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泄漏工厂实践工艺安全管理义马7m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起笔之初是想在本篇中对工艺安全管理的全要素作逐一点评,如此便写成了一篇“评估报告”。经过前续文章对企业实施工艺安全管理中各类痛点的阐述,我们需要深刻地意识到企业风险等级不一,现实情况不同,推进工艺安全管理工作没有通用的法则。为避免造成困扰和引起误解,作者从过往的咨询项目中选择了一个企业熟悉却长期无法根治的话题—泄漏管理,作为基于风险的工艺安全管理的实践分享。

选择泄漏管理这个话题,也是作为回顾义马7·19爆炸一周年之时的当时之举。这件造成15死16伤的重大事故,起因便是空分装置冷箱的氧泄漏未得到及时处置。你也可以从如下视频回顾该事故过程。

“工艺安全管理就是要实现零泄漏”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绩效指标》(APIRP)对工艺安全事件的定义,工艺安全事件按后果分为四个级别,重点包括“任何由于非计划或非受控的初级封闭性丧失(LOPCLossOfPrimaryContainment)导致的物质释放,包括非毒性或非可燃物质(例如蒸汽、热凝液、压缩空气)”,初级封闭性容器包括过程工艺或物料转移使用的罐、容器、管道、罐车或设备。

典型的LOPC工艺安全事故包括:由于泄压阀无法打开,工艺压力波动导致设备压力过大,丁烷气体从管道法兰中的急性泄漏(1小时内大于kg);高压盐酸管线发生液体泄漏,并闪蒸出超过kg氯化氢气体;反应器保护氮气由于阀门内漏,泄漏至受限空间引起检修人员伤亡。对工艺安全事件的定级,需要根据物质、场所、释放速度按标准进行判定。

可以说,管理泄漏就是防止重大工艺安全事件的发生,虽然许多企业都在推行“零泄漏”,但是实际效果不佳。推行工艺安全管理,通过提升风险识别意识、完善管理流程、培养技术能力,才能系统性防止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真正的管理泄漏的目的。

参考:API-石油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绩效指标

泄漏管理实践案例

案例背景

该国有企业赢利状况良好,中高层管理人员稳定但是基层员工流失率高(每年超过10%)。生产工艺成熟,主要涉及危险化学品物质包括乙炔、氯化氢、氯乙烯、氢气、氢氧化钠等。主生产关键设备可靠性较高(项目建设初期投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ly/5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