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银杏,一个城市的文化标签

踱步银杏路,路旁的银杏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驻足观看,形似扇形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勃勃生机。放眼望去,这种古老而稀有的“活化石”正伫立在银杏路旁,静静的记录着义马的发展和变迁。

亿万年前,义马曾被森林植被笼罩,银杏树遍布其中,身形庞大的恐龙穿行其间,缓慢地走过了漫长的远古时代。岁月荣枯,树叶凋零,飘落的树叶在岩石上“书写”下记录时代变迁的一幅幅精美的“插画”。

北露天矿坑,作为黄河南岸为数不多的露天煤矿,它曾是义马人的骄傲。就在这样一个地方,“义马银杏”化石等来了它的发现者。

随着北露天矿坑开采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类轮廓清晰的远古树叶化石开始“现身”。在江苏煤田地质勘探四队工程师章志刚、章仁保的努力下,发现了大批银杏叶、果及其它植物化石,并将化石带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请专家帮助鉴定。古生物研究所的周志炎院士和有关人员亲自到北露天煤矿采掘场进行考察,采集标本进行研究。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化石“义马银杏”正式被人们所知晓。

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义马银杏”化石走进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在义马古生物群展馆,我们近距离地看到1.7亿年前义马古生物最真实的模样,从这一片片叶中探寻远古时代的秘密。

“义马银杏”化石曾在年和年两度被确定为国际植物大会的会徽。这也让“义马银杏”化石闻名世界。

如今,坚韧的银杏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遍布在义马各个角落。曾以化石能源为生,今因化石能源而美,曾是黄河南岸的“黑珍珠”,化身为如今的“绿翡翠”,义马正从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型为能化新城,正如“义马银杏”,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融媒记者苏浩然)

声明:该作品系原创,非经书面授权许可,禁止任何媒体转载。策划:裴根平编辑:王艺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gr/6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