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
马具艺术欣赏下篇
孟和套格套分享
孟和套格套简介:现在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内蒙古地区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展览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内蒙古大学硕士、并修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课程。曾访学蒙古国立博物馆、日本学艺大学、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以及日本立正大学等地。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
契丹的马鞍,被北宋人评为“天下第一”。多重辽墓出土了大量的契丹马具,为我们再现了契丹马具的精湛工艺。
年,在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里,出土了2套18副完备的马具,包括络头、衔镳、缰、胸带、鞍、鞯、镫、蹀躞带、鞧带等。这些精美的文物,珍藏在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里。其中,银蹀躞带1副67件,用薄银片制成,每侧各有5条长带、短带,每带各镶8件马形玉饰,垂挂于鞍座后部左右两侧。银鞧带1组41件,用薄银片制作,由1条长带扣和2条短带连成,带上镶玉节和马形玉饰,分别垂于马腹、马臀两侧。
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包银木马鞍饰等马具,集中体现了契丹金银鞍辔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其制作使用了包金银技法,采用多层次的錾刻工艺,呈现富有层次的浮雕装饰效果。在赤峰市大营子和兴安盟科右前旗等辽墓,亦出土了很多精美马具。从辽墓出土的大量马具看,其受唐文化的影响最大,如络头饰、镳、攀胸、杏叶、鞍桥、障泥等,均与唐代马具相似。尤其是前鞍桥、呈颌弓形,明显可见与唐代同类马具的前后承继关系。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成就了契丹马具“甲天下”的地位。
马具装配示意图
(1)络头(2)衔镳(3)缰(4)胸带(攀胸)(5)马镫(6)马鞍(7)障泥(8)蹀躞带(9)蝤带
内蒙古通辽市陈国公主墓墓道所绘牵马图中的马具装备很具代表性,该墓随葬2套共18副马具,据此可绘制出较为完整的马具装备图。契丹贵族的鞍具极讲究。鞍桥,有银质、有银鎏金(或錾金花);蹬有银、铜、铁鎏银、铁等不同质地。陈国公主墓2套马具有络头、衔镳(biāo)、缰、胸带(也叫攀胸)、鞍、鞯(jiān)(障泥)、蹬、蹀(dié)躞(xiè)带、蝤(qiū)带等。均用银片制,铁蹬也镀银;鞍上所錾的对称的龙、凤处所刻图案均鎏金。羁(jī)、蝤(qiū)、辔(pèi)上钉缀立雕白玉质的动物形饰件,障泥上绘出灵禽神兽和云纹。
辽代马具包括:络头、衔镳、缰绳、胸带、马鞍、马镫、障泥、蹀躞带、鞧带等。
辽驸马(卫国王)墓,辽代驸马赠卫国王萧沙姑夫妇墓。位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区盔甲山南麓。萧沙姑,字屈列,应天皇后兄萧敌鲁之子,《契丹国志》有载。所尚公主为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女奥哥公主。年发掘。墓为砖砌多室,总长10.5米。后室四壁用柏木板护壁,砖砌尸床下铺木板和厚毛毡,四周有栏木,床上装有柏木壁障。出土金银器、玛瑙器、瓷器、铁器和墓志等件。其中成套马具、盔甲及刀、剑、矛等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征,仿皮囊式鸡冠壶是典型的契丹瓷器,带“官”、“新官”款的白瓷应是辽代官窑产品
鎏金马鞍
辽代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营子村辽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镶玉银胸带、鎏金铁马镫
辽代
胸带周长厘米,宽1.6厘米;
马镫通高19.5厘米,宽15厘米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1副28件,胸带由2条长银带和2条短银带连成。胸带,马胸部的用具,由两条长银带盒两条短银带用玉节约连接组成。玉节约的功能主要供牢系横直交汇的两条革带而设。胸带两侧各一套马镫带一条,带下垂马镫。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载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孟和套格套分享《故国天歌:辽代皇陵特色展》上编
金链盒银盏托白釉狮枕:孟和套格套分享《辽代皇陵特色展》下
汉山题刻与燕然山铭:孟和套格套分享中蒙联合考察燕然山铭汇报展
大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中的惊世法舍利塔:孟和套格套分享
庆州释迦佛舍利塔中的大辽珍宝下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内蒙古博物院藏红山玉器欣赏:孟和套格套分享
孟和套格套分享:内蒙古博物院《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
《世纪脉动:八省区万里茶道文物联展》上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孟和套格套《世纪脉动:八省区万里茶道文物联展》下篇
八千年前裕民遗址:孟和套格套分享内蒙古新石器早期文化
孟和套格套:时间停留在永恒的黑城遗址
孟和套格套分享:国博“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域外篇
孟和套格套分享:国博“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华篇
吐尔基山辽代大型贵族墓契丹彩棺上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吐尔基山辽代大型贵族墓契丹彩棺下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孟和套格套分享《天堑通途—长城历史文化展》上篇
孟和套格套分享《天堑通途—长城历史文化展》下篇
红山玉龙在此:孟和套格套分享翁牛特旗博物馆巡礼
孟和套格套:夕阳照耀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
回望契丹帝国的昔日辉煌:孟和套格套分享辽上京遗址
孟和套格套:《大辽浮屠:内蒙古地区辽代佛教寺庙遗产》
孟和套格套: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个案研究—以额勒苏台嘎查为例
孟和套格套:《蒙古族的骆驼民俗》
孟和套格套:民间信仰田野调查研究——以蒙古族的阿尔山信仰为例
孟和套格套:瞻仰辽祖陵神秘石房子
孟和套格套:中国契丹文字研究中心契丹墓志拓片欣赏
吐尔基山辽代大型贵族墓契丹彩棺下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元代小宋自造钧窑香炉瑰宝:孟和套格套分享内蒙古博物院钧瓷藏品
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文物上篇:孟和套格套分享赤峰博物馆
孟和套格套:民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边关黄金苍茫岁月:孟和套格套分享内蒙古博物院第一缉
边关黄金苍茫岁月:孟和套格套分享内蒙古博物院第二缉
边关黄金苍茫岁月:孟和套格套分享内蒙古博物院第三缉
匈奴鹰顶金冠与其他:孟和套格套分享阿鲁柴登匈奴黄金文物上篇
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马具艺术欣赏上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善自约束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系列阐发之特型篇
从金元童发“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赵聊铜人图形名物探索上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三:《讨吉利的水果》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四:《富贵有鱼》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五:外国狮子在中国变温顺了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大元八思巴圣旨金牌
西辽钱的收藏来源与性质判断:关于西辽花钱的专题探索下篇
花开中亚分外妍:关于西辽花钱的专题探索上篇
如愿意接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