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开始,为了宅基地纠纷,我们都找过好多单位,一直都没能解决,今天要不是‘法治门诊’的唐律师,还是看不好俺俩的‘病’。”4月22日,涡阳县石弓镇耿楼村的“法治门诊”里座无虚席,王新敬、王民立叔侄俩长达三年之久的宅基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石弓镇耿楼村“法治门诊”律师、村干部正在“会诊”
“我女婿在宁波打工,去年的工资还有四个月没给结清,打电话催要老是往后推,怎么办?”“本来说好‘五一’结婚的,现在女方不愿意了,彩礼钱也不愿意退,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该怎么办?”耿楼村驻村律师唐凤龙刚调解好叔侄俩的宅基纠纷,又忙着在“法治门诊”里“坐诊”,逐一帮助大家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涡阳县在村(社区)探索开办“法治门诊”,将各类散落法律服务资源聚合起来,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普法宣传、法律援助、诉讼代理等一站式、全业务的公共法律服务,形成“+24”电话“询诊”、半月驻村半天“接诊”制,开启突发情况及时“巡诊”的法律服务新模式,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法润人心暖百花齐开放
“我这是现学现卖,上次唐律师来村里上法治课,讲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条例规定必须按月支付,这不是俺女婿在外边打工遇到了这样的法律问题,我就给俺女婿普普法。”“俺家老头子是邻长,邻里大小事都找他,只要村里有法治讲座,农活再多他都放到一边,听说他还是俺村的法治明白人。”石弓镇神桥村群众刘宝昌夫妇对村里举办的法治大讲堂深有感触。按照“法治门诊”服务项目要求,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在服务村(社区)开展一次法治大讲堂,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群众非常理解我们村两委的工作,哪怕有些事情不能给他办理,只要咱拿出相应的文件依据,他们都表示满意。”“前天,东头俺王婶想办个低保,我把政策给她说说,她拉着我的手说:大侄子,我老太婆不要低保也不能让你违法啊!”石弓镇耿楼村村主任耿桂清说。
依法解诉怨千家奏和章
“俺遇到一个麻烦事,你能帮帮我吗?”4月17日,一个“询诊”电话打进胡继勇律师的手机。询诊人是曹市镇石佛村的一名群众。因为儿子的女朋友提出分手且不愿意偿还彩礼引发纠纷,胡继勇律师是曹市镇石佛村的法律顾问,经过两天4次协商,彩礼钱顺利退还。
“遇事找法已得到我们村群众的普遍认同,我们村98%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在俺村‘法治门诊’解决掉,我们的法宝是引导群众依法诉讼,按群众的话说:依法解决,输了官司也无怨无悔。”曹市镇石佛村村干部王玄介绍说。
公吉寺镇公吉寺村“法治门诊”律师成功调解一起矛盾纠纷
“李律师说得这么在理,咱就按照他说的办吧。”4月22日,公吉寺镇大张庄村村民张俊恒和张继锋因宅基地纠纷在“法治门诊”接受“诊疗”,了解原因后,驻村律师、当地乡贤、村干部来到两家宅基地,重新丈量定界,并通过释法调解,双方对结果都表示心服口服。“我每月8号和21号前来‘法治门诊’现场帮助解决和群众们有关的法律问题,我不在的时候,他们也可以24小时拨打我手机进行咨询。”公吉寺镇公吉寺村法律顾问李超说。
“依法调处是让纠纷双方都息诉息怒的基础,今年以来调处的起案例中,无一起‘反复’案例,当事人都心服口服。”涡阳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张静介绍说。
法治惠民生万家灯火明
“李律师你好,我们村要与一个合作社签定一份麦茬旋耕协议,想请你把把关。”公吉寺镇村干部李兴安请求法律顾问李超为村文件把关。“陈律师你好,我的钱拿到了,我们家又有希望了,非常感谢你!”青疃镇王小庙村群众打电话给援助律师陈柯感谢道。
“通过‘法治门诊’,让法治工作变得更加有温度。为群众提供咨询、疏导服务,柔性化解因心理失衡而产生的重大、疑难、复杂以及各类群体性矛盾纠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青疃镇党委书记刘超如是说。
镇村两级干部通过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为民服务已成为新常态。法律顾问每季度通过“法治门诊”组织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剖析镇村在落实上级文件和服务群众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指导修订《村规民约》,指导依法调解矛盾纠纷,参与村重大事项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
“‘法治门诊’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参与并指导矛盾纠纷化解,引导群众‘信法不信访’,为村级把好法治关,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有温度,引领乡风文明,护航乡村振兴。”涡阳县司法局局长陈涛表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何玉俊
本期编辑:县融媒体中心良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