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达到39.2%,人均绿地面积16平方米;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85%,群众出行实现“米见绿、米进园”;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个/立方厘米,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71%……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是“煤城”义马十几年来,通过修复“疮疤”、坚持“赶考、补考”一起抓换来的。
年,义马市启动生态城市创建,经过多年攻坚克难和探索实践,如今已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天然氧吧、省级生态县(市)等荣誉于一身,完成了城市底色由黑向绿的转变。
从重大课题到成功破题,义马市用“四篇文章”作出了生动诠释。
做好“攻坚”文章,守护蓝天碧水净土。通过完善机制和精准管控,年义马全市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5%、20.4%;辖区98家涉气企业实现“一厂一策”清单式管理。同时,全面完成国三柴油车淘汰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规范化管理,实现纯电动公交车辆%替代;积极探索推行“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
做好“产业”文章,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国家级豫西煤炭储备基地、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等一批重大转型支撑项目,大力开展“无废城市”创建,着力推动能源、产业、环境协同转型。
做好“绿化”文章,着力建设森林义马。统筹推进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达39.2%,绿色成为生态义马的“最美底色”。
做好“民生”文章,共建宜居环境。坚持百城建设提质、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同步发力,新建改造公园、游园29处,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涉农街道全部获省级生态乡镇荣誉,涉农地区近半数社区建成省级生态乡村,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已成为涉农社区的“生态名片”。
义马市完成了从昔日“煤城”到生态“美城”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在义马居住生活、投资兴业。据了解,目前该市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8.5‰,百岁老人占总人口0.04‰。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