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视频来源:义煤之声)
倡议书当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享受着生命的馈赠之时,是否会想到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某一个角落,有一群在死亡线边缘挣扎的人正苦苦期盼着、等待着生命的延续,他们就是血液病患者,他们等待的不仅仅是那万分之一HLA配型成功的幸运,更是等待我们爱心的涌动。
我国每年有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而言,全国每年新增4万余人,其主要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儿童占50%以上,他们中的多数人本可以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而获得新生,但由于找不到配型相合的志愿捐献者,他们只能面对死亡。而你、我、我们每一个18至45周岁的健康人,只要勇敢地伸出手臂,采集6-8ml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志愿者,就可能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假如配型成功,就可能将他们拉回生的世界!
目前,全国入库志愿者余万人,患者申请人数约7万多人,成功捐献仅余例,远远不能满足血液病患者的需求。近年来,经市红十字会的大力宣传,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和热心帮助下,我市共招募余名志愿者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李鹏、王小博、张海涛、豆亚杰、王大伟、万宝午6人已成功捐献,拯救了6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们都是普通的一线员工,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着爱心,演绎着关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社会因关爱而和谐。来吧,朋友们!为了给更多濒临绝境的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生的机会,为了推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在我市6位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大爱精神感召下,让我们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动中来!献出你博大的爱心,用你崇高的精神,拯救生命、奉献爱心、参与公益、升华自我,把爱心传遍天下,把真情播撒人间!
张睿斌
义马市红十字会
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科普知识
1.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始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潜能。它不仅可分化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有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多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
2.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龄、健康的公民捐出自己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原已衰竭或摧毁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此过程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目前主要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
3.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
4.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是什么?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由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所以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的关键,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者HLA配型相同。
5.捐献者中与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间HLA相合率为%,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间HLA相合率为25%。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几百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类别中,相合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
6.怎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所在地红十字会联系,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验,相关信息及志愿捐献者基本资料会被录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等待患者查询。
7.什么时候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
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后,只有当初次配型相合,并进一步高分辨实验证实HLA与患者相合时,体检合格,才能实现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患者生命的夙愿,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志愿捐献者等待捐献的时间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甚至许多志愿者可能始终没有捐献的机会。但当志愿捐献者或亲友的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发生变化时,请及时联系当地红十字会,告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省级分库,以便在与患者HLA配型相合时能尽快与志愿捐献者建立联系,给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治。
8.志愿捐献者能否改变捐献决定?
捐献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及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在与患者HLA配型相合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多次确认志愿捐献者的捐献意愿,理解并尊重志愿捐献者的决定。
每一名志愿捐献者都可能是救助患者生存的唯一希望,虽然在捐献准备过程中可以改变捐献决定,但是放弃捐献对患者来说将是沉重的打击。尤其当患者已进入“待移植”状态时,志愿捐献者弃捐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对生命的承诺,更是庄严的使命,请一定要深思熟虑入库!义无反顾捐献!
9.怎样捐献造血干细胞?
采取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即给志愿捐献者肌肉注射动员剂后,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肘部静脉处进针,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10.动员剂安全可靠吗?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通过注射动员剂,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报道,至今还没有发现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
11.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
生理上无损健康----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种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一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实践上证明安全----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余例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血缘关系间造血干细胞捐献则更多。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损害捐献者健康的案例。
捐献造血干细胞安全、科学、无损健康!
12.捐献者大约需采集多少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采集量较少,成年人(18一45岁)的骨髓量一般在克左右,大部分存在于骨髓腔,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一般采集约mL造血干细胞悬液,每天检测CD34+量,在最高峰时采集造血干细胞,采集次数最多不超过2次,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
13.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有何不同之处?
献血一般是献全血,捐献所有的血液成分或单采成分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当于献成分血,只捐献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和献血小板的方式非常相似,仅是在捐献前要注射细胞动员剂。
14.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个人信息是否保密?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高度重视做好保护捐献者与患者的隐私工作,保护捐献者与患者的权益,不向无关人员透露捐献者与患者的有关个人信息,保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HLA信息仅用于检索配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工作,对志愿捐献者个人资料绝对保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