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孟津县一名乡镇干部年夜饭中的一道

无业游民 http://www.lanbojinia.com/lbjncx/7294.html

2月16日,洛阳日报刊登了孟津县会盟镇干部朱晓玲一家,围绕“讲家历、正家风、传家训”廉政家风建设活动,在年夜饭中增加了一道“新菜”,让我们一起看看究竟是什么?

年夜饭中的一道“新菜”

与往年相比,朱晓玲家今年的年夜饭,新加了一道“家风建设恳谈会”的“菜肴”,一家13口人轮流发言,谈家史,忆苦思甜。公公婆婆都已年过7旬,用两件小事为儿孙正家风。

公公畅仓志早年在义马的一个机电修配厂上班,一个月挣16元。婆婆李雪琴一人挣工分,挣的口粮远远不够一家人吃,生活很是艰难。

因为小儿子营养不良,畅仓志将他带到义马。同事看孩子面黄肌瘦,悄悄送他一个熟鸡蛋。正值酷暑,这个熟鸡蛋在儿子身上揣了两天直到变味才被发现。

畅仓志心疼被浪费的鸡蛋,一巴掌打下去,儿子哭得很委屈。原来,儿子想把这个鸡蛋带给母亲换盐。

“当年是我没问清缘由打了孩子,但多年来,正是全家人处处为彼此着想,才让日子越过越好。”畅仓志说,“互帮互助”就是他家的家风。

“五月端午送油条”,这是一个风俗。李雪琴回忆,早些年,一篮子油条串了这家串那家,最后油条发霉了也没舍得给孩子们尝尝。“那时候不是不让你们吃,实在是咱家里日子太紧,一篮子油条能走好几家亲戚呢!”她说,现在想起来怪心疼,但也正是靠着这种“勤俭节约”的家风,才让生活好了起来。

两件小事,感染了所有人。儿孙纷纷表示,现在的好日子得好好珍惜,以后再也不大手大脚花钱了。

恳谈会上,畅仓志告诫儿孙,要秉承“艰苦朴素清廉为本不忘本,勤俭持家修身养德德为先”的家训家规,把“诚信做人家庭和美,廉洁奉公守好家门”作为座右铭牢记在心。

深受教育的朱晓玲说,年夜饭中这道“新菜”值得时时回味,树好传好家风家训,才能让自己当好公家人,让家庭成为幸福港湾。

来源:2月16日洛阳日报

记者:申利超宁建强刘钰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w/6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