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讲了晁盖临死之前,留下一个让所有人大感意外和也大感不便的遗言,因为这个遗言几乎是剥夺了宋江继位的可能性,至少给宋江的继位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你可能会说,宋江难道不可以自己上阵擒获史文恭吗?我告诉你,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晁盖也知道,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宋江的武功实在是太低微了。《水浒》作者在宋江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有一段文字,说到宋江的武功,是这样说的: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好像宋江还是有很多武艺的,但是我们在后面却从来不见宋江何时显示过他的武功。他只在揭阳镇上,因为赍发五两白银给薛永,被穆春揪住要打,宋江做出了要和他放对的架势。但是却还没有等他动手,薛永就赶过来,三拳两脚就把穆春打翻了。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摆出架势的,但是也仅仅是摆了一个架势而已。接下来,张横逼着他和两个公人跳江,三对一,三个人面对一个,但是却只是哀求对方饶命,对方不饶,宋江也就准备和两个公人互相抱着投江了。如果宋江真有武功,此时还不拿出来吗?既然宋江的武艺差劲到几乎没有,凭武功去活捉史文恭、名正言顺地取得权力的合法性,也就完全没有了可能。了解他的林冲、吴用等人,根本就不做此想,他们只想通过合理性和合德性来反证宋江就任的合法性。但是,这显然是不可以的。很简单,如果可以这样反证,那么将来出来一个不服气的,声称自己比宋江更有德性,更适合做领袖的人,怎么办?难道宋江还得让位吗?所以,没有程序公正的权力,是不能够服众的,是时时刻刻都要面对质疑甚至挑战的。宋江当然很想这个位子,但是,他不能破坏江湖规矩。不遵守前任的遗言,强行坐上老大的位子,不仅使他的权力没有了合法性,也会使他丧失合理性和合德性,他以后如何在江湖上理直气壮呢?没有办法,吴学究就劝道:“晁天王虽是如此说,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中岂可一日无主?若哥哥不坐时,谁人敢当此位?寨中人马如何管领?然虽遗言如此,哥哥权且尊临此位坐一坐。待日后别有计较。”你看,聪明的吴用找到了晁盖遗言中的一个漏洞。什么漏洞呢?在捉住史文恭之后,权力必须移交给捉住史文恭的人。那么,在捉住史文恭之前呢?那由宋江代理老大,这就是合法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山寨不可一日无主啊。吴用这么一说,宋江马上就道:“军师言之极当。今日小可权当此位,待日后报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须当此位。”代理老大之后,宋江做了两件大事,宣告宋江时代的开始:第一,把众兄弟分作六寨驻扎。第二,把“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先看第一,把众位兄弟分做六寨驻扎。宋江这次重新安排分工和职责、次序,得到了四个目的:第一,充分照顾到了大家不同的利益诉求,进官加爵也好、封官许愿也好,反正是大家现在有了位子,将来有了奔头,于是皆大欢喜。第二,职责明确了、分工明确了,大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宋江也好管理了。通过这样的安排和组织,把分散的力量收拢过来,编织成一个整体的力量,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能。第三,组织严密了、效率高了、政令畅通了。从此,梁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严密的组织,那些江湖上的无法无天之徒从此有了纪律和约束。而且,他自己还能够发号施令,当官做老爷,可以想象,他们的感觉好极了;而那些来自朝廷和官场上的人也重新找到了做官的感觉。还有第四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形式,给人一种除旧布新的感觉,老梁山随着晁盖死去,新梁山随着宋江诞生。抹去旧的痕迹,添上新的色彩,这是一切继任者向别人宣布自己时代到来的常用手法。梁山的新时代到来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实际上,梁山的境界也是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的:王伦时期的梁山就如同邓龙时代的二龙山,把山寨当作自己的自留地,不许别人染指。这样的山寨,不仅没有前途,也没有出息,特别的小气,还随时会被更强的人吃掉。邓龙就被杨志和鲁智深吃掉了。王伦呢?也同样被晁盖吃掉了。晁盖时期,梁山的境界就大大地提升了一步,广结天下豪杰,广纳天下英雄,把梁山看成是天下的梁山,是天下英雄豪杰的梁山。梁山也就成了天下英雄豪杰的渊薮,梁山事业一时之间蒸蒸日上,红红火火。但是这样的梁山大是大了,但只是外延上的大,不是内涵上的大。内涵上的大,是梁山要有精神、要有理想、要有目标。晁盖作为第二代领袖,他还缺乏这样的理想和目标,他只是沉迷于大家一起大秤分金银、成套穿衣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样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的低级阶段上。他的不足,主要是由于他没有什么文化,只是一个略有胆识又特有义气,从而具有一定的道义感召力的“村长”。但是人生要有一个奔头,才有意义。英雄豪杰不是酒囊饭袋,英雄豪杰一定要有一个想头。有想头,才是一个有出息的人。给人一个想头,才是一个有前途的组织。宋江,就是给梁山众兄弟一个奔头、一个想头的人。这一点体现在他做的第二个动作上,就是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宋江的这个举动,曾经引起过很严厉的批评。说他一字之改,就体现出他投靠朝廷的投降主义的路线。说晁盖的聚义厅是英雄聚义,是革命;而宋江的忠义堂,则是宣传对皇帝的“忠义”,是投降。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我说它不对呢?有这么几点:第一,“聚义厅”本来就不是晁盖命名的,也不代表晁盖的什么政治路线、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聚义厅”只是一个泛称。你比如说桃花山、清风山、少华山,都有聚义厅。所以,不能说“聚义厅”这个名称就一定有某种政治上的含义,代表所谓的革命立场。第二,“聚义厅”不仅不是什么晁盖政治路线的体现,恰恰相反,是晁盖胸无大志、缺少政治目标的表现。晁盖延用王伦时期的泛泛而称的“聚义厅”,恰恰体现了晁盖没有新主张、新目标,甚至没有把梁山做成区别于其他山头的想法。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就是宋江确实有借正式命名来体现一种政治追求的这样一个动机。而这种政治追求也确实是以忠于皇帝为核心。如果说“聚义厅”是一个没有实在意义的一个词,那么,“忠义堂”就有了意义了。《水浒》中一般的好汉,讲究一个“义”字,而宋江多了一个“忠”字。就是因为多了这一个字,就多了很多负担、多了很多责任、多了很多劳累。主政梁山以后的宋江,一心一意要在江湖之义中加入家国之忠。有了家国之忠,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说。好,这一讲,我们讲了宋江坐了代理寨主的位子之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加强组织性,提高管理水平,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一是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这是梁山宋江时代的开始,所以我的这一讲的题目是:新时代。青山元不动
有用的话,欢迎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