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金瓶梅和水浒传血缘关系

中国小说中上第一神偷从《水浒传》偷了些什么?

人们说“偷来的锣鼓打不得”,《金瓶梅》作者如何能将偷来的锣鼓敲个震天响?

因为来自遥远宋代的陈年腊肉笋干,被兰陵笑笑生烹调成了鲜活生猛的明代市民生活“满汉全席”。

《金瓶梅》绘制的运河边市井故事,堪称明代的清明上河图。

《金瓶梅》和《水浒传》什么关系?儿子和老子的关系。《水浒传》影响太大了,一问世就像股旋风刮向社会,刮向文坛,社会上有了“水浒气”,文坛大刮续写、衍生、挖补水浒风:有续写水浒英雄的:《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星散各方的水浒英雄重振威风,再走英雄路。有跟《水浒传》唱对台戏的,《荡寇志》用小说反水浒,将造反者斩尽杀绝。有“源流仍出于水浒”(鲁迅语)的英雄传奇和侠义小说:《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英烈传》《大宋中兴演义》......有大批水浒戏衍生:李开先《宝剑记》、陈与郊《灵宝刀》、沈璟《义侠记》、李渔《偷甲记》、金蕉云《生辰纲》、许自昌《水浒记》......戏剧名家纷纷“下水”,地方戏纷纷“水浒热”,到乾隆后期,水浒京剧经典剧目达几十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林冲夜奔”在延安大礼堂上演,还引起毛主席大发议论。有从《水浒传》寄生出的新小说——《金瓶梅》就是将《水浒传》一段情节挖出,补缀、推演、丰富、异化,写成的新小说。

《水浒传》

一部世界名著从另一部世界名著体内产生,好像只是中国国情。《金瓶梅》原本是长在《水浒传》上的寄生蟹。没想到,越长越旺,越长越大,越长越肥,不仅脱离母体,还跟母体分庭抗礼。考察《金瓶梅》跟《水浒传》的血缘关系,不能不简单提提《金瓶梅》主要版本:万历丙申()袁宏道透露《金瓶梅》部分抄本(失传)               ↓万历丁巳()《新刻金瓶梅词话》(今存影印本)↓   崇祯(----)《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今存影印本)↓康熙乙亥()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今存影印本)

绣像本与词话本

《金瓶梅词话》曾是书会才人的说唱底本。晚明作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卷四·不系园》写到一次文人聚会上,杭州杨与民“出寸许界尺”“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使人绝倒。”考察《金瓶梅》跟《水浒传》的血缘关系,宜以时间早的《金瓶梅词话》为底本。幸亏那时没出版法,兰陵笑笑生才能把《水浒传》若干章节换汤不换药搬到自己书里。这位文学神偷“鼓上蚤”,对《水浒传》无所不偷,有的是几回几回的偷,有的是整段整段的偷,有的是偷来水浒命意重作文章,有的是偷来水浒人物再放光彩。这位“天下第一文抄公”对《水浒传》采取“拿来主义”,任意抄录、改写、重装,组合到《金瓶梅词话》中。那么,中国小说中上第一神偷从《水浒传》偷了些什么?人们常说“偷来的锣鼓打不得”,《金瓶梅》作者如何能将偷来的锣鼓敲了个震天响?《金瓶梅词话》受《水浒传》哪些影响,表现为数种情况:

★狗尾续貂

最有代表性的是《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四回“吴月娘大闹碧霞宫,宋公明义释清风寨”。这一回内容是:西门庆死后,吴月娘到泰山烧香,先拜碧霞宫女神,再到碧霞宫道观休息,受到恶少调戏,险被污辱。后被王矮虎掠到山上,要其做押寨夫人,为宋江所救。不管是女神形象,还是吴月娘几乎被辱、做押寨夫人,甚至迫害吴月娘者的结局,都是从《水浒传》移花接木。吴月娘看到的碧霞宫娘娘,原文照抄宋江看到的九天玄女:“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鬓,唇似金朱,自在规模瑞雪体。犹如王母安瑶池,却似嫦娥离(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

宋江梦中看到九天玄女,见于《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水浒传》的九天玄女变成《金瓶梅词话》的碧霞宫娘娘,两处描写仅一字不同,即《金瓶梅》是嫦娥“离”月殿,《水浒传》是嫦娥“居”月殿。

吴月娘拜祭碧霞宫娘娘后,接着发生两件事,都改写自水浒。

第一件事是吴月娘险些被污辱,改写自林冲娘子险些受辱:

碧霞宫道士石伯才设计,安排知州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奸污前来烧香的吴月娘。

吴月娘坚决反抗,被吴大舅救出。整个过程甚至吴月娘喊的“清平世界,拦烧香妇女在此做甚么!”

都和陆谦设计帮高衙内骗林冲娘子如出一辙,见于《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二件事是吴月娘被王矮虎掠上清风山,为宋江所救,改写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在《水浒传》里,王矮虎掠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上山,想让她做押寨夫人。宋江因刘高是好友花荣的同僚救了她。

《金瓶梅词话》的情节和对话几乎跟《水浒传》一模一样,只不过刘夫人名字改成吴月娘。

八十四回还提到设计奸污吴月娘的殷天锡后来为李逵所杀,则是节录《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锡,柴进失陷高唐州”情节。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四回对于整部小说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出彩处?几乎没有。

全文删除也不影响这部小说,给人的印象是:

《金瓶梅词话》作者要给小说凑一百回回数,拿《水浒传》编排凑数。

戴敦邦绘·吴月娘

★★东施效颦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来旺儿递解徐州,宋惠莲含羞自缢”,内容是:

西门庆为了霸占宋惠莲,设计先将假银子交给宋惠莲丈夫来旺儿做生意,接着诱使来旺儿夜晚到花园“捉贼”,诬赖来旺用假银换真钱,将其扭送官府治罪。

西门庆诬陷来旺儿的操作方法、过程、结果,都是模仿《水浒传》张都监陷害武松,事见《水浒传》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在《金瓶梅词话》里,是吴月娘的丫鬟玉萧大叫“一个贼往花园中去了”,将来旺儿引入花园,然后由西门庆家人将他捆住。

在《水浒传》里,是武松对之有好感的侍女玉兰对武松说“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然后由张都监的侍卫将武松绊倒捆住。

按照西门庆的刁滑、来旺儿的愚鲁,完全可构思出自己的精彩情节,何必拘泥于水浒?《金瓶梅词话》作者太懒惰了。

戴敦邦绘·宋惠莲

★★★因风吹火

《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写到,李瓶儿原是梁中书的小妾,因为李逵在翠云楼杀了其全家老小,梁中书和夫人各自逃生。

李瓶儿拐带大量财富到东京投亲。梁中书逃亡故事来自《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

李瓶儿在《水浒传》根本子虚乌有。《金瓶梅词话》借《水浒传》梁中书逃亡挟带出李瓶儿,使得李瓶儿能以富婆身份出现。因风吹火,相当聪明。

★★★★借鸡生蛋

由《水浒传》武松杀嫂敷衍成更详尽的西门庆潘金莲艳事,是《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借《水浒传》这只“老母鸡”生出一只松花鸭蛋。

《金瓶梅词话》整块从《水浒传》切割了四回,即:

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岗武松打虎”;

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四回“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送丧,供人头武二设祭”。

这四回是《水浒传》“武十回”的前半部。“武十回”即描写武松的十回,是《水浒传》的重要章节。

武松的故事是给宋江引出来的: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杀了阎婆惜,跟弟弟宋清避难到柴进庄园,宋江在廊下误踩了病中武松烤火用的铁锹,武松险些打了宋江,柴进向武二郎介绍了“及时雨”,武松纳头便拜。

宋江引出了武松,作者暂时放下宋江,开始写武二郎传奇。而西门庆和潘金莲私通,是武松杀嫂并最终逼上梁山的诱因。

《金瓶梅词话》把《水浒传》四回衍化成前十回中的九回和第八十七回:

第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潘金莲嫌夫卖风月;

第二回,西门庆帘下遇金莲,王婆子贪贿说风情;

第三回,王婆定十件挨光计,西门庆茶房戏金莲;

第四回,淫妇背武大偷奸,郓哥不愤闹茶肆;

第五回,郓哥帮捉骂王婆,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六回,西门庆买嘱何九,王婆打酒遇大雨;

第八回,潘金莲永夜盼西门庆,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九回,西门庆计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外传;

第十回,武二充配孟州道,妻妾宴赏芙蓉亭;

第八十七回,王婆子贪财受报,武都头杀嫂祭兄。

《金瓶梅词话》前十回只有第七回“薛嫂儿说娶孟玉楼,杨姑娘气骂张四舅”不是水浒故事。

戴敦邦绘·孟玉楼

《金瓶梅词话》前十回好像照抄《水浒传》。

武松打虎、武松跟武大郎见面,潘金莲见了武松后想三想四,武松决然搬离兄长家,王婆贪贿说风情,西门庆跟潘金莲勾搭成奸,郓哥带武大郎捉奸,王婆出主意毒杀武大郎......但是从《水浒传》的四回(实际是三回半)写成长达十回,总得增加些自己的东西,《金瓶梅词话》增加了哪些东西呢?

----西门庆和潘金莲各自的复杂来历和曲折历史。

----王婆和西门庆、潘金莲之间的琐碎对话和心理活动。

----西门庆和潘金莲比水浒更香艳细致的调情通奸过程。

----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同时如何把孟玉楼娶回家。

----改变了原来水浒中某些人物定位,如仵作何九,在《水浒传》中,

他有正义感且老谋深算,他给武大郎验尸时假装中恶,避免当场表态,却机智地偷出武大郎酥黑的骨殖,和西门庆行贿的银子放在一起,写上年月日,给武松查清武大郎被杀真相提供了关键证据。

在《金瓶梅词话》中,何九贪财、世故,受西门庆钱财,替西门庆消灾,在武松最需要他时逃走了,给武松弄清武大被杀案制造了最重要障碍,后来他还在王婆引领下进西门府找潘金莲,向提刑千户西门庆给犯了罪的兄弟求情。

《水浒传》中的何九到《金瓶梅词话》中变节,出于两方面需要。

一方面,说明社会黑暗、道德沦丧侵及到普通百姓;另一方面,没了何九帮助,武松就没法明正言顺、酣畅淋漓的复仇,结果误杀了李外传,被刺配千里之外,使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能继续下去。

----增加了某些次要人物,如李外传和迎儿。

李外传是西门庆的替死鬼。武松找西门庆报仇,他跑去给西门庆报信,代替西门庆死到武松手里,构成武松被流放、西门庆却逍遥法外的情势。

迎儿是武大前妻所生,出场时十二岁,受后母潘金莲虐待。武大死后迎儿又成了潘金莲的丫鬟兼出气包。

潘金莲嫁入西门家,将迎儿留给王婆照管,这是第九回的事。

到第八十七回,武松遇赦返乡,迎儿十九岁,该出嫁的年龄。

武松就棍打狗,以看顾迎儿为理由、拿迎娶潘金莲为诱饵,将依然迷恋武松、利令智昏的潘金莲骗回家杀掉。

绘画·潘金莲

李外传和迎儿似乎次要,却对从《水浒传》到《金瓶梅词话》的转型起到转向作用。

因为这两个人物出现,水浒英雄武松的个性被改变了。水浒打虎将精明过人,武松杀嫂先审后杀,有证人,有记录,井井有条、滴水不漏。斗杀西门庆目标明确、干净利落。

他怎么可能在寻找西门庆报仇时跟李外传纠缠放跑西门庆?《金瓶梅词话》偏偏这么写,也必须这样写。

西门庆和潘金莲如果死了,他们的故事还乍往下写呢?

兰陵笑笑生不是蒲松龄,不乐意做鬼文章,只能让本该做鬼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再做几年人。

迎儿似乎多余,却起到伏线千里之外的作用。

迎儿露面时十二岁,武松遇赦返乡时她十九岁,这七年中,《金瓶梅词话》独创的“西门庆传”写完了,潘金莲被吴月娘发卖,到王婆家待嫁,迎儿成为武松将潘金莲骗回来的借口。

只不过,这里的武松已不是水浒英雄武松,而是《金瓶梅词话》创造的一个“善机变”人物。

倘若是水浒铮铮铁骨、坦坦荡荡的英雄武松,岂能冒叔娶嫂恶名,即使仅仅是杀嫂借口?!

其实,《金瓶梅》的作者一落笔,就试图跟《水浒传》从基本立意上区别开来。

按文学史家的观点,《水浒传》始终围绕一条红线——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写故事和人物。

社会黑恶势力,包括教坏良家妇女的王婆和诱奸良家妇女的西门庆,逼迫武松杀人,杀人结果是武松被发配,最后上梁山。

《金瓶梅》的初衷却是打算借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惨烈风月故事醒世。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开头就用一段词做说教:

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请看项籍并刘季,一似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金瓶梅词话》讲述项羽和刘邦因“情色”带来人生不幸,根本是扭曲,是指鹿为马。

不管项羽还是刘邦----特别是盖世英雄项羽----跟女人的关系,都不是他们人生失败的原因。

开国皇帝刘邦的人生更不能说是失败。

《金瓶梅词话》接着说自己这本书是干什么用?非常奇怪,这本众人眼中的“淫书”居然想劝世、想教育男人远离女色:

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一个好色的妇女因与了破落户相通,日日追欢,朝朝迷恋,后不免尸横刀下,命染黄泉,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傅粉。

静而思之,着甚来由。况这妇人,他死有甚事!

贪他的断送了堂堂六尺之躯,爱他的丢了泼天哄产业,惊了东平府,大闹了清河县。

从这段话,可以推测兰陵笑笑生创作之初原本有两条计划:

第一,他打算用潘金莲诱使西门庆断送前程和性命的故事谴责好色的妇女。这跟曹雪芹对待妇女态度完全不同。

曹雪芹借贾宝玉的嘴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金瓶梅》却持“女色祸水论”,在作者心目中,即便像西门庆这种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洗脓的角色,他遭遇不幸,该负责任的是潘金莲。

第二,《金瓶梅》本来打算只将潘金莲和西门庆情爱故事加以铺排和演义。

此时作者想没想到李瓶儿、庞春梅这两人?是否决定小说书名叫“金瓶梅”、或“金瓶梅词话”?八字还没一撇呢。

写过长篇小说的作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在写作过程中,构思时没想到的人物会一个一个冒出来,事件会一件一件自己跑出来,并不是所有长篇小说家都像曹雪芹,先写它个《红楼梦》第五回,把所有人物的命运匡定下来。

《金瓶梅》最初只想演义西门庆和潘金莲两个人的风月故事,这是文本提供的线索,不是笔者向壁虚构。但开弓没了回头箭,故事越写越长,人物越写越多。

围绕着西门庆,“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的故事一步一步完成,《金瓶梅词话》的书名也就出来了。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封面

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写定者跟兰陵笑笑生语言习惯不太一样,似乎是跟正统文学走得更近的人,多少懂些吴语的人,写案头阅读更拿手的人。李渔成为可能的侯选人,兰陵笑笑生显然更熟悉“说话”,更喜欢民间巧话、小曲俗话,更乐意抄抄其他作家写过的词曲、故事,也更熟悉鲁西南和苏北一带的话。其人即使是“大名士”,也放荡不羁,喜欢接近下层民众,喜欢在书会才人中摸爬滚打,在酒楼饭庄饮酒划拳,在妓寮娼馆浅斟低唱。两个不同的写定者给我们留下两本不一样的书。打个不太合适的比喻:《金瓶梅词话》跟《新刻绣像金瓶梅》相比,有点儿像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赛“原生态”歌者跟职业通俗歌手对垒。现代著名作家施蛰存将词话本和崇祯本做过对比后,认为“拖沓”、“鄙俚”的词话本要比“简净”、“文雅”的崇祯本好,崇祯本“反而把好处改掉了也”。施蛰存显然肯定“原生态”。其实,《金瓶梅词话》肯定已不是袁宏道所见《金瓶梅》原生态。崇祯本写定者对《金瓶梅词话》做了不少改动,删除曲词,改动话语,特别是将第一回重写了。《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潘金莲嫌夫卖风月”,坚持走《水浒传》老路。《新刻绣像金瓶梅》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显然想隆重推出西门庆。不管崇祯本对《金瓶梅词话》其他擅改对不对?第一回改得相当有水准。但是对比《十二楼》的文字风格与《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细微不同,李渔是绣像本写定者这一点恐怕还得慎重存疑。崇祯本第一回在开头有诗词各一首,诗是引用吕洞宾的:“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崇祯本写定者接着说教:“只这酒色财气四件中,唯有‘财色’二者更为利害。”世人追逐财色,财色害坏世风,“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这话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关于项羽刘邦的启示,可算《金瓶梅》“主题揭示”。标志着《金瓶梅》进一步跟《水浒传》分道扬镳。

在兹堂本

★★★★大放异彩

《金瓶梅词话》前十回,已不露痕迹地悄悄从水浒江湖豪杰圈走出,渐渐进入市井细民氛围。从第十一回开始,兰陵笑笑生一步一步把“西门庆传”唱响,一步一步把西门家业做大,一步一步把西门庆的触角伸到社会四面八方,从西门一家写及众多家,从市民写到官场,从地方写到朝廷,《金瓶梅词话》跟《水浒传》彻底划清界限,有了真正的自我。兰陵笑笑生最初大概还没有写百回小说的创作计划,他本来只想把武松杀嫂当发面引子,发酵个“情色祸水”大炊饼。没想到,落笔一写,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纷纷向“水浒”叫板,进入小说变成“大宋故事”;作者熟悉的芸芸众生纷纷向潘金莲叫板,进入小说变成众多“西门娇娃”,越写越有趣,越写越好玩儿,越写越有味儿,越写越长,于是,来自遥远宋代的陈年腊肉笋干,被兰陵笑笑生烹调成了鲜活生猛的明代市民生活的“满汉全席”。《水浒传》里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狗男女,把自己的淫乐建立在他人尸骨上,早就该杀,死了活该。武松杀嫂和大闹狮子楼,何等精彩,何等快意。没想到时隔二百年,兰陵笑笑生让西门庆和潘金莲起死回生,再活七年。这七年,是精彩纷呈的七年。这七年,绘出以西门庆为中心、号称宋代实际是明代社会的风俗画。这个发生在运河旁边的市井故事,堪称明代的清明上河图。非常重要的是,作为长篇人情小说开山之作,《金瓶梅》开创的人情小说各种章法,为盖世奇书《红楼梦》横空出世,创造了先决条件。正如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所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选自《马瑞芳趣话金瓶梅》(上海文艺出版社)一章,作为“趣话金瓶梅”专栏文章在《文史知识》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转发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金学论著~马瑞芳:《金瓶梅风情谭》

{品读}马瑞芳:第三十三讲~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品读}马瑞芳:第三十四讲~三寸金莲写妙文章

{品读}马瑞芳:潘金莲之死

{品读}马瑞芳:春梅必须梅开二度

{品读}马瑞芳:马瑞芳品读金瓶梅第一百讲

马瑞芳:床·琴棋书画·俗曲·魇胜——再论《金瓶梅》给《红楼梦》提供写作妙诀

马瑞芳:和《金瓶梅》法文译者安德烈·莱维教授交谈(首发)

马瑞芳:鸡尖汤·金镯子·乔五太相貌——浅议红楼得金瓶壸奥(首发)

谢尔金指点亮在看金学界

支持原创好文,支持原创学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c/8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