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县级市介绍之义马篇

义马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三门峡市代管。东、南、西、北分别与新安、宜阳、渑池三县接壤。

义马地理位置

历史:

义马地名来历。义马村原名艺麻村,村东地种麻甚多,称东麻地,艺麻村因麻而得名。约于西汉以前形成村落。村中有古槐一棵,俗称老槐树,胸径7米左右,年枯萎倒下,村民流传歌谣说:“老槐不可抱,古槐装里摇三摇,欲知老槐寿几何,一问刘邦便知晓。”古槐指敬德勒马所看陕县观音堂七里古槐,言义马老槐树比七里古槐更老。村中平姓,于西汉末年,由山西平陵逃到艺麻村居住。

宋太宗三年(年)涧河发大水,洪峰滚出河道冲淹了艺麻村南半部,淹到老槐树时,水势渐弱,开始回落。村民认为老槐树抵挡了洪水。人们观察树冠,发现有三股枝繁叶茂,似奔马轮廓。村中便传说洪水淹到老槐树时,有三匹白马迎洪水而上,化作三条白龙,逼河水退回,保住了村庄。以后又传说为“义马救村”,人们在树下建白龙庙祭祀槐神,村名也由这时起逐渐演变为义马。艺麻村名渐被取代。

秦朝时始置新安县。汉、晋、南北朝一直沿袭地名。北魏孝昌三年(年),置西新安。隋朝时大业元年(年),以西新安划入渑池县所辖,渑池县治所遂移驻新安故城。大业十二年(年),渑池县移治大坞城,后新安故城为新安驿。明、清属渑池县。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二年(年),隶属豫西道。截至年10月,义马市下辖7个街道。

地理水文气候: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市区南、西、北、东北顺次与渑池县的小坡头、张大池、杜村沟、塔尼、张沟、崔门、坻坞、煤窑沟、段村、发科岭、徐庄、义昌、堡后、胡坑、吴庄、陈庄等村相接,东南一角与新安县的铁门和宜阳县的盐镇等村为邻。义马位于渑池向斜的核部,主要由中生界、新生界地层组成。义马市位居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起伏不平,沟壑纵横。随着山脉河流走向,地形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属秦岭余脉崤山延伸地带。

地层内断裂构造发育,但含水性不强。含水层中第三系泥灰岩含水层呈不连续分布,以角度不整合接触方式,覆盖于下伏地层之上。溶洞溶隙相对发育,富水性中等,厚0—50.8米,第四系沙卵、砾石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富水性为弱到中等,其余含水层均富水性较弱。义马水文地质为简单到中等类型。属新安水文地质单元,岩层富水性微弱,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

义马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4小时。

矿产资源:义马市已探明煤炭总储量达79亿吨。义马市境内铝土、玻璃石英砂、火礁岩、重晶石、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铝土矿探明储量1.02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0%以上。

矿产

农业发展:年,义马市粮食种植面积亩,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亩,增加亩;玉米种植面积亩,增加亩。油料种植面积亩,增加95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亩,增加亩。烟叶种植面积亩,减少75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亩,减少32亩。

年,义马市粮食产量吨,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夏粮产量吨,增长1.8%;秋粮产量吨,增长3.68%。小麦产量吨,增长1.8%;玉米产量8吨,增长1.72%。

年,义马市油料产量.9吨,下降1.65%。其中花生产量.4吨,增长6.4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吨,增长2.82%。园林水果产量吨,增产11.5%。烟叶产量64.5吨,下降12.8%。瓜果产量吨,增长1.83%。

历史名人:皇甫谧、马尚志、范连三、张信民、段世垣等。

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

旅游景点:楚坑遗址、秦新安故城遗址、鸿庆寺石窟、慈禧行宫、清风山自然景区等

鸿庆寺石窟

经济发展:年,义马市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53.74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9:34.0。年,义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人口发展:截至年末,义马市常住人口13.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2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0.38万人。

教育发展:河南省能源工业技师学院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c/12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