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赣东北地区有这么一块资源丰赡,物产富饶的黄金宝地,这里不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全国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还是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生产的优质煤驰名中外。乐平矿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当地居民用土法开采鸣山煤炭;本世纪20年代初,开始使用近代技术开采;年起,由旧中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所属江南煤矿公司乐平矿厂经营。年8月,省重工业局在乐平设立煤矿筹备处、年7月正式成立乐平矿务局,归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管理。以后隶属关系多次变更,年在乐平工业管理区的基础上成立新的乐平矿务局。年在原景德镇市下属的涌山煤矿划入矿务局后,管理体制才逐渐稳定下来。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一批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煤矿工人从全国各地汇集在这里,先后建成了鸣山煤矿等七对矿井;80年代中期接收了乐平县办企业东方红煤矿;年10月和年1月,又新建了沿矿新井、新鸣煤业公司两对矿井,在册职工最多时曾达到多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乐矿煤炭生产的不断发展,数以千计的职工在矿山安家立业、繁衍生息。然而从21世纪初起,由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煤炭行业去产能,乐平矿务局下属矿井除沿沟矿外,一个接一个进入政策性破产行列,往日的辉煌巳成为历史。产业衰落带来的是矿区的满目疮痍,凄凉萧条。矿工们离开原来赖以谋生的井下,出外另谋出路。但是我们这些矿山子孙,井没有忘记这块养育了矿工几代人的黑土地,这块付出过矿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黑土地。矿山的命运与我们紧紧相连,这里是我们永远的家。《乐矿,我们永远的家园》记录了乐平矿务局的过去和现在,使用的照片有的是我多年来到现场拍摄积累的资料,有的则是爱好摄影的矿友提供。这些照片和文字寄托了我们对矿山的眷恋之情,使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一)高家山忆事座落在乐平市后港镇高家山的矿务局局机关,是赣东北百里矿区的神经中枢。局机关大楼原由省煤田地质局队所建,60年代末省政府设立乐平工业管理区后,为管理区办公所在地。年,新的乐平矿务局成立,改为局机关办公大楼。年5月,矿务局机关搬迁到景德镇,办公大楼先后由局技工学校和局社管委接管。年12月1日,根据乐平矿务局社区资产移交乐平市政府管理协议,移交给当地政府,最终完成了它在矿山的历史使命。这栋大楼为乐平矿务局服务了四十多年,是矿务局兴衰史的见证者。从年到年,伴随着我度过了27年青春岁月的办公大楼,在一些特殊年份里,亲眼目睹许多事件在这里发生:80年代,是矿务局的黄金年代。80年代初,全局原煤产量就巳经突破年产万吨大关。记得那时局机关大院内经常听得见矿里敲锣打鼓来机关送高产捷报的声音,届时机关干部放下手上的工作,到大楼前迎接喜报。年冬,全国煤炭企业多种经营现场会在我局召开,全局原煤生产和多经产业蒸蒸日上。然而到了80年代末期,矿务局下属煤矿连续发生好几起重大事故,给全局干部职工心里蒙上了阴影。加上煤炭滞销,效益下滑,企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从此局机关大院也不得安宁:90年代初,局机关连续好几个处级干部英年早逝,在机关干部内引起极大的恐慌。有人认为是机关大楼大门的朝向不正,邪气入侵,当时的局长下令将大门封死,机关干部上下班一律走后门,以致外单位来人联系业务时,竟找不到进入办公大楼的入口。几年后新局长上任才打开,这事成了当时一个大笑话。年,从省里调来一位新局长,一到任就开始对局机关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处室进行大规模撤并,取消处室称谓;设立八大公司,分开核算,自负盈亏;精简人员,先从中层干部头上开刀,一大批离退休年龄不足两年的处级干部退出岗位,到二线当调研员.......,一时间整座办公大楼闹得人心惶惶。年,矿务局在余干,波阳,乐平招收的个农民轮换工的八年合同期届满,按规定必须辞退。可是八年来这些农民轮换工很多巳在矿山安家,有的巳成为井下工区的生产骨干,不是说辞就能辞得了的。为了"讨个说法",几个矿的农民轮换工串通起来,包围局机关大楼,封锁各个出入楼道,挨个房间找局长,他们自然没想到局长会通过另外一个通道离开了这栋大楼。年7月12日的桥矿特大事故,则彻底伤了矿务局的元气。年,当时的局长在桥矿搞"改制",由于这个矿在事故中还没有完全恢复,而"改制"实施方案又未考虑周全,引发了部分井下工人的不满。他们在矿里掀翻局长的座驾后还不解恨,又集中数百人分乘十余辆汽车,打着横幅、鸣着汽笛,穿过乐平市区,强行冲击高家山的矿务局机关所在地,在办公大楼和局长家中大肆打砸抢。他们从桥头丘矿集结动身时,巳有人向局机关发出预警,接到报告后短短十分钟内间间办公室关紧房门,人走楼空。当时我和副局长王?照、局纪委书记刘铭泉来不及撤走,躱在三楼设计室一间房间内,被他们发现,有人撞开房门,几十人将王局长从三楼押到一楼盘问。当时气氛十分紧张,现在回想起来,就跟"文革"时期的武斗场面差不多。年3月的局劳动人事处干部在局机关合影。从左至右:张金生,刘健,程国培,陈成祖,张攀先,胥杭清,梁小安,周景火,郑重清,刘秀章,我,谭震,(文仁旺在外出差暂缺)。局劳动工资处自年成立后,随着局机关机构改革,处室名称,管理职能和人员结构也经过多次的变动。在我进入劳资处前,李芳生,周仲春曾先后担任过处长。年,时任鸣矿政治部主任的许远春和鸣矿劳资科长张攀先调入劳资处担任正副处长职务。年许处长调离后不久,张攀先升任处长,左祥贵从鸣矿调入任副处长,这样一直维持到年底。年9月,矿务局调入一位新局长,不久就启动局机关机构改革。劳资处干部一分为三,一部分到新成立的社保中心;另一部分到矿业公司综合经营部;剩下的与原干部处合并,改名为局劳动人事组。人员分流后,原劳资处的分管业务也有了很大变化。年元月,局劳动人事组改名局劳动人事处。从年到年这8年间,局劳资系统中的几个职能部门分分合合,最后还是"四合一"(劳人处,社保处,再就业中心和原矿业公司综合经营部内的劳资人员),全部并入劳动人事处统一管理。当时的劳资处管理人才奇缺,处里除文仁旺一人是科班出身外,其余干部都是“半路出家”。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工作成了重中之重。处里除委派人员参加全国性质的培训外,还组织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对下属企业劳资干部的培训也抓得很紧。年3月,全国煤炭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培训班在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开班,我处由左处长带队参加。年3月,由张处长带队组织各矿劳资科长到萍乡矿务局学习,在安源煤矿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前,从左到右:我、郑重清、涌矿科长邱玉良、占天灯(司机)、张攀先、桥矿科长张金生、仙矿科长方靖华、萍矿劳资处工资科鄢科长、鸣矿科长谭承勇。年3月,由左处长带队的局劳资系统业务骨干一行9人前往河南义马矿务局,山东新汶矿务局,江苏徐州矿务局和安徽淮南矿务局参观学习,在前往义马矿务局途中,从左到右:邱玉良、柯久久、杨青海、左祥贵、谭承勇、张金生、我、尹三凤、周日庆。年4至6月,煤炭部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三期劳动工资统计培训班,我代表局劳资系统参加了培训。年,我局制订了《矿井劳动定额手册》,并对各矿井下定额员进行了多批轮训。这是局第五届定额员学习班人员的合影。年12月,局劳人处和社保处联合在局干校举办劳资系统人员计算机培训班。年4月,我从鸣矿调入矿务局劳动工资处。这是年11月与张攀先在南昌。从年至年,局劳资处下设计划调配和工资定额两个组;年至年,先后配备多台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并设立了计算机房,使劳动工资业务进入数字化管理的轨道。年,我在办公大楼的二楼办公室。这是年2月18日拍摄的局机关大楼外丁字路口,周边被当地村民的小货亭占据。记得90年代起,乐涌公安分局曾对办公大楼外广场和道路两旁的小货亭进行了多次清理,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私搭乱建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但由于地方政府不出面干预,矿务局也无可奈何。没有整治前的办公大楼外广场,摆满了村民搭建的售货小摊。矿务局机关搬走后,这里几乎成了当地村民的天下。原乐平市有5路和7路两路公交车在局机关设起点站,大大方便了机关职工家属和周边农民进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7路车改道了,现在只剩下5路车还在正常运行。年,办公大楼前的臭水塘终于改建成了花园。这口水塘是50年代地质队在基建时人工挖成的,购买水塘的费用早巳支付。然而到90年代中期,局机关原打算将水塘整修,塘中加建凉亭,却遭到当地村民的强烈反对。村民将一担担泥巴倒在机关大楼的大门口,还封锁了机关大楼通往机厂的马路,当地政府则站在一旁袖手旁观。最后修塘之事不了了之,一直拖到去年由市政府出面才解决。办公大楼前宽阔整洁的广场。年9月2日,部分原局劳资系统干部在办公大楼前的广场花园合影。位于矿务局机关大院内的局机关招待所,共投资多万元,于年建成投入使用。年冬在乐局召开的全国煤炭企业多种经营现场会是局机关招待所接待的最大规模会议,当时在这里还拍摄了根据乐局多经产业发展事迹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路在脚下",不过后来没有公映。80年代矿务局招待所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建在矿务局家属区内的矿务局中学,是全局八所子弟中学中的两所完全中学之一。年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地方后,教职员工全部并入地方管理,这所中学也改为乐平市教师进修学校,后新港中学搬迁至此。矿务局的家属区中,还有很多七十年代建的房屋,房内不通风,房外巷子狭小,居住条件差。煤矿塌陷治理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后,矿务局机关家属大都离开了这些老居所,搬进了新家。位于局机关西侧的原乐平矿务局矿山机械制造厂,60年代中期曾是江西省重工业局的下属企业,主要生产矿山机械配件,矿车等产品。到了90年代末期,由于生产规模萎缩,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年与仙鸣两矿一道实行政策性破产。这是原矿机厂办公大楼,破产后曾移交给乐涌公安分局,公安分局迁往景德镇后,成为乐矿社管委和乐矿实业公司办公楼。连接乐平市区与新高桥村的公路从矿机厂厂区穿过。原矿机厂家属区,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矮小平房。原矿机厂职工家属宿舍内景。年,在原矿机厂厂房地块上兴建采煤沉陷区“南家苑”居民安置小区,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这是年拍摄的“南家苑”工程施工现场。年9月2日,我与多年未见的原矿机厂劳资科长雷在枝在矿机厂家属区会面,并留下了这张合影照片。当时他还神采奕奕,根本看不出任何生病的迹象。没想到仅隔三个月,雷科长就因病去世,那次见面竟成了永别!
谢谢文叔流畅美文,牵引我们一家虽艰苦但幸福满满的往事!长按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