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这些地方不仅春光无限,百姓还幸福满

大河三门峡,给你及时、有用、权威的三门峡新闻

春意正浓,踏春游乐正当时

义马市“农业+旅游”打造田园新生活

(张春光摄影)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房琳任欢文图

天气转暖,春意渐浓,百花争相开放。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3月22日,大河报记者在义马新区三十里铺马龙山百亩杏林看到了真实的写照。成团成团的杏花早已经按耐不住,迫不及待地爬上枝头,含苞的、怒放的、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连成一片,竞相开放,朵朵杏花芳香扑鼻,传递着春天的气息,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踏春赏花。据了解,该杏林占地亩,杏花开时,每年游客可达万人。

一花独放只是春的开始,百花齐放才是春满园。来到义马市湾子苗木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更能感受到“万紫千红总是春。”该合作社成立于年,由9名农民牵头成立,共流转土地余亩,主要业务范围为各种苗木花卉种植,花卉、经济林育苗,精品水果采摘等。目前,合作社已培育各类苗木50余种,余万株,包括玉兰、辛夷、梅花、皂角、木瓜等。当前,合作社内杏花、玉兰花、梅花等均已盛开,花期可持续至四月上旬。“四月份还会有海棠花、大樱桃花、牡丹花等陆续开放,彩色也会更加绚丽。”该合作社的负责人平海峰告诉记者。

赏春光,当然也要采“春味”。位于义马市新区办事处石门社区的河南国珍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建设有日光温室14个,塑料大棚5个,合理安排种植不同生长期的香瓜、小西瓜、草莓、西红柿、黄瓜、茄子等。“保证一年四季都有可采摘的蔬菜瓜果,满足众多游客的采摘要求。”该示范园负责人耿崇伟告诉记者。

(张春光摄影)

近年来,义马市依托境内丰富的产业资源优势,打造了青风山景区等山水观光项目,程村黄桃种植基地等田园观光项目,李家大院、鸿庆寺石窟等文化观光项目。同时结合农业产业布局,培育了采摘体验园、花卉观光园、农耕文化园等,积极开发了乡村旅游,推动了产业、生态、休闲融合发展。

赏农家景、吃农家饭、采农家果……春意正浓,带上家人一起踏春旅游吧!

花椒牵手丹参

卢氏县立体种植做强扶贫产业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房琳任欢通讯员聂金锋文图

3月27日,卢氏县双龙湾镇曲里村花椒、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到处一派繁忙景象,放线定穴、挖坑固苗、培土踩实、覆膜保墒,众多合作社员井然有序进行花椒移栽。

据大河报记者了解,该基地总占地面积余亩,投资万元,栽植白菊亩、花椒亩。采取花椒套种丹参等中药材种植模式,实现长短效益互补增收。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周边贫困群众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有望实现0元,并幅射带动双龙湾镇及周边乡镇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灵宝市苏村乡:

朵朵羊肚菌铺就百姓致富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房琳任欢通讯员王淑妮文图

暖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灵宝市苏村乡东里村鳞次栉比的羊肚菌基地种植大棚内,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平整松软的泥土里,细柔的菌丝从一个个等距离摆放的菌包周围蔓延开来,将泥土表层染上一层淡淡白色,有的羊肚菌已在室温的笼罩下破土而出,棕帽白身的体姿似少女般妙曼玲珑。

“羊肚菌种植是一项占地少、投资低、收入高、环保无污染的致富项目,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具有独特优势”。看着大棚里走势良好的菌丝,羊肚菌基地种植大棚的负责人介绍说,羊肚菌种植项目周期短、见效快,通常每年11月至12月间种植,来年3月就开始出菌,一直可采摘到4月底。

“一般情况下,租地、搭建大棚、菌种等投入每亩在元至1万元,来年亩产可达斤收入3万余元,每亩纯收入可达2万元”羊肚菌基地种植大棚的负责人说。

据了解,下一步,苏村乡将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抓手,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统筹:房琳

主编:闾斌

责编:任欢

声明:大河三门峡系大河报在三门峡地区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ly/7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