西安医学院党委委员,西安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口腔系主任、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学会委员,中华口腔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副主委。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创建西安医学院口腔系,开办全国颌面外科师资班,为国家培训大批颌面外科人才。医院的成立作出贡献。发表《异体及异种牛软骨移植的临床应用》、《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的临床应用》等论文,获卫生部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年获卫生部授二级学科荣誉证书。年10月17日病逝,终年62岁。

韩统良(—)回族,曾用名寒凉,呼兰县城人。年11月生,哈尔滨工人文化宫文学院毕业,年3月参加工作,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在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组建“萌芽”文学组,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小说《家》、《龙套》等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并得到茅盾先生好评,曾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代表大会。“文革”后调哈尔滨市文联任专业作家,发表长篇小说《血液》及中篇小说《朝觐》、《沙发街故事》等作品。市作协恢复后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后任市民协秘书长兼主席。多年来,出版多部小说,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有的还被译成外文。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继萧红之后,呼兰河畔走出的又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年在哈尔滨病逝,终年66岁。

翟建平(—)宁安人。年7月生,后迁居呼兰。年在呼兰一中参军,先后于空军西安军干校预科、空军第八航校无线电系、空军第一航校技术专科学习毕业。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空军十一航校特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国民航学院仪电系主任、物资处党总支书记、处长、院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年晋升副教授,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5月退休。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和多次嘉奖。编著出版《飞机自动驾驶仪》、《无线电设备讲义》等书。兼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航空行业组评审委员等职。年11月5日在天津病逝,终年62岁。

魏颖(?—)呼兰人。16岁参加革命工作,大学公共卫生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曾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国家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司长、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毕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特别是在他最后的十几年间,作为学者型官员,他在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经济研究方面由于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加之勤奋兼具人格魅力,发挥得特别好,业内公认,人才难得,在提高卫生经济研究水平方面功不可没,深受领导赏识和同事的爱戴。年7月9日病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gr/10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