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名有关的命名
1、用古政区、古城邑等命名:
河南县市名称,源自古代的国、州、府、城邑、乡等的有21个,其中不少产生的年代久远。
(1)以古国命名:
郑州和新郑:均源于春秋之郑国;
郏县:源于郏国;
封丘:源于封父国;
郾城:源于郾子国;
虞城:源于虞国;
项城:源于项国;
上蔡和新蔡:均源于蔡国;
息县:源于息国;
鄢陵:源于鄢国。许昌源于许国。
(2)以古州、府命名:
林州市:取名自金代的林州;
禹州市:取名自明代的禹州;
孟州市:取名自唐代的孟州;
邓州市:取名于隋代的邓州;
卫辉市:取名自明代的卫辉府。
(3)以古城邑、乡命名:
叶县:汉置,因春秋为叶邑得名。
宁陵县:汉置,战国魏公子无咎封宁陵君在此,秦为宁陵城,故名;
鹿邑县:隋代因境内有春秋陈之鸣鹿邑,更武平县名为鹿邑县;
沈丘县:隋代以位于春秋楚之沈丘邑地,改褒信县为沈丘县;
新乡县:隋代析汲县地置,取境内古代的新中乡之首尾二字命名。
(4)将两政区名称,各取首字命名:
年撤销原武县和阳武县,合并后命名原阳县;
年撤销兰封县和考城县,合并后命名兰考县;
年析舞阳县一部分建钢铁厂,年各取首字命名为舞钢区,后改舞钢市。
2.用其他地名命名:
(1)县市名称来自辖地村名:
南召县:明成化十二年(年)析南阳县北部置县时,以境内的南召店之“南召”为县名;
新县:年改经扶县而来,因驻地在新集,故名;
鹤壁市:年建市时,以驻地鹤壁村命名;
台前县:年设置,因县政丶府驻台前村得名;
义马市:年设市,取驻地义马村为市名。
与水有关的命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命名的规律如下:
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
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名内黄县”。
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比如:
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济源:隋开皇十六年(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
栾川县:北宋置,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后“鸾”演为“栾”。
伊川县:因县境地处伊河川地,故名。
洛宁县:隋称永宁县,年以地临洛水(今洛河)改称洛宁。
临颍县:西汉因地临颍河设县取名。
淮滨县:年得名于地处淮河之滨。
3、因河流流经县境命名。如:
浚县:境内有浚水(卫河、淇水合流曰浚水);
淇县:境内有淇水(今淇河);
范县:境内古有范水;
睢县:境内有睢水;
漯河市:境内有两条河(沙、澧二河在此汇流形成河湾,内多螺坑,清代称漯河);
淅川:境内有淅水;
唐河:县境内唐河纵贯;
扶沟:县境内有洧水沟;
潢川:县境内有小潢河。
与山有关的命名河南因山得名的县市有11个。
1、名称直接使用辖区内的山名:
平顶山市:内有平顶山;
鲁山县:内有鲁山;
确山县:内有确山;
桐柏县:内有桐柏山;
方城县:内有方城山。
2、取境内山名的一部分:
罗山县:名出自境内的小罗山;
光山县:名出自境内的浮光山;
中牟县:名来自境内的牟山(今已无存);
新密市:西汉置密县,因县境西南有密岵山,县名源此。年县改市时,因城区东移取名新密。
3、因山在县市的相对位置:
南阳:因在“南山之南”得名;
嵩县:因地处嵩山之西,境内外方山传为嵩山起点,故名。
与地形、位置、交通有关的命名河南地处中原,地形多样,位置重要,交通便利。这种地理形势在一些县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中也有所反映。
1、因地形、位置得名:
巩义市:原秦置巩县,因南依嵩山,北临黄河,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山河四塞,巩固不拔,故以巩名县,年改市。
陕县:秦置,因这里四面环山,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原为界,分陕而治,故名。
夏邑县:金代改下邑县名而来,下邑因其地势洼下得名。
平舆县:西汉置,传古代这里的挚国人根据地势平坦的特点,造了四轮车,称“舆”,后人称此地为平舆,因而得县名。
鄢陵县:因城在土陵之上,故名。
西峡县:因县治位于“入秦孔道,扼楚咽喉”③的西峡口而得名。
三门峡市:市名取自黄河中的峡谷三门峡。
2、因水陆交通得名:
孟津、延津二县:名称均来自黄河渡口。津即渡口。《尚书·禹贡》注,在孟置津,谓之孟津。北宋改酸枣县为延津县,因境内原有黄河渡口延津得名。
通许县:北宋以地邻东京(今开封)通往许昌的大道,取名通许。
与其他因素有关的命名以植物命名:
杞县:秦置,因境内古多杞柳得名;
长葛县:隋置,以古代建城邑之始,有葛条附树,故名长葛,年改长葛市。
以政治主张命名:
民权县:年设立时,取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丶主义”之一的“民权”二字作县名;
博爱县:年置县时,依据孙中山建国大纲中的“博爱”二字取县名。
以用字读音命名:
辉县市:“辉”字来自境内百泉卫源庙清晖殿的“晖”(晖通辉)字;
郸城县:郸城来自谐音“丹成”,传说春秋时老子在此将“丹”炼成,故名;
商丘市:名称源自上古时这里地应商星,“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以命名。
↓↓↓点击阅读原文,安装商丘易商网APP,看美女帅哥,了解商丘最新资讯、突发新闻、吐槽、吃喝玩乐等等,参与app网友热议!不玩你就out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