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我甚至认为随遇而安是一种消极或者颓废。但是,我能够根据我的人生境遇、生存能力和心情设计自己的生活。我总是让自己处在一种力所能及的状态里。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生活方式并不适合自己,很多远大的目标也不适合自己,我即使穷尽一生,那些目标也不会达到的,所以,就不去勉强自己。
当很多人在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深刻和有城府的时候,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空灵,使自己的生活平实而简单。因为,我感觉把自己无边的拔高和夸大,让自己承受过多的使命和重量,实在是对自己心灵的践踏和亵渎。 我知道我就是我自己,不是被称为中流砥柱的社会中坚,不是给众生指点迷津的导师和先知,也不是那种慷慨悲歌的领袖和英雄,我的理想就是过一种舒适的生活。 不论谁都应该远离炫耀,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炫耀的。没有必要炫耀你的出身,那本来就与你无关。你也没有必要炫耀财富,财富很多时候是生活的负担和累赘。也没有必要炫耀智慧和知识,智慧很多时候是空洞的说教,知识很多时候是快乐的障碍。 我非常羡慕那些通晓音乐的人。我也买了一架古筝,放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面,但是我弹的并不熟练。我有一个朋友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我在周末的时候就邀请他来,他每一次来必弹《渔舟唱晚》。我和我的朋友,还有我的家人,以及那些可爱的生灵们,就似乎沉醉在了那古朴深邃而悠远的意境里。 现在我们的环境太浮躁太嘈杂了,大部分人其实更需要的是踏实和沉稳,是冷静和简单,而不是被举过头顶的高昂和激情。一个人只属于他自己所在的行业,到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行业里充内行,必定原形毕露,必定破绽百出,必定贻笑大方。但是,现在这样的人是太多了,总是在一个陌生的行业里指手画脚,煞有介事地充当内行专家。所以,那种让人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敬越来越少了。 我一直在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这样的朋友犹如美妙的甘露。我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我只是想,作为朋友,应该是包容的,他能够欣赏我的优点,能够包容和理解我的弱点,能够让我作为人生的参照。我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我们常常聚会在一起喝茶聊天,一起谈论柏拉图和老子,谈论诗歌和艺术,一起听莫扎特和萧邦的音乐。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与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再美好的事情,我常常陶醉在这种甜美而迷人的友情当中。 一个人脾气的好坏,折射出这个人内心的善良还是丑恶。一个善良的人必定是平和微笑的,他的脸上永远闪耀着明朗的笑意。一个内心黑暗的人才会喜怒无常,才会暴戾怪诞。我十分憎恨那些总是抱怨着的人,抱怨天气,抱怨命运,抱怨机会,甚至抱怨这个世界。他们对于眼前明媚的阳光熟视无睹,对于眼前艳丽的花朵视而不见,对于人间和煦的温情麻木不仁,却总是把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失意随意放大。 周末的时候,孩子不用上学了,我一定带上孩子,带上那些可爱的生灵,开车去山里的小河边。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回到了久远的孩提时代,也像一个快乐的孩子一样,拿上小鱼网,趟到河里,捉螃蟹,捉蜗牛,捉鱼虾。这个时候,我和我的孩子之间的年龄消失了,我们成了朋友,一起嬉戏,快乐地玩耍。我的孩子有了一篇作文的素材,我的画家朋友在岸边的画板上写生,我眺望着远山,心如止水。 世界上的捷径和奇迹尽管总在发生着,但是我不苛求和羡慕,更不像那些获得了奇迹和捷径的人看齐,因为,偶然的机遇是没有规律可寻的,如果把自己置于这种境地,就无异于荒唐。我更多的把自己看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一个普通人的体面和喜怒哀乐。我因此避免了烦恼和浮躁,获得了安静与祥和。 我已经人到中年,已经不再狂热地追求感觉和利益了。大自然是最正确的向导,我的生活很简单,但是充满了美妙的诗意。 卡夫卡说:“年轻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有能力可以看出美。任何人,只要有能力看出美来,即非老朽。任何人,失去了美的感动,即已老朽。” 我告诉朋友们说,我们这些人虽然人到中年了,但是我们还这样常常充满感动,我们还常常憧憬着远方和未来,我们还年轻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