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民间故事后坐沟

 

  在义马常村的北部,有一条神秘的小沟,在这条沟里,有一把巨大的岩石坐椅。传说当年,女娲补天之后,女娲娘娘曾坐在这把石椅上休息,这条沟因而得名后坐沟。

  那时,女娲感到十分寂寞和孤独。一天,她独自坐在池塘边玩耍,顺手捧起一把黄泥,照着自己的体形,捏成了一个泥娃娃,轻轻地放在地上,谁知,刚一着地,泥娃娃就获得了生命。

  她高兴极了,就不停地捏呀捏,捏成了许多泥娃娃,创造了个又一个人。后来,她干脆从崖边扯下一根藤条,朝地一甩,那泥点溅落的地方,居然也出现了一个个蹦蹦跳跳的人。于是,女娲就接二连三地挥洒泥浆,人类就布满了大地。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人们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非常快活。从那时起,义马就有了人类,居住在崤山脚下,涧河之滨在义马这块土地上,分别居住着石门部落、贾村部落、礼召部落、石佛部落等等。

  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吵起架来,水神兴风作浪,火神喷火吐烟,两尊大神打得天旋地转,难解难分。最后,火神战胜了水神,水神共工恼羞成怒,一头撞向西方的不周山,只听“哗的一声巨响,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了。

  原来这不周山是一棵擎天大柱,是一根顶天神针,经水神一撞而折断了,半边天空顿时塌下来。天上露出了一个黑乎乎的大窟窿,茂密的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断裂的地缝喷出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山川、田野,使整个人类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人们没有了歌声,没有了欢笑,女娲心中感到非常难受。她决心顶起半边天,把残破的天空修补好,造福于子孙后代。她在江河里挑选了许多五彩石子,用煤、用火把它们熔化。然后,用它一点一点把苍天补好。当她看到严丝合缝的苍天比以前还要漂亮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最后,为了防止天塌下来,她就杀死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当做擎天柱,矗立在东西南北四面,把天撑得稳稳当当,结结实实。

  随后,女娲又把黄河岸边的芦苇烧成灰,堵住了决裂的地缝使波涛汹涌的洪水,变成了涓涓的溪流。

  女娲经过了这场艰苦的补天劳作,身心疲惫;她站在韶山峰顶俯首东望,只见小河口北部的深谷中,有自己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一块巨石,冷却以后,竟变成了一把岩石坐椅。

  女娲很高兴,就来到谷中,坐在那把石椅上休息。在这把石椅上,她可以遥看到她的子民们,当她看到她的子民们安居乐业,重振家园后,就感到异常的欣慰。于是,在稍作休息后,就到焦沟、堡后、龙王沟、二仙洼,最后来到常村南边的飞凤山上,在飞凤山西麓,她腾驾祥云,飞天仙游去了。

  女娲去世后,人们把她安葬在三门峡西黄河岸边的风陵渡。

  从此,义马的后座沟、飞凤山,三门峡的风陵渡,渑池的仰韶山,还有新安县的青要山等,作为女娲生活的遗迹,成为历代人参拜、祭祀的圣地之一。

  到了汉代,王莽君临天下,他在同刘秀争夺江山时,也想沾沾后坐沟的灵气,就来到义马,也曾在后坐沟的石椅上坐了坐。

采录:徐海龙38岁工人高中

年采录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ly/2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