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神韵
四川博物院万佛寺石刻馆下篇
铸客
铸客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
醉心青铜之美徜徉青铜文化天地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独立的宗教,广泛地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佛教传入后作为一种独立的、不依附于其它形式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成都万佛寺相传创建于东汉延熹年间,梁时称“安浦寺”,唐代称“净众寺”,宋代称“净因寺”,明代称“净因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等。据北宋初黄休复所著的《益州名画录》可知该寺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年5)曾遭到废佛之厄,唐宣宗时重建。现出土的石像大都少头、断臂或无身。有纪年者除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年)的一尊经幢外,其余均在会昌五年以前。
万佛寺石刻馆万佛寺位于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公元58—67)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从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间,香火连绵不断。根据文献和出土造像题记,万佛寺南朝时名安浦寺,唐代名净众寺,宋代改名净因寺,明代又名万佛寺,明末毁于兵乱。
万佛寺遗址自清光绪八年(公元年)出土以来,先后四次出土了大批石刻造像,约二百余件。其中,有两次出土的造像大多为四川博物院收藏,内容有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伎乐像及各种建筑构件。其出土的南朝梁(公元年—年)造像刻有明确的纪年,是研究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万佛寺石刻造像在四川乃至全国石刻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题材丰富,布局复杂而完整,雕刻细腻而精美,其中的不少精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收入各种图录中。我们从馆藏万佛寺石刻中挑选出部分精品,同时也附带选出几件我省其它地区出土的石刻造像进行展出,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佛教艺术的需求。这是成都万佛寺石刻出土一百余年第一次集中展示,它将让你领略到佛教艺术的魅力。
唐代造像唐代是我国佛造像的鼎盛时期造像体态丰圆,雍容华贵佛像体魄雄健,菩萨身材优美,造像各部位更合乎人体结构比例佛菩萨力士的面貌和肌肉表现出美与力量。唐代观音菩萨头像高4厘米
红砂石,立体圆雕。观音菩萨头梳高髻,头戴宝冠,面部丰满,鼻梁直挺,鼻翼圆润,双眉弯曲似柳叶,双眼丹凤而微合,上嘴唇略厚于下嘴唇且微微上翘,被称为"东方美神",是万佛寺遗址中唐代造像中的精品。
年四川省成都市万佛寺出土。
唐代菩萨坐像
高39厘米
红砂石,立体圆雕。菩萨坐在束腰高的方座上,足踏莲花。头饰三株冠,发辨四束;身饰缨络飘带,缨络粗大繁丽,整个造像线条流畅,精美绝伦。
年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万佛寺出土。
唐代菩萨立像高97厘米
红砂石,立体圆形,刻菩萨立像,全身饰璎珞,背面衣裙显露。年四川省成都市北门外喇嘛寺河坝出土。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时期:铸客分享殷墟博物馆青铜器上篇
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时期:铸客分享殷墟博物馆青铜器中篇
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时期:铸客分享殷墟博物馆青铜器下篇
铸客分享《安阳好—安阳历史文物展》青铜器
淮上诸侯—流淌辉煌的青铜时代:铸客分享信阳博物馆青铜器系列
梦回六世纪邺城佛都:铸客分享邺城博物馆北朝佛造像艺术上篇
梦回六世纪邺城佛都:铸客分享邺城博物馆北朝佛造像艺术中篇
梦回六世纪邺城佛都:铸客分享邺城博物馆北朝佛造像艺术下篇
梦回六世纪邺城佛都:铸客分享邺城博物馆北朝佛造像艺术之四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善自约束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三:《讨吉利的水果》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大元八思巴圣旨金牌
如愿意接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