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即荔枝湾,旧称“西关”或“老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广州有一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向来是广州有权有势有实力的人的世居地,出入东山的大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是自古以来,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域,出身富商之家的千金门大多居住在这里。
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里,权利与财富,现代与传统,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年,一部名为《西关小姐》的话剧火爆上演一票难求,引发热议。
上下九步行街
对于广州,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上下九步行街。这条西关风情的古骑楼建筑连绵千米,始建于清代,是一条既吸取了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既保留了西关传统建筑风格,也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气候。可供商户、顾客在任何天气下环境下进行商业活动的实用又美观的建筑长廊,更是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日人流量以数十万计。这遭受风雨磨砺,遭遇时间流逝,依然风貌不减当年,是广州三十年代的风情文化的延续,是旧广州的历史脉络。
西关大屋
广州西关即是现在的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因明清时地处城西门外而得名,在明清时期这儿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
走进西关大屋,发现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这体现了广州那个年代的建筑风情和盛极一时的商人之家的奢华生活,见证了广州历史的恩怨情仇。
在古老的西关大屋里,曾上演了一幕幕家族的风雨晴云之变幻,甚至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说起西关,“西关小姐”就是西关的代名词,这尽然是街知巷闻了。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走进位于走进西关大屋——黄家石屋,可以发现,这么大的一个宅子一尘不染,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房子的沙发上、桌椅上也没有乱摆任何杂物。当年的情景单凭想象,就好像时光倒流一样,让我重新置身于旧日的境况之中。
西关小姐
西关小姐,出生富庶,横跨清朝和民国两个年代,见证了广州的历史变迁;她们经常出现在最时尚的百货商店,如先施与大新公司以及上下九路等地方,看电影、跳舞、溜冰等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休闲方式。
她们使用固定牌子的香水,穿裁缝师傅定制的衣服,她们的一言一行标志着当日的时尚;她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有保持旧家教与旧道德,并被封建文化所禁锢。她们有开放意识,但也有旧传统的长尾巴。
她们熟读《四书》、《五经》,又是中国有历以来,第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女性;她们是女医生,女学生,女革命家。
西关小姐在时人的忆述中,呈现着既具有传统典雅风韵、又充满现代摩登的独特气质,她们既是当时都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建构与参与者,又是传统伦理规范的传承者。
如果说老城西关是旧广州的典型代表,那么西关小姐就是广府文化的明珠,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熏陶和洗礼的西关小姐,变身新女性,她们有些欧化又不失传统,是时尚典范、社会精英,其形象变迁成为近代岭南女性形象转变的先声。
西关美食
行走广州,感受广州,感受西关大屋的年代气息,亦要读懂“西关小姐”的文化故事。背后的恩怨情仇,是广州社会文化的雏形,也是扭转整个中国旧道德旧传统的标志。领略旅游文化风情,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广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