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我可爱的家乡

我可爱的故乡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太行山的脚下,坐落着一个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城市,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的故乡---林州市。也是我可爱的故乡,令我骄傲和自豪的故乡,多少动人的故事和不朽的传奇在这里上演。

从市区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林荫大道南行五十公里,便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五龙镇。虽说远离市区被群山环绕,但空气清新,安恬僻静,交通也十分便利。五龙镇,东临鹤壁,南接淇县、卫辉,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小镇。

么孽?老天这样惩罚我!二老不必为难,既然天降大祸于我,我不会连累你们的,还望二老多多保重,恕孩儿不能近前尽孝,我决定今晚就离开”。翠翠的一番话语刺疼了两位老人的心,他们知道翠翠的为人,她不想说出必定有所苦衷。于是,翠翠的公婆决意打破封建常规把她流下来,以便照顾。可翠翠死活不同意,她不想连累二老,更不想让村里人在背后说长道短。无奈之中,翠翠的公婆商量后决定把她送到离村最近的南山中,因为那里有一个天然洞穴,冬能挡风避寒,夏能避暑遮雨,而且方便照顾她。三月初八的这天,二位老人为她备足吃食和日常用品,趁着夜色含泪把翠翠送到南山中。

时间过得真快,恍然不觉间已过了几个月,两位老人因思念儿媳,头发都变得花白如银,老态龙钟。尽管如此,他们仍是每隔三天就带着吃的相互搀扶着上山看望翠翠,不管好天歹天,从没间断过一次。一天傍晚时分,朗晴的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二老牵肠挂肚,一夜未眠。第二天,天刚亮两位老人就相互搀扶着上了南山。当他们走进洞口时,发现洞口多了一道石帘,走进洞内,又发现必原来的大了许多,深了许多。当他们走近翠翠的床铺时,被眼前的情形吓傻了,只见翠翠躺在血泊中气绝身亡,身边爬着黑、白、青、黄、苍五条小龙。两位老人这时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他们顾不得那多,急急忙忙地把五条小龙放在被褥上,然后含泪流涕地把翠翠的尸体埋在了洞外的山坡上。以后每隔两天,两位老人总是把家中好吃的送到洞中,养活了五条小龙。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五条龙为报答养育之恩,便在此洞居住下来,保佑着这一方水土的百姓和安宁。从那以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生活安逸,市场繁荣昌盛。当地老百姓每逢年过节都要来洞中上香进贡。后来,人们就把此洞命名为五龙洞,这座山便叫清风山。据说洞内的水洞一直通到辉县的百泉。

后来人们又在这洞中修建了圣母像,在她的前侧修建了五龙圣像。到了明代,由祈雨者集资,在山沟中建了清风寺,供养五龙圣母娘娘和五条圣龙,据说到清代的规模已达数十间房,后来由于历代战乱,现仅存十余间。为了纪念五龙圣母和五条圣龙的生日,人们把每年的三月初八这一天作为庙会,开展大规模的祀奉活动。

五龙洞历史悠久,洞内石刻记载明万历年间即已成为卫辉、淇县、浚县、林县南部等地区祈雨中心,每逢大旱之年,来此祈雨的人数以千计,香火极旺。据传说,清光绪二十一年(),安阳县知县石庚来此祈雨,香火燃起一半,便下起雨来,石知县感恩不尽,日后捐献黄金百两为龙母娘娘重塑金身,并在洞口立有一块石碑,褒扬龙母娘娘和五条圣龙立足当地,护佑一方黎民百姓的动人故事。

走进五龙洞景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清风寺,从清风寺旁沿着青石板台阶依次攀登上升,在绿树的掩映下,走过三五个转台,就进入了半山腰间的五龙洞。

五龙洞为太行山第一大溶洞,洞内最宽处60米,最高处44米,。面积约平方米,可容纳余人。大厅分内厅、外厅,中间由一天然大石帘隔开。

五龙洞的内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供奉的是龙母娘娘的塑像,上层供奉的是黑龙、白龙、青龙、黄龙和苍龙的塑像,在五龙圣像的北边,有一个类似发面盆的物状,传说摸一摸它,人们可以一生平安发财。在厅的上方有一个小天窗直通山顶,人们又把它叫做通天洞。在通天洞的南端,有一条天梯可供游人直接上去,只是不足一米之宽,脚下只能蹬住半个鞋根,山上的出口之处,只能供一人弯身而过,如果过度肥胖和胆小之人就无法上去了。

它的外厅向北有一条石洞,又叫“龙宫”,深不可测,目前已能走入米,传说是五条圣龙小时候长在里边戏水玩耍的地方。进入洞内,钟乳石呈金黄色,形成了十分逼真的观音菩萨、老寿星、龙王、吕洞宾等形象。游客至此,可感到凉风吹拂,沿山洞继续前行,山洞突然变小、变低,每隔几米即有一道由钟乳形成的石门,石门前后各有清水一潭,水流入潭中,叮咚作响。行至米深处,就来到了钟乳石的精华处,这时仿佛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蝙蝠在上下翻飞,一片片上下已连接的钟乳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石床、石花、石笋、石盆、石幔、石虎、石狮随处可见。走至米处,潭水已淹至石门,此时洞壁上刻有游人诗一首:“天生一个五龙洞,无限风光在洞中,钟乳石笋世罕见,天下奇观留游人。

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八马泉的泉水养育了五龙的子民,一个个憨厚淳朴,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是五龙人的共性。来这里观光的游客,无需顾虑什么,只管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和家乡人民好客的情吧!

要是赶上深秋季节,会让你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每走进一个村庄,眼前的景致让你目不暇给,屋檐下一串串如桔的柿饼和火红的辣椒,街道上到处晒的花生、核桃、薯干。都在向人们炫耀着一世的繁华。你可以尽情地品尝个够。要是遇上开饭的时候,还会让你饱餐一顿农家丰盛的野味。这就是有着大山一样胸怀的家乡人。

五龙,我梦中的天堂,儿时的摇篮。如今,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身为五龙的后代,我骄傲,我更自豪。

文:刘建军图:白开水

推荐阅读

1、重磅!林州淇河大桥将成为历史,新桥明年涅槃重生

2、林州五龙:大山深处有渔村

3、我敢说,这才是高颜值的林州五龙!(含五龙各村和解说哦)

4、林州五龙有一位抗美援朝英雄,系电影《上甘岭》连长原型

5、林州五龙:淇源渔村的徐氏家族

6、林州:临淇一包工头的五句“粗”话,竟传遍了朋友圈!

7、林州及临淇一带的方言,来听听是不是“揳哩硬”?(配语音哦)

8、林州:情系故乡淇河水(朗诵版)

9、临淇一带老狐精的传说,配语音哦!

10、林州:天价彩礼的背后——来自淇河两岸的婚恋调查

11、林州:岌岌可危的淇河大桥

12、临淇一名施工员发给老婆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zz/7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