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应城市

↑点击上方“DD快讯”免费订阅应城糯米

应城地处北纬30度,江汉平原与鄂中丘陵的过渡地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国内籼糯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当地生产的籼糯米含有锌等10多种微量元素,享誉全国,应城也被誉为“全国籼型糯稻第一市”。

陈岭荸荠

荸荠的种植,始于陈家岭一带(今属陈河镇),故称“陈岭荸荠”。陈岭荸荠的种植和产出时间,相传在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里紧靠龙赛湖,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所产荸荠,个大、皮薄、多汁、清脆甜润,含糖量高,营养丰富。产出时间多在冬腊正月新年前后。这时,人们因在年节之中,多有鱼肉腻食,吃上几个荸荠,不仅心底甜津凉爽,且能消积化食,因而成为人们喜吃的消积化食佳品,使之年年产出,经久不衰。荸荠不仅仅可以生食,还可以煮熟食用;或荸荠炒肉进入餐席,或制成罐头(马蹄罐头)外销,广受欢迎。

汤池中华鳖

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地处应城市西部丘陵,人口人,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应城市汤池镇甲鱼(中华鳖)养殖面积达到亩,全镇有多农户从事甲鱼养殖。全镇年产甲鱼多万斤,产值过亿元,成为湖北省最大的甲鱼养殖基地。

     汤池镇甲鱼养殖已有近20年的历史。过去,这个镇利用天然的温泉资源养殖甲鱼,积累了丰富的甲鱼养殖经验和成熟的技术。近年来,汤池镇不断扩大甲鱼的养殖规模,加快品种的换代升级,同时,转变甲鱼的养殖方式,由温泉养甲逐步改变为锅炉温室养殖和常规养殖相结合,使甲鱼的口味更加符合大众需求。

     甲鱼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我国普遍把甲鱼作为食用上选的珍品,且用作食疗的滋补食品。食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远。甲鱼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尤以裙边更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据测定,克鳖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6.5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

黄滩酱油

年11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在-总理、贺龙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下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时,-总理把黄滩酱油作为礼物馈赠给金日成首相。

  黄滩酱油的名贵,首先在于水。大富水在黄滩镇有一段回流处,取名义马河。这里河床土质优良,河水清澈如镜,底层有岩盐散发,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这种水再选上等黄豆和优质面粉为原料,经4年以上纯天然发酵,5年的日晒夜露,晒至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薄冰样的物体,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因酱油表面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是湖北著名特产之一。据记载,黄滩酱油在清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

  黄滩酱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清·乾隆年间,应城黄滩镇有个赶脚的庄稼汉杨盛,养有一匹枣红马。杨盛靠马吃饭,周全照料该马。天长日久,马通人性。有一年发大水,黄滩河堤溃口。枣红马驮主人穿过激流脱险后,精疲力尽,被漩涡卷走。义马救主的事传开后,乡亲们就把黄滩这段河取名“义马河”。杨盛自马死后,改做酱园生意。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杨盛酿制上等酱油进贡,吓得杨盛寝食不安。一日夜里,恍惚间只见枣红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紫微星出来的时候,你去挑义马河的水做酱油,皇上一定满意。”杨盛睁眼,却是个梦。他按义马的嘱咐,在紫微星出来时,取义马河水酿制酱油,果然味道清甜奇鲜。用它做菜,色香味美,咸中带甜。乾隆尝毕大悦,称赞不已,即御点为贡品。从此,黄滩酱油名扬天下。

白湖莲藕

在应城东南的郎君、长江埠地区,清水湖、东西汊湖成片水面万亩有余。湖中盛产莲藕,尤以白湖莲藕最为著称。至今已有多年的产出历史。

  白湖莲藕,又名双白莲,简称白湖藕,或白莲藕,是白湖地区清澈的湖水,千百年疏软深厚的底泥淤积而培育出的特有品种,具有生长期短、成藕时间早、产量高、味道鲜的特点。

  夏日,满湖荷叶连片翠绿。荷叶丛中,并蒂莲花满枝头。在莲枝的底下,生长于泥水之中的莲藕,“出污泥而不染”,表皮光洁,节粗身长,皮薄鲜嫩,白里透黄。白莲藕,上市于盛暑之时,将藕切成片状,拌上白糖,腌半日食用,清凉甜脆,解暑止渴。白莲藕中的一个独特品种叫木莲藕,在冬腊月产出,将藕切成块状,炖肉煨汤,藕粉香,汤鲜美。白湖莲藕,生吃甜脆,熟食粉香。还可做成凉拌藕片、藕扒丝、藕粉丸、粉蒸藕、卤藕、炒藕、煨藕等数十种菜肴,各具特色,是招待亲朋好友、远道来宾的上选佳肴。

  白湖莲藕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化验分析: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有清凉解热、健脑益胃之功效。所结莲籽,更是降压、明目、解毒的饮用良药。莲籽可熬成汤饮用,称莲籽汤;也可拌合糯米、红枣一起,做成八宝粥,香甜可口。

  白湖莲藕年产0万斤。畅销河南、山西、北京、天津、武汉等省市。

三结豆皮

“三结豆皮”是应城市三结豆皮食品有限公司选用优质大米,配以豆子、玉米、粟米、蔬菜等辅料,经过地方独到的火功、烙功、刀功、晾功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添加剂、色素、味素等化学物质,不仅具有容易存放、食用方便、易于消化、老少皆宜的特点,而且具有“皮薄、均匀、色白、耐煮、味长”的风味特色,是应城市传统特色食品

龙王玉米

应城,以盛产稻谷闻名。据考古发现,在今汤池的四龙河陶家湖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尚有稻壳遗存,证明早在0多年前这里就有水稻种植。而在距今多年前,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杨岭地区,还献出了谷物的奇珍——龙王玉米。

  据传在南宋·嘉熙年间(—年),应城一带天大旱,禾苗枯黄,粮食绝收,民不聊生。东海龙王得知后,急令其四子前来拯救。昼夜之间,四龙子开出一条河,即后来被当地人称之的“四龙河”。当地农夫用四龙河水浇灌稻田,不仅获得了丰收,且产出的稻谷颗粒饱满,品质精良,营养丰富。既解除了当地干旱之苦,又因祸得福,产出了这精美的稻米,极为世人喜爱。当地农夫为感谢龙王开河的功劳,就将这种稻谷制成的米称为“龙王玉米”。奇珍献世,引来四方客商争购,买者卖者集于一地,很快形成了一个农村小集市,时人们将这集市称为“龙王集”。龙王集一带产出的龙王玉米,经过几百年的选种育秧,品质优、产量高,成为应城特有的优质稻而传承至今。应城市还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对传统的“玉女粘”、“龙王玉米”等地方优质稻种进行改良,在应城四龙河,龙王集一带的公顷的特定地域,应用现代技术栽培,经加工后,开发出“龙王玉米”系列优质米,年产量2万余吨。米粒晶莹剔透,食味醇厚香甜,富于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曾在北京参加优质农产品展览,受到好评。

沙子馍

砂子馍是长江埠特有的面点小吃。砂子馍做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木架,便于操作和摆放用具。其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再用锅铲扒平铁锅内的鹅卵石,将一尺见方的面饼盖于其上,再将备出的鹅卵石置于面饼上面,利用上下的热石子将面饼烤熟。

  喻连苟做砂子馍十分讲究,每烤一个砂子馍后,还要用干净抹布把锅里的鹅卵石抹一下,炒石子的油也放得多些,所以他做的砂子馍相当俏销,总是供不应求,形成长江埠独有的特产而享誉四方,并传承至今。

锅块

锅块有几种形态的做法。一种锅块做成菱形,里面放有豆瓣酱,红辣椒,有的还放葱,吃起来酱味香,口感舒适,叫做冲担锅块。一种是形同草鞋底子,而取名草鞋板子,它外焦内柔,层次分明,芝麻散香,胡椒稍带咸辣。一种成圆状,内心放糖,饼形饱满,色泽金黄,甜脆爽口,叫做糖饼子。再就是猪油饼子,配料齐全,操作精细。制作时,面不发酵,并用子面,馅心是用生猪网油和香葱混在一起剁制而成。即可作早点随意小吃,还可作宴席点心之用。城关刘双盛做的猪油饼子是很有名气的,他做的牛眼睛猪油饼子,每一炉贴六七十个,贴完后,把上炉口一闭,过一会飘出来的香气,足足要香半条街。人们一闻到酥香味就知道的刘家的猪油饼子快出炉了,购买者马上在在炉边站队等候。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ly/2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