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山一场大戏人物众多,各个精彩,却迷雾重重看不清对白,不知道来龙去脉!比生辰纲还要复杂。
施耐庵是大天才,有无与伦比的美丽,也有聛睨一切的脾气,你们这些书呆子看不懂我的文字吧,动不动说“水浒文字有瑕疵”吧,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看不懂拉倒,施耐庵绝不解释。
水浒文字越写越深越写留白越大,到清风山一节文字,基本上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清风镇有几百名地方驻军,大约相当于一个大县城,花荣的级别大约略高于县都头,因为武松最多管理二三十个土兵,郓城都头朱仝雷横每个人带领二十人巡逻,小李广却指挥上百名军汉,这些人是正规军。
一般的:一个知寨为什么敢给上级知府实封申状?
什么是实封申状?
如此弄虚作假栽赃陷害同僚的公文,刘高就敢递上去给慕容知府!
就不怕知府明察秋毫吗?
宋代有实封投状,是经济领域名词,不知道和有没有关系?
最少是正式公文,而且是文知寨刘高具体署名的申状,可不是什么私人信件。
什么是申状?
指下级向上级正式请求的、需要动用上级驻军的、比较严重的贼请公案。
实封申状恐怕就是刘高实际署名并且承诺“所写公文皆属真实”。
也只有慕容彦达这种昏聩知府尸餐素位,刘高才敢糊弄他。如果是东平府陈文昭知府坐镇青州,刘高可不敢这样胡搞。
所以:水浒文字说
这种人做官就喜欢欺罔僚友,早就认同刘高行为:刘高诬陷花荣就是欺罔僚友啊!这个叫上行下效。恐怕刘高慕容知府就是一路人,早就接收刘高许多金银好处。花荣可不会主动孝敬慕容知府。
再看慕容知府的话,太可怕了!
我们一句句来细扣,分析一下慕容知府的心思。
一:花荣是个功臣子。
-----老子是靠妹妹好颜色混上来的,花荣是功臣子,花知寨自恃功臣之后,哪里能够看得起我这般靠女人作官的!你TMD功臣子算个狗屁!老子虽然不学无术,可我有妹妹服侍管家!这个比什么功臣子强多了吧,老子做青州知府正当其理。
二:如何结连清风山强贼?
你花荣居然勾结联络清风山强盗,搞了很久吧!要不是刘高秘密报告,我等都被你瞒住了呢,你个花荣是如何做到的呢。
三:这罪犯非小。
清风寨武知寨勾连清风山强盗!这个罪恶犯的太大了,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四:未委虚的。
不知道是不是假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三种解释都可以。
遇到这种事情,慕容知府却直接教唤那本州兵马都监,来到厅上,分付他去。
具体说什么不知道,却暗示明确。
一般的上级碰到这种事情,应该慎重,最好先派一个观察带领几个机密去下面悄悄地调查,比如济州府生辰纲案发,何涛是济州观察,就是他带领二十个机密公人去郓城找宋江去了。
青州慕容知府十分果断,根本不调查,直接唤兵马都监来吩咐,这个兵马都监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详细调查,就立刻让兵马都监出马?
分付他去干什么?
不知道啊,施耐庵坚决不说啊,读者不明白,黄信却明白。
所以:黄信马上就捉了花荣。
下级要善于揣摩上级的心思。
四平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