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之举,这是一次凝聚力量、学习经验、加快发展之旅。
10月25日至28日,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推动全市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爱民率领由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办事处、社区负责人组成的宣传文化工作考察团到我省开封、民权、永城、济源、孟津考察文化产业、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所到之处文化事业发展势头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完备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让考察团成员深受教育和启发。
“如何谋划布局我市的文化产业?如何盘活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开发我市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市场?如何以“两馆一站”为重点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如何经常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这是义马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不足,也是此行考察团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
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路伴随着考察团成员们风雨兼程的匆匆步履。
开封篇
考察团的第一站是古都开封,在开封市鼓楼区委宣传部负责人的陪同下,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京古斋、书店街、马道街和王大昌茶庄,重点考察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鼓楼区位于开封市区中心,因明建清修的“钟鼓楼”而得名,是开封市商贸、旅游接待、金融服务中心和古城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京古斋是与北京的荣宝斋、天津的杨柳青、上海的朵云轩、杭州的西冷印社等并称中国书画经营的八大斋之一,也是商务部注册的中华老字号之一。此次京古斋复业仍将坚持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宗旨,非上品不采,非名牌不售,振兴京古斋中华老字号,做大做强宋文化品牌,以此拉动文化消费、文化商机、文化市场,展示开封文化特色。
书店街,是开封市中心繁华商业区,也是一条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世界两大古街之一,书店街的历史也极为悠久,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作为中原文化中心,开封文化产业极为兴盛。书店街以经营书籍字画、文房四宝而闻名,因建筑古朴典雅,书店鳞次栉比,碑帖字画充盈市面,大店街正式改称为“书店街”,这个名字沿袭至今,有近年的历史。
考察团成员一走进书店街,古色古香的感觉迎面扑来,就像走进了遗存千年的书院。许多店铺的墙面、门窗和栏杆上,都有造型别致的木雕装饰。结实厚重的雕花木门、精巧华丽的各式格窗、拙朴凝重的横额牌匾,还有杏黄缎底镶红火焰边的店铺旗幡随风招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城风貌街景。书店街的匾额楹联也是一大特色。那放眼皆是的匾额高悬门楣之上,气派而又高雅。匾上书法或潇洒飘逸,或庄重古朴,或瘦削挺拔,彰显了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马道街是城市传统商业街的代表,作为开封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条街道之一,马道街保留了大量的民国风格的老建筑,开封市通过统一规划和设计,恢复马道街原有的民国风貌,美化亮化整体街景,使其充分与鼓楼特色街区相融合,突出特色文化符号,增添开封文化、商业、旅游发展新亮点,经过1年零3个月的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后,一个集“文、商、旅”于一体的高品质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王大昌茶庄考察团成员参观王大昌茶文化展览馆,了解茶庄的历史渊源。王大昌茶庄作为一个百年老店积极弘扬中华茶文化,传播茶道精髓,在开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想指导下,植根百年品牌,承续千年宋韵,盘活现有资源,拓展经营渠道,逐步发展成为以茶为主导,集产销、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品牌企业,成为集茶文化展示、交流、经营、体验为一体的商务服务平台。
开封正是依托丰富的宋文化资源,以文化为魂、商业为力、旅游为体,用大气魄、大手笔,深度挖掘宋文化资源,狠抓文化项目建设,通过做精策划,做大推介,促使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特别是以文化产业项目为带动,实现文化发展的大突破,重点谋划推进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等重大项目,让历史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