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月明中秋,愿共良辰。草木颜色,四时流转,爱花的人总是对日子充满着期盼。月至中秋,桂花便开始闹腾。一串串小花占领了枝头,一阵阵香气占领了街头,宣告着佳节的到来。街道两旁的栾树枝头正鼓囊着红色蒴果,秋风拂过,落下一片亮黄,与飘零的桂花混在一起,亦是色香俱佳。中秋节,其实是到了吃冬瓜的季节。大多数人只知道冬瓜用来清炖煲汤,可不知道它也可用来做馅料。商家们看中了它的素洁瓜瓤与寡淡味道,很多口味的月饼中,都有着冬瓜蓉的影子。与什么口味的馅料混在一起,便是什么味,堪称月饼界的『O型血』。吃块月饼,不自觉里,可能顺便就吃了几口冬瓜。喜欢老式的人和事,月饼也是。现在有些口味的月饼颇有新意,迎合着年轻人的口味,倍受追捧。各种流心冰皮之类的新式口味也曾吃过,最为欣赏的,还是那些传统的老味道。记得小时候只有苏式月饼,看着糙陋,实在敦实。一盒八个,小小的饼子,四四方方上下两层,用一大张油纸包着,还拴着个麻绳。饼面上用红绿颜料压印着各种口味,可也常见货不对板『挂羊头卖狗肉』,味道也不过是五仁豆沙枣泥,那时人们大多纯朴,倒也少有计较。苏式月饼,多是用着简单朴实的食材,还原传统的味道。
层层酥皮裹着点馅料,饼皮酥松,层层掉渣,一口口先将酥皮吃掉,把甜蜜留在最后。
孩童时代,似乎只有这个时节,才能吃到月饼。现在,月饼反倒有点像是日常的点心,易得,吃起来便少了些小心翼翼的崇敬与仪式感。
『最甜的饼,配最浓的茶』年轻时候,月饼怎样吃都不腻,可现在,吃月饼甜点等物得需配上些浓茶才可。不是人至中年便开始讲究了起来,只是口味变得清淡,想多吃两口都成了奢侈。因此,常劝年轻的朋友们趁着能吃的时候多吃,初衷倒不是过来人般的劝慰,只是羡慕年轻真好。定居上海后,也开始喜欢上了5块钱一个的鲜肉月饼。有着苏式的皮,却没有那浓浓的甜腻,裹着新鲜肉馅,名为月饼,却更像是寻常日子里的厚实肉饼,别有滋味。
中秋最为代表性的食物为月饼,但若是最能代表秋日的美食,非秋蟹莫属。『秋风起,蟹脚痒』螃蟹脚毛茸茸,更是看得人心痒。『秋分食蟹忙』,吃蟹更是入秋以后需认真对待的隆重之事。
『得酒满载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我那著名老乡、东晋隐士毕卓的人生理想,又何尝不是天下大同。
坚硬外壳下的柔软内里,蟹肉鲜嫩,膏黄肥腴,念及便已馋虫翻涌,口水倒流。螃蟹总要吃得细致耐心才觉得不是辜负这口美味,慢慢啃着螃蟹,喝点温吞黄酒,便是一秋里的最大乐事。江南多地称蟹为『哈』,『哈哈哈~』,食蟹之乐,在此可见一斑。
节日的基调总是以家庭为核心,中秋,似乎也是要与亲朋一起才称得上是佳节,美食与亲近的人一起分享才更有味,那就趁着花好月圆归乡去。可也总有些异乡的游子,只能借着一轮明月遥寄相思,把那些无法与人言说的味道同月饼一起嚼碎咽下。天涯此时,月圆人安……邀君共饮一杯酒,赏花赏月赏秋香。
有关知弥年10月生于安徽,自幼习画,喜诗词。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家,现居上海。“活在当下,画在当下”。他已经把画画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是一顿饭、一壶茶一样,随意自然。笔墨纸砚,方寸之间,成就他的小天地。他的画作“生活”、“喜悦”、“温暖”。线条、光影、墨色都有着莫名的让人感动的力量。现出版有《知弥先生心画》、《常相知》、《君自故乡来》等画集,《周作人文集》、《朱光潜书系》、《美丽诗经》、《上海小吃指南》、《山野清风与明月》、《幸福就是一家人共度三餐四季》、《爱——外婆和我》等插图绘本。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图文由知弥的生活美学提供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最难是平常:我所认识的画家李知弥
李知弥:乐队的冬天
李知弥:旧时冬日暖
李知弥:为你做饭
代浩李知弥:又爱上一个姑娘
李知弥:旧食器时代的二三回忆
沈嘉禄:一米阳光有知弥
李知弥:上海小吃指南
李知弥:当你老了.............
李知弥:闲话旧俗五月五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善自约束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三:《讨吉利的水果》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大元八思巴圣旨金牌
如愿意接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