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三山黄信十分自信,夸口要捉尽三山人马,这个符合大宋朝廷主旋律,似乎慕容知府不太关心这个,知府靠裙带关系,有人吹枕边风,不计较什么捉强盗。
黄信却没有贵妃姐姐,兵马都监捉强盗职之所在。
一看刘高居然捉住郓城虎张三,是什么清风山大王!
黄信太高兴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自己正要捉贼,想不到刘高已经先行一步,这种大贼必须解上青州来,这个就是我等青州打击黑恶势力的活证据啊!
历朝历代都有杀老百姓冒领军功的事情!
至于把平民硬说成强盗的事例太多了。
所以:黄信一听刘高拿了郓城虎,这个太好了,解上青州也算自己兵马都监的功劳啊,必须支持刘高。
管吃管喝,古今一理。
黑夜中远远的根本看不清楚,刘高随手一指:就是这个人郓城虎。黄都监,你懂得!黄信暗暗点头。
注意:是看了。而不是细细审问!
根本就是草菅人命,问都不问。
-------这句话非常高明、非常高明、非常高明!
黄信心中喜悦,这个刘高很能体察上情,捉强盗是路线正确啊!
黄信看刘高一眼,道:不必问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注意:黄信这句话奇怪吗?!
非常奇怪。
水浒是神作啊,不经意间就是一语双关,意在相外魂飞魄散!
一般的,上级来下面调研,最少要听一听人犯口供,是吧,更何况还有花荣的问题搅在里面。黄信倒好,什么都不问,仅仅晚上远远的看一眼疑似人犯,就定性了,十分官僚主义。
我们来还原场景。
一:黄信道:“这个不必再问了。”
二:黄信道:“这个不必问了,”
两种文字有区别吗?
有,非常大的区别。
那么,哪一种文字合理呢?
自然是第一种文字合理,因为一般上级领导通常会这样说话,这个才是正常文字表述,可惜施耐庵偏偏不这样!
天才就是天才!
第一种文字表示:你们(刘高)已经审问过了,所以我等青州府就不必再问了,上级信任下级,我们承认你(刘高)的审问结论。
第二种文字表示:这个不必问了,我们青州作为上级就不问了,维持你们(刘高)的原判,可是我们青州心里面明白。恐怕你们(刘高)根本也是“对人犯不必问了”的吧!
换句话说:你刘高一定也是对郓城虎“这个不必问了”,你刘高根本就什么都没有审问,你就是屈打成招强行把人犯打成郓城虎张三,上级什么都明白。
大家晓得施耐庵精妙笔法吗!
如果文字写作:这个不必再问了。
表示你们已经审问过了,我们上级就不问了。
水浒原著是
---这个是非常厉害的一语双关,表示我们上级知道你们下级胡搞,你们根本也是什么都不必问了的吧。
黄信聪明人啊!
四平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