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教育乌鲁木齐市首届红山教育名师工

课题引领新起点规划成长把方向

为加强乌鲁木齐市首届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规范管理和科学指导,有效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市教育研究中心于年8月23-24日对首届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进行了系统培训。

8月24日,以课题学习和工作室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旨在有效提升首届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的质量,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以项目促提升、以课题促成长的作用。首届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40位主持人参加了培训。

首先,由市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祝斌老师解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设计、管理实践研究》的方案,祝斌老师从课题的选题方向、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建议四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以人口的数量、结构、素养和分布四个方面解读了人口发展规律,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解读了为什么做和怎么做课题的思路。

市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教研员陈伟老师解读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的方案,陈伟老师从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概念解析出发,介绍了教学目标分类的演变图示,课堂困境归因分析,学生真实学习历程模型等相关理论;从高速而压缩的课堂教学引发的学习困境角度,介绍了深度学习的两个维度:领域维度和能力维度,从而给出深度学习的概念。陈伟老师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课题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题开展的原因。

市教研中心理论研究室张万军主任解读了《“”教学设计模型的理论、实践、评价研究》的方案,张万军主任首先解读了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摈弃僵化教案模式,减轻教师书写教案以及学生听课冗杂的负担,实现教案书写三化。同时,张万军主任还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介绍了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特别详细地介绍了模型,即“三点,两面,一体验”模型(三点:核心点、切入点、思维生长点;两面:面对现状,面向未来;一体验:身心体验),教学设计的课堂理念,新的好课标准等课题相关理论,阐述了课题方案、研究假设、创新点以及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等课题相关内容。

本次课题专项培训活动,分别从课题研究的出发点(课程设计),课题实施的原因(课堂教学),课题实践的意义(课后作业)三个方面对名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彰显名师工作室集教研、师训、科研于一体的组织特点。

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对三年规划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通过分享工作室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今后的工作方向。

四位小组代表分享学习感悟,老师们纷纷表示,组织搭建的平台,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让工作理论助行;各小组的分享展示,彼此学习相互成长。作为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标志的设计者,美术教研员薛俊红老师诠释了工作室logo的图案意义,点燃了现场每位主持人为乌鲁木齐市教育添砖加瓦的决心和勇气。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张德宏副局长和市教研中心高玥清主任为每位工作室主持人颁发了工作室牌匾,张德宏副局长勉励名师工作室全体主持人,要珍惜荣誉,刻苦钻研,发挥各学科主任人的优势,团结带领工作室成员,为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两天的主持人培训活动为工作室的启动注入了动力,把脉了方向。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们会牢记红山教育项目的使命,坚守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相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首届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会用行动赋予工作室logo的使命担当,走好又红又专的名师成长之路,祝福乌鲁木齐市教育事业的雪莲朵朵盛开!

供稿/卓慧车海军END编辑/陈怡审核/叶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c/10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