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型白癜风怎么办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970462.html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綦江区各街镇、村(社区)用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扎实开展“枫桥经验”綦江实践十项行动,“1+5+N”社会治理现代化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了充分展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举措、明显成效,“綦江政法”将连续推出“基层社会治理”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十九期丁山镇篇。
走进丁山镇石佛村,只见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村级公路、人行便道伸向每组每家,一栋栋翻修一新的农房院坝映入眼前,村民陈天友正在自家林地里查看楠竹笋是否发芽,村民陈立华正忙着酿制高粱白酒……
石佛村位于丁山镇南部,海拔-米,辖8个村民小组,围绕乡村休闲旅游、农旅融合抓产业发展,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努力形成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同步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工作格局。
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
推进乡村治理“强”起来
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石佛村着力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大力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
——组织党员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綦江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烈士精神永传承,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开展党员户挂牌、党员星级评定、党员“戴党徽、亮身份”“进百家门共话初心”等活动。
——全面摸排调处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通过一系列举措,村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共谋发展、共建共享、共同致富成为大家的共识,村支两委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蔚然成风;全体党员初心涌荡,归属感、荣誉感油然而生,并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绘制多元共治“同心圆”
推进乡村治理“活”起来
石佛村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广集民意、汇聚民智,由村民共同协商讨论、表决通过,制定了《石佛村村民公约》。
——引导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民委员会都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星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实践证明,石佛村“多元共治”充分尊重了群众参政、议政,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强化了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推进乡村治理“实”起来
石佛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时刻牢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治理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从老干部、老党员和致富能手中挑选6名文化素质高的人员担任普法宣传员,深入村组、院坝义务讲解法律知识,举办法治讲座。
——通过包组联户、划分服务网格、制定任务清单等办法,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形成“1+2+4”(1个农家乐协会、2家旅游开发公司、4个专业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格局。
——积极争取政策,多方筹资,整治了山坪塘,修建了饮水池,户户通自来水,新建村文化广场,硬化公路3公里和人行便道20公里,改建特色民俗小筑,翻修改造农家院坝,种植鲜花绿植余米。
石佛村公路、人行便道纵横交错、平坦整洁,特色林果蔬菜布满田间山头,巷道绿树花草成荫,在广场上小憩的村民悠然自得,处处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生态宜居田园景象。而“綦江区区级星级充分就业村”“重庆市市级充分就业村”“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村”等名誉和“后进村的前进路”的报道及教学宣传片等,见证了石佛村的新变化。
“真没想到我还能看到咱石佛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能享受到如此蒸蒸日上的好生活。”散步于环境优美的村文化广场,欣赏着周边清香的花草,81岁高龄的村民李新贵大爷的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END-
供稿丨丁山镇
QJZ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