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只是一匹看着并无特别的寻常战马。但这匹马却让暖水人永远记住了它。因为它的忠诚,因为它的忠烈。
故事说的是明朝的事儿,暖水有官在朝,一日,皇帝老儿率忠臣路经一竹林,为毛竹茂密竹叶清美而大加赞赏。这时,为显耀桑梓,这位官员半戏谑半当真地在当朝天子面前炫耀,说这北方的竹叶就是没南方大器,个儿这么小,咱暖水的竹叶长能盈尺,阔覆手掌。皇帝老儿当然不信,遂下旨要这位暖水官员将这巨叶毛竹运往京城。官员当然傻了,要知道他说的巨大竹叶实际指的是箬叶呀。好在,这人脑子转得快,赶忙说,想想这叶子都那么大,竹子该有多大就不用说了,如何运过来呀?要不,咱把那竹叶用马捎来吧?皇帝想想也是,点头同意。限时要这官员把巨叶捎来。
回到家,那说了大话的官员修书一封,顺带将皇帝下的圣旨一道塞进锦囊挂在的自己从暖水带来的的那匹马的脖颈上,让马回乡取竹叶。
老马识途,这点活当然难不到这匹马。当下撒开蹄子回了暖水,很快将事儿办好了。在颈上拴着一匹箬叶返回京城。
(武溪人自费塑造的义马框架)
事就出归途上,这马究竟是个畜生,一路劳苦,饿了,居然跑到人家庄稼地里偷食去了。这下好,见这么一匹没主的马偷了庄稼,那庄稼地的主人就将马栓了起来,以待马主回来讨个说法。完了,人家马主人在京城呀,怎么来得了!好吧,这一栓就是三几天,直到庄稼地主人再也等不住时,终于拆开了马颈上的锦囊……赶忙放了马让它回京覆命。
可是,晚了!几天呀。你想你一个种庄稼的都等的烦不住了,何况人家皇帝!看看误了期限。二话不说,这开不起玩笑的皇帝就以欺君之罪将那暖水官员给“咔嚓”了。
这边被杀头的官员血还没干,那边办事的马倒回来了。皇帝一看那马的脖子上,嘿,还真挂着一匹长有尺余阔有半尺的硕大竹叶。这回,皇帝傻眼了……
那因为一句无伤大雅的话而丢了性命的官员灵柩运回暖水武溪后,官员的家人厚葬了他。这下,故事来了:那匹因为自己偷食而误了限期的老马这时终于一脸悲伤地赶到了官员坟前。静立默哀片刻,然后,腾空起身,一头撞向坟墓前的一块大石上,用它的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作出了忏悔与道歉。
(武溪人家)
武溪位于暖水南约三四里地。有义马冢遗址。今有暖水人在此筑庐而居,并自费塑马,以资纪念。斯马已去,浩气长存!一匹马和一匹竹叶的故事或许未必全然如实,但这个故事至少能说明:暖水人着热爱自己的家乡,暖水人绝不容许自己轻易犯错,还有,暖水人有着善恩善报,甘于舍生取义的优秀传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