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南陵历史悠久,有山有水,有水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桥。从古至今,南陵大大小小的桥梁众多,这些桥既方便了人民,又丰富了地方历史文化。马义桥是南陵桥梁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座,是南陵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陵马义桥·义马救主成佳话
壹
马义桥在南陵县三里镇吕山若坑自然村。它位于椅子山下,横跨孤峰河,面朝枫树岗。桥下为双拱,桥面长25.5米,宽约5.4米,铺设着整齐的石阶,两边有石护栏,采用当地优质青麻石砌筑。
桥体高大,桥面略凸,横跨山间的孤峰河上,恰似长龙卧波,蔚为壮观,当地人称之大拱桥,至今已有近年的历史了,修建时的碑记至今立于桥头。
马义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年),是由泾川云岭城铠、陈钜兄弟出资修建;清光绪二年(公元年),陈铠公九世孙陈淰繁重修此桥。
为什么南陵的桥却要由泾川人来修建呢?
贰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座独木桥,为了方便人马来往,修建了木板桥。可是木板桥桥面狭窄,而且只能单人独马单向行走,能进不能退,十分不便。
一天,泾川名士陈铠来到此地,本想过孤峰河去往若坑,再经枫树岗过草鞋店到南陵三里店。他来到这里见到有桥,便欣然骑马上了木板桥。行至桥中,马突然驻足长嘶。陈铠低头一看,大惊失色。原来桥上的木板脱落,桥下波涛翻滚,四处又寂静无人,要不是马及时停步,就要连人带马葬入河中了。
可此时的情况仍然十分危急。马进退不得,想要下马却没有立足之地。陈铠只能仰天长叹:“想我陈铠,自诩乐善好施,竟未曾在此交通要道处修桥,方便世人,今遭此不测,乃天惩我也!”
他的坐骑黄鬃大马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扭头看着陈公,又嘶鸣两声。这突然提醒了陈铠:马通人性,莫非它能救我?
于是陈公俯身对马说:“陈某不善,老天惩我,我死无憾,今连累及汝,实不忍心!如若天意能赦陈某,汝当能倒退回岸,保住汝我性命。我将罄尽家资,在此修桥,让世人方便。”
黄鬃马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居然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倒退了回去。
叁
陈铠遭此险遇,行善之心愈坚,爱马之情愈笃。为了修建这座桥,他变卖家产,家人也都支持他在若坑修桥,他的弟弟陈钜也慨慷解囊,兄弟俩共同出资修筑了这座桥。
桥成以后,陈公以马儿义救其性命为由,将此桥命名为“马义桥”。这段传说与《泾县志》记载相符。
马义桥是古时泾县官人从北方赴任的必经之路,通过此桥走上古道,可直达泾川。此桥所处的若坑地区位于泾县山区出口,也就是南陵入口,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明代龙虎将军沈炼(公元-年)就出生于此。
沈炼是明朝抗倭英雄,如今若坑村人大都姓沈,是沈将军的后裔。
肆
孤峰河是青弋江的支流,继马义桥后,江上又相继修建了单拱如月的浮南桥、三孔连缀的岸头桥等。直到后来此处又修建了铁路桥、公路桥,大小桥数量众多,可是马义桥却始终最有传奇色彩。
如今,为了保护这座古桥,南陵县政府在马义桥旁边新建了一座马义桥,而古桥已被保护起来。
摘自《芜湖风光揽胜(上册)》
街邻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