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丙辰一岁
10月15日(农历九月十九日)生于江苏镇江。
满族,爱新觉罗氏后裔,本名沙古痕,字简闇,别号曼公、曼翁、寐叟、寐翁、老寐、老昧、昧翁、尺蠖、听蕉、补斋、苦茶、苦茶老人、韩园邻人等,多以曼翁行世。
斋名茶新墨旧斋、古木堂、除难将军之庐、听蕉轩、三友草堂、凌霄花馆、五松花园、大圆砚斋等,多以案头清供及院中花树寓意得名。三友草堂,既指松、竹、梅岁寒三友,又指先生寄寓的茶、墨、花三友,将此视为终身伴侣。
生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顾问,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顾问、名誉主席,东吴印社首任社长、名誉社长,中泠印社、北疆印社、彭城印社名誉社长,南京印社名誉理事、顾问,新加坡中华书学会评议委员,菲律宾中华书学会学术顾问。
父沙少良,母柏云仙。
先生出生时,家境已没落贫寒。幼年多病,祖父沙子良赐名:维颐。
年辛酉六岁
约是年,跟从塾师苏治卿读书识字,学写毛笔大楷小楷。
年己巳十四岁
入镇江耶稣教堂教会学校读书。
约14岁起自学篆刻。
年乙亥二十岁
赴上海,由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介绍所”介绍,先后在“联合广告公司”、“进步书店”、“中国天一保险公司”等处谋业。工作之余在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学习。
与著名书法家马公愚先生相识,并与杨秋宾、朱其石、翟树宜、赵梦苏等常相过从,互相探讨书画篆刻。
与项介石合作扇面展,一字一画,相映成辉。
项介石画、萧蜕庵书赠沙曼翁扇。
年丁丑二十二岁
迁居苏州太监弄。
年己卯二十四岁
在常熟培纶公寓举办书法作品展。
在苏州“苏九华笺扇庄”展出大篆书法,得识“虞山第一书家”萧蜕庵先生,入其门下学习各体书法及中国文字学。
《文艺选刊》初辑由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补习教育会国文特别班刊行,马公愚题写书名,刊有张兰生《浪淘沙·题沙古痕册页》:冰雪净聪明,旦暮心倾。几多才艺几多情。道是羊欣应拂席,无量前程。金石已知名,复事丹青,五陵结客任纵横。铁笔毛锥成两绝,飞舞风尘。
年辛巳二十六岁
是年结婚,夫人俞运曼,居住苏州由巷五号。
年壬午二十七岁
始定居苏州,借住在苏州小曹家巷“再来庵”隔壁。供职于浒墅关一家信用社。
是年,女玫君生。
年甲申二十九岁
现存书于此年集石鼓文对联。上款为修之先生属正。署款:焉逢涒灘春日,古痕集猎碣于碧野草堂。钤印:养心(朱文)、墨家者流(白文)、古痕万福(白文)、吴中客(朱文)。
年,沙曼翁集石鼓文八言对联。
年乙酉三十岁
是年,长子培其生。
年丙戌三十一岁
在观前街号太平保险公司当职员,编辑《保险界》期刊。
12月,在苏州太监弄“九华堂”举办书法展。
现存先生此年为周以鸿画孔雀题诗堂。
年丁亥三十二岁
受天一保险公司指派前往杭州工作。
4月,加入龙渊印社,与潘天寿、余任天、金维坚、毕茂霖等同道开展印学交流活动。在编印的《龙渊印社社友录》中,刊有先生条目。
11月30日下午2时,龙渊印社第廿四次雅集在中山中路交通银行举行,先生与冯质彬、王辅之三社友在“人在东南第一州”、“金石癖”、“金石交”三题中任择一题或二题,奏刀寄缴,以广观摩。
年己丑三十四岁
失业,在苏州护龙街(现人民路)怡园对面,摆刻字摊,兼售常用医药。
7月,萧蜕庵先生为先生藏砚题铭:“指日水轮,云汉摛文。一室陆离,三古典坟。颉籀磅礴,枉肆秦焚。佼长渊渊,比述圣门。不有斯作,孰究其原。卓尔沙子,是勤是精,铁书浑浑,张我笔军。”
11月,为萧蜕庵先生刻“旁通二篆,頫贯八分”朱文印,边款为:《书谱》二语,采以入印,蜕翁老师可当无愧也,非吾献谀。世有知者,知其非妄。己丑十月,古痕刻并记。
12月,萧蜕庵先生题沙曼公篆刻“沙曼公铁书一斑”,并题跋:此曼公最近作也。余为篆就,曼公奏刀,不逊顽伯,或将过之耳。七十五叟,本无记。
是年,次子培鸿生。
沙曼翁为萧蜕庵先生刻印。
萧蜕庵题“沙曼公铁书一斑”。
年辛卯三十六岁
约是年,钤篆刻近作成印屏《曼公篆艺追宗秦汉印之一斑》,收印章44方,其中牙印4方,题记曰:篆刻当以秦汉为宗,近人好学元明,盖趋俗耳,余实不屑为也。然宗秦汉非易事,要能悟得到,见得广,方足与言。曼公记。
5月,萧蜕庵先生书赠八言篆书对联:可语唯韩陵一片石,何处有蓬岛三神山。题款曰:重光蝉焉建巳之月,辠松老人为曼公篆。
萧蜕庵书赠沙曼翁八言对联。
沙曼翁为萧蜕庵刻“虞山第一书家”,为萧晚年常用之印。
年癸巳三十八岁
春,赴上海,受聘于上海市糖果罐头食品同业公会任秘书。
秋,为萧蜕庵先生刻两面印:旋闻室(朱文),江左白丁(白文)。边款为:蜕师命篆两面印。癸巳秋,蟃公。
是年,三子培德生。
年甲午年三十九岁
萧蜕庵先生以篆书为先生题“茶新墨旧斋”额,题款曰:陈麋公语,为简闇弟书,七九老人蜕。
萧蜕庵题“茶新墨旧斋”额
年乙未四十岁
秋,与王福庵、马公愚、钱瘦铁、王个簃、张鲁庵、陈巨来、来楚生、钱君匋、方去疾等在上海组建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任常务委员,今存合影照,先生在后排左六。
是年,始学画。“老曼五十岁后画”边款可证:“老曼四十岁后始学画,今忽忽已十年矣,惭甚。曼记,甲辰十月”。
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成立,沙曼翁在后排左六。
年丙申四十一岁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鲁迅笔名印谱》,此印谱由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集体创作,由马公愚、吴朴堂、方去疾、沙曼公、钱瘦铁等编辑,开创了以作家笔名汇刻、出版印谱的先河,先生创作“丰之余”、“茹纯”2方印章。
《鲁迅笔名印谱》,沙曼翁参与编辑并创作“丰之余”、“茹纯”2方印章。
年丁酉四十二岁
4月15日,张鲁庵编写《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社员名录》79人,先生列入其中,是时住上海市贵州路77弄17号。
9月,《解放军画报》(总第七十八期)专版刊出先生与马公愚等上海金石篆刻家切磋交流的照片,十八位印人集体创作毛主席《长征》诗和《西江月·井冈山》词句的印章,作为建军卅周年献礼,先生刻白文印“早已森严壁垒”发表。
《解放军画报》(总第七十八期)刊出沙曼翁(前排坐者中)与马公愚(前排坐者左一)等上海金石篆刻家切磋交流的专页,沙曼翁刻白文印“早已森严壁垒”。
图中字迹为沙曼翁晚年回忆时所注。
年戊戌四十三岁
被错划为“右派”,受“降职减薪”处分,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下放至上海嘉定外冈乡某砖瓦厂劳动。
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日),萧蜕庵先生逝世,享年83岁。
是年,四子培雄生。
年乙巳五十岁
一有空闲,阅读古文字著作、历代书论、印论。宿舍无桌子,到了晚上,坐在小凳子上,在低矮的床前写字,或将小凳子夹在腿中,以凳代桌写字或篆刻。
年乙卯六十岁
六十岁后,始用“曼翁”作书刻印。
作边款,题记:吴下曼翁经雨经风,六十不死,老健犹龙。天假我长年,岂是为光宠。
年丙辰六十一岁
作《听蕉醉酒图》,吴江金元宪题诗并跋:“千钟百觚德人酒,清圣浊贤俱可口。散发挂瓢跨蹇驴,田夫野老行劝酤。卿有何好偏妉此,公特未知其趣尔。我醉欲眠不用惊,梦熟压槽雨蕉声。沙子曼公作斯图,笔法超脱凡俗,画意诗境两得化工。曼公夙以篆隶书执八法,擅能名,后起秀吴中,缋事其余巧尔,不谓其造诣之极此,可喜也。因书短歌八句韵,归之。”
7月,书小楷《天问》长卷。
秋,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以汉简书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年戊午六十三岁
获平反昭雪。刻朱文印“老曼封笔廿年今始作书”。把书房题名为“除难将军之庐”、“去邪除凶之室”,并刻“除难将军章”。
年己未六十四岁
春,林散之先生作《寄江东曼公》诗一首赠先生:门前一道水弯弯,水上人家独自闲。忽忆江东老曼倩,却寻残墨画秋山。
为南京莫愁湖书元人徐延徽《竹枝词》“尽说卢家好莫愁”。
11月5日致林散之先生信札,提及为林刻印六方,林赠山水及草书作品。林回信中有“尊书汉隶为近代所无”之语。
12月,由先生题写封面的《吴中胜迹》由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印行。
12月9日,赴南京拜会林散之先生。
是年,创作的甲骨文对联在“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作品刊于《书法》杂志及《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征稿评比百幅优秀作品集》,在作品综述中,论者认为“用笔似刀刻勒,用墨富于变化,坚挺而又写意,深具甲骨文的神韵”。简书立轴《孙子兵法·谋攻篇十九》刊于《书法》杂志第2期。
沙曼翁致林散之信札。
林散之致沙曼翁信札一,有“尊书汉隶为近代所无”之语。
林散之致沙曼翁信札二,有“兄台书法为东南之冠”之语。
沙曼翁书甲骨文对联,在“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
年庚申六十五岁
是年,正式退休。
3月,先生作为苏州书法界的代表,与祝嘉、张寒月等出席江苏省第四次文代会;篆刻作品6方刊载于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印章选集》。
4月11日,赴南京参加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组建第一届理事会,先生任理事。书各体书法长卷赠林散之。
7月22日,“沙曼翁书法篆刻展览”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展出作品余件,林散之题展标,张增泰撰文《矢志良工成大艺——沙曼翁书印展观感》刊于《南京日报》。展览期间,先生住南京饭店一月之久,应邀创作作品40余件。
林散之参观展览,作诗《题沙寐叟书法篆刻展览四章》以贺:
能从汉简惊时辈,更习殳书傲俗儒。左旋右抽今古字,纵横篆出太平符。
遁规矩于方圆,悟虚空之黑白。将字作画画亦字,此真书道之狡贼。
久闻湖上一沙公,钳秘珍传有所从。预料终非池中物,云兮云兮我从龙。
念天孙之遗支机兮,惜博望未穷乎河汉,瞻雕龙之文心兮,企斗牛朕兆乎震旦。
8月10日晚,在苏州拜会日本书家今井凌雪,并按其请求连夜刻就“滕六将军印”。
9月,苏州市书法印章研究会成立,被推选为副会长。
冬,以隶书苏轼《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诗,镌于陕西周至楼观台。
是年,与钟天铎在苏州东园明轩合办“曼翁、天铎书印展”,受到王任重副总理接见,称赞先生作品“是国宝,你要创作出更多的精品”。询及有何生活困难,先生答曰:“我只想要一间书房”。不久,在市委副书记、市长方明同志和省军区彭勃同志的过问下,先生一家于12月15日自碧凤坊11号(大户人家轿厅改造而成的拥挤居室)迁至科建新村室(即乌鹊桥路一人弄3号室)。
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
以隶书为林散之在南京和香港个展题“林散之书画展览”展标。
以隶书刻宜兴珍兰制提梁壶:“小石清泉留早味,老曼题”、“听回书去泡壶茶,苦茶”。
沙曼翁在碧凤坊11号居住时作书。
林散之作诗《题沙寐叟书法篆刻展览四章》
林散之题“沙曼翁书法篆刻展览”展标。
在“曼翁、天铎书印展”上,沙曼翁与钟天铎合影。
沙曼翁题“林散之书画展览”展标。
沙曼翁(中)与王一羽、陈大羽一起鉴赏兰楼藏印。
年辛酉六十六岁
春,应邀为安徽涂山书苏轼《上巳日与二字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篆书中堂;以篆书为南京总统府题“碑亭”匾额。
4月16日、17日,应陈大羽力邀,先生赴南京艺术学院授课,讲授书法、篆刻各一天。
8月,出席江苏省文代会。
是年,先生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苏州市书法工作者协会成立,选举产生第一届书协理事会,先生任副理事长。
为虞山钱持云水墨画题诗堂评述:“持云先生此幅,其墨点之变化大有万点恶墨卷之意境,一点一豛,其灵性跃于纸上,非高手莫能为,拜服拜服。”
年壬戌六十七岁
3月14日,《新华日报》刊出先生以“老蕉”笔名撰文《林散之先生的山水画法》。
6月3日,赴河南开封出席“开封与苏州书法联展”开幕式。22日至8月10日,应河南书协邀请,赴安阳为“篆刻学习班”授课培训,先生和苏白任导师,培养了30余名骨干。
7月10日,“沙曼翁、苏白书画篆刻作品展”在安阳博物馆举行,展出作品百余件。
8月8日,《河南日报》刊载石长安撰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访沙曼翁先生》。
是年夏,先生题钱持云水墨山水诗堂“有真精神”,“钱老此幅逼似清湘,诚高手也”。
应邀为常熟兴福寺题写“方丈”、“曼怛辣室”、“雨花心印”等匾额及对联。
沙曼翁在家中看书。
年春节,沙曼翁与夫人俞运曼在家中书房。
沙曼翁在刻印。
为常熟兴福禅寺题“方丈”匾。
年癸亥六十八岁
4月,任政协苏州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至年);由中国书协河南省分会、河南省群众艺术馆、中国书协江苏分会主办的“沙曼翁书法篆刻展览”在河南省博物院举行,被中国书协河南省分会聘为客座教授。
5月,以楷书《太仓重建墨妙亭记》。赴扬州,住梅花岭西园数日,并篆书刘禹锡《江令宅》诗。30日,在扬州举办书画篆刻展览,展出作品件。
9月,篆刻八方刊于中国书协河南省分会《书论》第三集。
10月,应省书协和徐州市文联征稿,创作小篆立轴“淮海之役”。23日,参加苏州政协组织的赴徐州、曲阜采风活动。25日与书画同道在淮海战役纪念碑前留影。
12月23日,在先生与瓦翁、段东战倡导下,“东吴印社”成立,先生为首任社长。首批社员有30多人,老一辈篆刻家有张寒月、矫毅、王能父等,坚持每月一次的雅集活动,为广大中青年印人提供了交流和切磋篆刻艺术的平台。
冬,楷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镌于镇江北固山。
沙曼翁楷书《太仓重建墨妙亭记》。
沙曼翁(前排右一)与书画同道张辛稼、费新我、吴养木、施仁、张继馨等在淮海战役纪念碑前留影。
沙曼翁题《东吴印社作品选》。
年甲子六十九岁
2月6日,与言公达同赴安阳为参加中原书法篆刻大赛作者作十天的书法篆刻培训。参加学习的约50人,其中包括张海、王澄、李刚田、王宝贵、刘顺等。其后,赴小屯村甲骨发源地及龙门石窟、千唐志斋参观。
6月,日本东海书道艺术院出版《中国书法家50家作品》,先生作品为张大千诗“海棠春睡忽惊秋”。
8月7日,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邀请赴京为艺术中心创作,受邀者皆为全国民主党派著名书画家。
10月12日,应邀赴安阳参加“国际安阳殷墟笔会”。
11月3日,赴常熟参加纪念黄公望逝世周年活动,在笔会上题写“画坛宗师”等作品,同去者有著名书画家刘海粟、程十发、朱屺瞻等。
是年,先生首次赴山东,登泰山,欣赏经石峪金刚经等名胜。
先生论王铎书法文《妙在行气和墨法》刊于香港《书谱》杂志年第三期(总第五十八期)。
年,沙曼翁(前排左二)参加苏州市民进第四次代表大会与同仁合影。
沙曼翁在纪念黄公望逝世周年活动笔会上题写“画坛宗师”。
年乙丑七十岁
以隶书题苏州碑刻博物馆。
春节前,与书画同道同赴光福慰问空军部队创作书画。
8月,《书画用印选》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入先生介绍及篆刻作品43方;由先生题签的《龚贤册页》、《金农册页》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8月25日,应邀赴郑州担任“国际书法展览”评委,在紫荆山公园参加全国印人自发组织的座谈会并即席发言。
10月24日,日本篆社、书法篆刻研究会访中团来苏州与东吴印社交流,访中团团长梅舒适拜访先生,晤谈甚欢,梅舒适书赠先生七言篆联,先生刻赠“梅舒适”白文印一方。
沙曼翁题“苏州碑刻博物馆”。
年,沙曼翁在钱持云书画展上。
沙曼翁在郑州紫荆山公园参加全国印人自发组织的座谈会并即席发言。
年丙寅七十一岁
应邀担任《青少年书法》杂志的特约编辑。
2月16日,应邀担任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挥春大赛”评判员。
2月19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双语版刊载采访沙先生的报道《爱好能救命》。
3月6日,由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主办、在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中心举办“中国苏州沙曼翁书画欣赏会”,潘受在开幕礼上致词,先生作“如何学好篆书及篆刻”两场演讲并示范。
4月,日本《知远》书法杂志(总第号)刊出特集“沙曼翁书画·篆刻”。
是年,日本篆社、书法篆刻研究会举办“第一回篆社全国展”,先生是特邀参展的篆刻家之一。
先生撰文《我学习书法篆刻经过和体会》刊于《书法家》年第2期;与华人德合作撰文《记萧退庵老师及其书法》刊于《中国书法》年第2期;夏,以篆书刘禹锡《乌衣巷》,镌于南京夫子庙大成殿碑廊;秋,为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书李白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为万竹坞书王安石诗《竹里》诗。
年,沙曼翁应邀担任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挥春大赛”评判员。
年在新加坡举办“中国苏州沙曼翁书画欣赏会”,潘受在开幕礼上致词,沙曼翁作“如何学好篆书及篆刻”两场演讲并示范。
沙曼翁篆书刘禹锡《乌衣巷》,镌于南京夫子庙大成殿碑廊。
沙曼翁篆书金焀诗,镌于泰山。
年丁卯七十二岁
1月11日,我国第一个以雅集命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团体“吴门雅集”成立,先生任首任会长,与张继馨、谢孝思、吴养木、瓦翁诸先生率领吴门老、中、青书画篆刻家开展艺术活动。。
2月,南京印社成立,任名誉理事。
3月,先生口述、童稼霖整理《回忆先师萧退闇先生》刊载于《苏州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4月,先生题写扉页的郑逸梅著作《艺林散叶续编》由中华书局出版。
5月,应河南省书协之邀在开封担任“国际临书大展”顾问。
6月,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之邀,录制教学讲座《中国书法·篆书》三集。
7月,山西省书协与中国书协等联合举办杏花杯全国书法大奖赛,先生任评委。会后访问杏花村汾酒厂,并篆联“每逢好酒长日醉,偶得佳句老怀开。”22日,苏州市书协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组成第二届理事会,先生任名誉理事长。
8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书法艺术》,先生编写“篆书”一章。
是年,受中泠印社邀请,赴镇江审定《镇江名胜古迹印痕》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并为该书题签、撰写前言。
年第2期(总第29期)《美术之友》刊出黄惇撰文《印、书、识三得——沙曼翁篆刻卷介绍》。
沙曼翁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讲座《中国书法》“篆书”。
沙曼翁题《镇江名胜古迹印痕》。
年戊辰七十三岁
3月30日,先生撰文《学习篆刻之我见》刊于书法报第13期(总第期)头版。
春,书旧作紫砂壶铭:紫壶贮云,供养驱俗。全我天和,无荣无辱。
5月,重庆出版社出版《全国著名老书法家16人集》,包括王蘧常、林散之、沙曼翁等,先生作品为甲骨文“知己从来不易得”、篆书“细写茶经煮香雪”。
夏,以隶书为南京瞻园题“延晖亭”匾额。
中秋,参加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开幕式。笔会上以甲骨书“今夜月明人尽望”。
是年,《沙曼翁篆刻卷》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入先生近20年来印作中精选的52方印章,30条边款。前端以汉简书风书写的“老曼印选”,中部为印蜕及边款,末有先生论印题跋。
年己巳七十四岁
以篆书贺《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四十周年“日试万言俱生花笔,风行四海如置邮书”。
以隶书题写“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书法》年第1期刊出先生书法篆刻专题,并刊载言公达撰文《论沙曼翁书法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
9月15日至18日,在新加坡举办“中国苏州沙曼翁书画欣赏会”,展出书画印作余件。
12月,日本《知远》书法杂志(总第号)刊出特集“沙曼翁书画篆刻”。
冬,受中泠印社邀请,赴镇江为社员讲授篆刻章法,顺访焦山碑刻、金山、梦溪园。
沙曼翁题“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年庚午七十五岁
1月19日,致王一羽札,自论书法:“吾书于最近稍有变化,初从平正渐入险绝(主要指行书)。篆书则近金文而欲脱离小篆之整齐规矩。”
泉州市书法家协会、《书谱》杂志社合办“纪念弘一法师圆寂四十五周年书法篆刻展览”,先生以隶书轴参展,并刊于作品集。
年第3期《书法》刊出沙曼翁书法篆刻专题,并刊载沙培其撰文《沙曼翁先生的书刻艺术》。
以楷书《沧浪亭记》,镌于苏州沧浪亭。
冬,江苏电视台《名家诗词书法赏析》拍摄先生甲骨文、秦篆、楷书创作示范。
沙曼翁楷书碑《沧浪亭记》
年辛未七十六岁
初秋,应邀在山东烟台举办沙曼翁书画篆刻展,小住三周,领略海上风光,胸襟为之一阔。此先生第二次旅山东。
在南京印社成立四周年座谈会上发言:“要提倡学派,反对帮派。要多看古代的秦汉印,多看才有识别和欣赏能力;看得多了,作品自然会有变化,‘通,然后变’”。
是年,书自作砚铭:以石为砚,以砚为友,尔我相知,共我白首。
应邀书篆书轴“临摹为贯今通古,创制须除旧布新”,在上海市书协成立三十周年暨中日书家作品联展中展出。
《上海艺术家》年第4期(总第28期),刊载孙逊撰文《沙曼翁和他的文人画》。
年壬申七十七岁
书广孝《瞻子游遗像》诗,镌于常熟虞山言子墓道。
6月8日,在苏州南园宾馆画廊举办个人作品展,书画家程十发及苏州书画同道等到场祝贺。
11月5日至8日,在新加坡举行“沙曼翁书画篆刻展”,潘受题展标,《曼翁书画篆刻选》由新加坡华宝工艺私人有限公司出版。
是年,被聘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年,沙曼翁为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作学术报告。
沙曼翁(右一)在苏州南园宾馆个展上,与程十发(中)、吴养木(左一)在一起。
年,潘受题“沙曼翁书画篆刻展”。
《曼翁书画篆刻选》(新加坡华宝工艺私人有限公司出版)。
年,沙曼翁现场挥毫。
年6月《书法创作论》刊行,沙曼翁与沙培其合撰《篆书技法》一章。
年癸酉七十八岁
是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聘为教授。
暮春,作行书联“酌酒赋诗相料理,种花移石自殷勤”。
6月,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刊行教材《书法创作论》,先生与沙培其合撰《篆书技法》一章。
为雨花台纪念碑廊隶书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第四部分,从开始至“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以隶书沈周诗句联,镌于常熟虞山剑阁。
年甲戌七十九岁
书汉碑额多种作为教材,赴无锡为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面授篆书课。
2月2日,《书法报》年第5期(总第期)刊出先生篆书贺轴:值此贵报创刊十周年,谨表贺忱。愿为倡议批评书法界不正之风、促进书法事业繁荣作出重大贡献。
8月29日,苏州市书协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改名为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组成第三届理事会,先生任顾问。
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新加坡举办“爱新觉罗·曼翁书画印艺术展”,潘受题展标。27日上午,与沙培其在潘受寓所与潘受、陈声桂叙谈,顺与正在新加坡的沈鹏相见,并一同参观正在施工的新加坡书法中心。
11月25日,黄异庵诗书印义卖展在苏州文联开幕,先生题“人与艺皆可传”以贺。
年,潘受题“爱新觉罗·曼翁书画印艺术展”展标。
沙曼翁(右二)与沙培其(右一)在潘受寓所与潘受(右三)、陈声桂(左一)叙谈,顺与正在新加坡的沈鹏(左二)相见,并一同参观正在施工的新加坡书法中心。
年乙亥八十岁
书“除难将军之庐”(隶书)书斋额及“看竹人家”(行书)额。
篆书沈周、唐寅诗各一首,镌于苏州虎丘。
4月19日,《书法报》第16期(总第期)刊载先生撰文《学篆手记》。
6月18日、9月12日,《第六回日中友好自咏诗诗书交流展》分别在苏州和东京开幕,先生以行书自作诗参展:书法本无法,点画见功夫。若问如何学,师古复变古。功夫在书外,自家作乘除。喜看少年字,狂怪古所无。
12月7日,苏州电视台《社教杂志》栏目播出先生专题片《清味少人知》。
沙曼翁题“除难将军之庐”额。
沙曼翁与书法家杨鲁安(右一)研讨书艺。
沙曼翁在家中小院。
年丙子八十一岁
以隶书为南京王谢故居题写匾额“来燕堂”。
《书法艺术》年第1期刊出沙培其撰文《沙曼翁书法篆刻艺术刍议》。
1月4日,苏州电视台《社教杂志》栏目播出《沙曼翁的导读书单》。
6月9日,为挽沈子丞先生撰联:友朋少往来,忝叨书画同道,今能有几?先生忽归去,正是蒲艾皆香,与赏者谁?
7月,书《礼记·礼运篇》(孔子与言子对答语)隶书六屏条,镌于常熟方塔园内常熟名人馆。
8月7日《书法报》第32期第2版刊出献文、正明撰文《沙曼翁谈传统和创新》。
沙曼翁为南京王谢故居题“来燕堂”匾。
年丁丑八十二岁
书便条贴于大门,告诉客人“你们来了之后只是谈艺术、生活,谈爱好、个性……每谈不要超过十分钟,因我要读书、养静,要思考、创作,求进取”。
楷书严复《戊戌八月感事》诗,镌刻于湖南常德诗墙。
应邀以篆书为黄山书联“烟云日变百千态、蝯鹤时闻三两声”。
楷书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诗,镌于苏州寒山寺碑廊。
作篆书对联:相与乐晨夕,即事成古今,有跋语:曼翁八十二以后作籀篆取浑厚一路也。
3月,《江苏文史研究》年第1期刊载《爱新觉罗·曼翁篆刻艺术——八十岁后作》。
6月,《江苏文史研究》年第2期刊载薛龙春撰文《沙曼翁先生书法艺术管窥》;江苏电视台来苏拍摄先生创作及日常生活,专题片《驰骋艺苑翰墨香》在《大视野·人物志》栏目中播出。
10月,《书坛巨擘》一书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刊有先生撰文《谈谈我的书法及爱好》。
秋,以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长卷,以隶书《佛说吉祥经》长卷,镌于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碑廊。
12月23日至29日,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金陵饭店等在金陵美术馆举办“曼翁书画篆刻艺术欣赏展”。
年戊寅八十三岁
2月1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先生汉简书石涛诗中堂,在《当代中国书坛名家作品展》中展出。
春,以隶书张学《盐铁塘》诗,镌于常熟聚沙园碑廊。
4月,赴京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学员面授篆书及篆刻。
7月,林岫主编《当代书坛名家精品与技法》出版,先生与赵朴初、启功、陈大羽等被聘为顾问。此书荟萃当代64位名家百余幅精品配以技法心得,刊有先生作品及论文《也谈“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年,沙曼翁在北京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学员面授篆书及篆刻。
年己卯八十四岁
春,应邀为当涂太白碑林书小篆李白诗《哭晁卿衡》。
4月12日,苏州市书协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组成第四届理事会,先生任顾问。
6月,龙渊印社复社,被聘为顾问。
7月,《书法之友》刊载先生篆刻作品选及《爱新觉罗·曼翁谈艺》。
0年庚辰八十五岁
《中国书法》0年第一期刊出先生专题,刊载访谈录《书法还是传统的好》及书画印作。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之《秦泰山刻石》出版,刊有先生85岁临写之《泰山刻石》补全本。
日本书法篆刻家梅舒适先生第二次来苏州拜访先生,先生书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篆书条幅。
为山西绵山书碑文一通;为南京清凉山龚贤纪念馆书行书对联“草香野日临山户、花落春风扫敝庐”。
为无锡南禅寺书“大圆满觉”匾额。
0年,沙曼翁与来苏访问的日本书法篆刻家梅舒适在一起。
1年辛巳八十六岁
1月,刘恒编著《篆刻创作大典》由新时代出版社出版,收入先生篆刻及评介文章。
4月及7月,先后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印展,上百件作品,绝大多数是先生当年的新作。
春,书石鼓文编句横幅,题跋述及数十年习石鼓心得。应邀为无锡灵山书“应迹西乾”匾额及抱柱对联。
6月,行书作品“鹤寿”参加苏州市“庆七一”书画展,在苏州美术馆展出。
6月20日,在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出席“江南风——吴门青年书家十人展”开幕式,并作即席发言:“年纪大不等于作品好,不要听名头,关键要看东西。年纪不代表水平,不俗气就是好。功力不好不要紧,功力好得要命,作品就‘死’了,观念要改变。”展标为先生题写。
7月1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爱新觉罗?曼翁书画印展”在中国美术馆1楼东北厅开幕,中顾委原顾问荣高棠、中国文联副主席高占祥、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立平、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陈益群、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谢冰岩、冯其庸等出席了开幕式,中书协顾问刘艺发表讲话,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等参观了展览。《书法报》、《中国书法》等作专题介绍。
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填《贺新郎》词为贺:四壁云烟起。觉萧萧,蓊然展卷,长洲图似。都下暑蒸炎正盛,独领一堂清气。叹奇绝,得来非易。案寐昔年如病鹤,小寒窗,历尽愁滋味。谁与问,东风泪。吴霜皤首今而已。写肝胆,胸中丘壑,怒猊渴骥。润剖蓝田豪兴举,旁溢闲情墨戏。总一格,高标雅致。莫道相如才思减,炳烛明,自拓新天地。参活笔,岂虚耳?
9月17日,《书法报》第38期(总第期)头版刊载饶兴成、白爽撰文《真言与真眼——沙曼翁先生谈话录》。
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个展上,沙曼翁与书法篆刻家陈大羽在一起。
“爱新觉罗?曼翁书画印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沙曼翁与书法家启功、文怀沙、冯其庸、欧阳中石、谢冰岩、林岫等在一起。
2年壬午八十七岁
以隶书题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春日,作篆书对联:竹里登楼人可见,花间觅路鸟先知。有跋语:壬午始,吾书又一变,外人不知也。
4月29日,《书法报》第17期(总第期)头版刊出《历经砥砺结硕果——沈鹏姑苏探望沙曼翁》。
7月22日,《书法报》第29期(总第期)头版刊出言恭达撰文《一人弄里一人藏》,并刊登时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赴苏造访先生的七绝一首:“巷深不掩墨花香,春到姑苏细柳长。驻足游人相指点,一人弄里一人藏”。
10月14日(农历九月初九),夫人俞运曼逝世。
沙曼翁题“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3年癸未八十八岁
书秦诏版刻辞,题款曰:曼翁学秦有变化,八十八面目。
行书林散之诗句联,题款曰:近几年来,书法(指行书)每流露米意,总觉落入老套。力求变化方合己意,书画宜经常求变,才是真行家。然变也非容易,有人变入野道、邪路,自不知也。要能入正道方是大家。
1月,刘正成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出版,刊载先生论书及作品。
10月,苏州市文联编《群星灿烂——苏州当代文化名人》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刊载介绍先生一文。
《沙曼翁访谈》刊于《青少年书法》4年8期。
4年甲申年八十九岁
为钱持云册页题签:钱持云老人晚年山水精品册,并题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代绝佳之品,拜服拜服。爱新觉罗?曼翁拜观八十又九。
以隶书题苏州虎丘“书台松影”匾额。
4月,《亭林雅集》由华夏翰林出版社出版,先生作为亭林印社顾问,刊有印作、简介及言恭达撰文《师生情缘一线牵》。
6月,苏州市书协组成第五届理事会,先生任顾问。
沙曼翁题“三友堂”匾。
5年乙酉九十岁
《中国书画》5年第1期刊载《沙曼翁的篆隶书风》及书画印作品专题。
10月,《曼翁先生创作示范》(篆书、隶书)DVD摄制完成。
是年,为苏州文联、苏州书协刊行之《苏州市全国获奖书法家作品集》题写书名《吴门书道》;为钱持云《吟山歌水图》水墨卷题耑;刻白文印“曼翁九十后作”。
5年,沙曼翁题《吴门书道》。
6年丙戌九十一岁
6月及11月,分别在苏州和新加坡举办“新加坡·苏州书法交流作品展”并出版《新加坡·苏州书法交流作品集》,先生为特邀书法家之一,以隶书“翰墨缘”参展。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登门拜访先生。
10月,《江海星光——当代江苏文化名人录》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刊有介绍先生专文《巷深不掩墨花香》。
是年,以行书为“爱我园林”苏州书法百家邀请展题展标;为庆祝民进江苏省级组织成立50周年,书“桌上清茶依旧,人间气象常新”,作品刊于《江海书画》。
6年,沙曼翁书“翰墨缘”。
6年,沙曼翁题“爱我园林”苏州书法百家邀请展展标。
沙曼翁在家中欣赏书画作品。
7年丁亥九十二岁
为苏州重元寺题写“龙华院”、“性海圆融”。
11月,《书法》杂志7年第11期刊载先生撰文《书法还是传统的好》。
7年,沙曼翁为苏州重元寺题“龙华院”、“性海圆融”。
8年戊子九十三岁
4月20日,书写作品“天下法书归吾吴”,出席“中国书法名城苏州”命名授牌仪式。
5月18日,为《当代吴门篆刻家作品选》系列丛书作总序。
5月23日,书写对联,第一时间托家人送到民进苏州市委参加“情系灾区奉献爱心”苏州市文艺界抗震救灾义卖。
沙曼翁(左一)与书法家施仁(中)、邬西濠(右)出席“中国书法名城苏州”命名授牌仪式。
8年,沙曼翁书“天下法书归吾吴”,贺苏州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城”。
9年己丑九十四岁
1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编著《淑世心声——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风采》一书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刊有先生访谈录。
7月28日,民进中央开明画院成立,聘请沈鹏、沙曼翁、饶宗颐、韩美林、靳尚谊等任艺术顾问。
9月,中国书协聘请先生担任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书协聘请先生担任名誉主席。为庆祝建国60周年创作“祖国万岁”楷书横幅及“花竹秀”、“四海春”、“寿”等斗方作品;江苏电视台《艺道》摄制组(主创:万娟、钱爱凤、胡珂)来苏州拍摄先生的创作及日常生活,完成纪录片《一人弄里一人藏》。
11月,纪录片《守望古典——书法篆刻大家沙曼翁》(上下集,李政编导)摄制完成。
11月20日,接受《苏州日报》采访,并书写“平常心”。
12月27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在河南平顶山市举行,先生以全票当选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9年,沙曼翁书“天地一沙鸥”小品。
沙曼翁先生以全票当选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年庚寅九十五岁
应邀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题写“中国书法名城”。
以楷、篆书“佛”字斗方。
《苏州杂志》年第5期刊出华人德撰文《古薇山房笔记:沙曼翁》
12月9日,书写“大吉”二字贺中国书法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年,沙曼翁题“中国书法名城”。
年7月9日,沙曼翁在研习米芾《学书帖》。
年辛卯九十六岁
获“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奖。
10月8日上午9时50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家中逝世,享年96岁。民进中央、江苏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省委统战部、中国书法家协会、省书协、苏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及同道好友通过发唁电、敬献花圈花篮等方式表达哀悼。《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苏州广电总台等媒体辟专版或专栏刊登先生生平、作品及追忆文章。
10日上午10时在苏州市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苏州市领导、各界人士和先生生前好友、弟子共多人为先生送别。告别现场挂满了其好友、弟子书写的挽联,如同一次特别的书法大展。
《沙曼翁年表?先生逝后》
年10月
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联办“篆书名家提名展”,参展者皆为当代篆书领域卓有影响的书家,先生名列首位,七言石鼓文对联展出并刊于作品集。
年
“百年曼翁”系列纪念活动启动,包括家藏作品删选、谈艺录、年表等相关内容的编写工作,着手《沙曼翁书画集》《沙曼翁古木堂印选》两本作品集的编纂,并面向国内外开展史料搜集、纪念文章及论文征集等。
年9月
由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编,江苏篆刻艺术大展暨江苏篆刻60年文献展作品集刊载先生介绍、文献史料及篆刻作品。
《百年曼翁》专题刊载于书画专业期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
《书与画》杂志年9月刊
《书法》杂志年10月刊
北京:
《荣宝斋》期刊年5月、10月分别刊载书画、篆刻专题
《艺述中国》杂志年9月刊
《中华书画家》杂志年10月刊
《中国书画》杂志年10月刊
《中国书法》杂志年10月刊
《百年曼翁》纪念活动预告:
年10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朵云名家翰墨?篆刻大系”之一,出版《沙曼翁古木堂印选》;
“朵云名家翰墨”系列之一,出版《沙曼翁书画集》。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十月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纪念沙曼翁诞辰周年学术研讨会。
新书推荐此书为冯剑星研究探讨篆刻学的理论专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成。作者不仅将印章的历史变迁,流派风格,印论印史,篆刻名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划分,更将“印外求印”,“印中求印”的治印理念加以延伸和发掘。该书在清人魏锡曾《论印二十四首》、丁敬《论印十二首》的基础上,以百篇之巨制,将印与心之离合进行比较,提出"以印印心,以心治印”的学术理念,且格律精严,读来朗朗上口,堪为印坛理论之佳作。邀请全国位书坛名家书写,是集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一册精品力作。当今书法家、篆刻家不可不读!
剑星好情、好胆、好才。李贺鬼才,剑星奇才!
——旭宇(中国书协顾问、当代文人书法大家)
贺剑星《论印百绝》出版
秦玉汉金看古意,浙生皖变论流风。
煌煌印史三千岁,蟠屈冯君绝句中。
——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篆刻大家)
史宜实,诗宜虚,这就是以诗论史的难处。你能系统作论印绝句,已有开创之功,以后配以图文出版,当有更佳影响。以诗论书,论画,论印,你亦是当代作出贡献的知名学人了,前程远大,祝贺!
——徐本一(湖北省书协主席)
剑星君书文诗印皆称上乘,每有论说,皆若清音独放,不流弊俗,不步故尘。今又作论印百首绝句,其志高远,其旨宏深,其辞清绝,其意中的,是为诗论双妙,老朽不得不击节叹赏!
——杨明臣(中国书协理事)
本书为16开,页,采用精品纸印刷。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印刷精美设计考究。
订价98元,送快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