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是全省唯一冠名煤化工的产业集聚区,于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规划面积10.55平方公里,由西区和东区两部分组成,其中西区为建成区,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原有煤化工项目升级改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东区为规划新建区,面积7.3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生化、精细化工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近年来,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截止目前,集聚区内入驻企业达7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家。河南能源、中国中车、中国化工、华润电力等强企业均有投资规划建设项目,其中,河南能源是世界强企业,在中国煤炭企业强中排名第6位。下属的义煤集团公司原为国家煤炭部直属的义马矿务局,系特大型国有企业,整合成为河南能源子公司。义煤集团控股的大有能源(股票代码:)是三门峡市唯一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
经过20年的发展,建成区主要摆布有义马气化厂、开祥化工、鸿业化工等煤化工企业。义马气化厂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工程,是全国煤炭行业首家采用现代煤化工技术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生产城市煤气的企业,采用德国鲁奇公司加压连续气化技术,年5月一期建成送气。形成了原煤→煤制合成气→甲醇、醋酸、硝铵、二甲醚及天然气产业链。目前正在与赛鼎公司合作建设直径5米的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示范工程,该项目为国家“”项目重点工程之一,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碎煤加压气化炉的生产能力,扩大煤种应用范围。开祥化工成立于年11月,采用荷兰壳牌气化技术,形成了原煤→煤制合成气→甲醇(二甲醚)→1,4-丁二醇→PBT及其他精细化工产业链。是国内第二大1,4—丁二醇生产商和第一大供应商。
新建区主要摆布有河南能源综能公司、义煤煤生化公司和瑞能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河南能源综能公司成立于年4月,采用美国U-GAS气化技术,与义煤煤生化公司合作,形成了原煤→煤制合成气→甲醇→甲醇蛋白、木聚糖酶、蛋白纤维产业链。义煤煤生化公司是一家开发煤生化产品、技术的研发公司,目前有甲醇蛋白中试线1条,年产能吨。其开发的甲醇蛋白生产工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我国煤制甲醇蛋白的技术空白。现已基本开发成熟的产品有甲醇蛋白、蛋白酶、脂肪酶、木聚糖酶等,正在进行蛋白纤维的研发工作。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各煤化工企业煤基含氧化学品及衍生物总产能达余万吨,年可转化原煤万吨,日产煤气万标方,年产甲醇80万吨、醋酸30万吨、天然气2.3亿标方、硝铵20万吨、1,4-丁二醇11万吨、PBT工程塑料10万吨。
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和主导产业布局,近年来又重点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以规划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引进实施了义腾新能源、德道电子、康平光电等企业,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隔膜、锂离子电芯、导电玻璃等电子信息类产品。目前,义腾新能源公司已建成各类隔膜生产线12条,年产各类隔膜2.3亿平方米,产能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名;锂离子电芯产能1亿AH,导电玻璃产能万片。
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和煤基含氧化学品及衍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编制完成产业集聚区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产业集聚区范围的区域环评和危化品园区安评等。并专门在新建区规划建设占地1平方公里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在建成区规划建设占地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统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电力、供水、供气、热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达到企业入驻“九通一平”条件。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区内道路总里程达85公里,供水管网95公里,污水管道62公里,燃气管道35公里,热力管道29.5公里。土地供应实行统一收储,目前已收储土地余亩。除此以外,我们还有露天煤矿废弃地共计1万余亩,可直接开发利用。电力供应上,园区拥有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1座。正在推进华润集团投资12亿元新建产业集聚区热力岛2台3.5万千瓦背压机组项目。供排水设施上,通过槐扒提水工程,黄河水引至园区年供水指标达7千万余方,拥有污水处理厂2个。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人才科研平台。聘请国内相关专家、企业高管等组建义马市煤化工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两个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义马的产业发展把脉指路。依托企业技术人才,建成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高级技工学校1所,拥有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等各类人才余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以及赛鼎公司、华烁科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