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问题意识

[摘要]问题意识是我们思考、研究与行动的内在推动力。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具备鲜明的问题意识,这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本质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不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提升独立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问题导向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祯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年第1期

问题意识是积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1]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要具备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意识,是打破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痼疾,积极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真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性意识。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重在紧抓思政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把学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ly/7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