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59723.html创建美丽茶村,助推乡村振兴。第十四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首届安徽美丽茶村(乡、镇)报送活动由茶博会组委会主办,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安徽中设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安徽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旅游协会、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活动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安徽是我国重点产茶省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生态优越风景秀丽,非遗制茶技艺久负盛名,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名茶,中国传统十大名茶安徽占其四。全省12个市的58个产茶县(市、区),有远近闻名的茶香小镇和数量众多的美丽茶村,那里有亲茶-茶乡风情、亲山-康体健身、亲游-休闲体验等功能,品茗、茶宿、山林探幽,各具特色。以青山、小溪、茶园、山林、村落为背景,以悠久的茶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精髓,集茶园、花园、果园、菜园、庭院等于一体,拥有娱乐、住宿、餐饮、游览、体验等多项服务,成为都市居民回归自然、亲近乡土、放飞心情、感受茶文化的特色乡村旅游村落。这些村落各具特色和魅力,吸引八方来客,突破了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模式,观光和休闲、品茗相结合,满足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时尚需求,能够全方位接受茶文化的熏陶。本次活动自3月15日报名以来,得到了省内重点产茶地区政府及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供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茶村及乡镇的积极响应,截止4月15日,全省10个市、43个茶区县(区)政府部门、机构推荐报送了个茶村,涵盖43个县(市、区)、个乡镇、街道。4月16日,初审工作顺利完成,初审工作组严格按照报送标准,对申报资料逐项审核综合分析,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投票选出“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等60个茶村,入围首届安徽美丽茶村初选名单;“岳西县来榜镇”等10个乡镇入选首届安徽美丽茶镇(乡)”。茶博会组委会将从4月19日-4月26日通过第三方机构赴60个入围茶村实地考察测验,形成实测报告,同时与网络公开投票结合,再经专家复审、终审,最终选出20个“首届安徽美丽茶村”,敬请期待!
首届安徽美丽茶村60家入围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县(区)
乡镇
村
1
金寨县
花石乡
大湾村
2
金寨县
麻埠镇
响洪甸村
3
金寨县
麻埠镇
齐山村
4
金寨县
油坊店乡
面冲村
5
金寨县
青山镇
抱儿山村
6
霍山县
磨子潭
宋家河
7
霍山县
大化坪镇
大化坪村
8
霍山县
太阳乡
金竹坪村
9
舒城县
舒茶镇
石塘村
10
舒城县
舒茶镇
沟二口村
11
枞阳县
官埠桥镇
官山村
12
繁昌区
孙村镇
梅冲村
13
含山县
清溪镇
白衣村
14
泾县
汀溪乡
桃岭村
15
泾县
汀溪乡
大南坑村
16
郎溪县
凌笪乡
侯村
17
郎溪县
涛城镇
庆丰村
18
旌德县
三溪镇
路西村
19
旌德县
白地镇
洋川村
20
宣州区
溪口镇
吕辉村
21
宣州区
溪口镇
天竺村
22
广德市
誓节镇
杨杆村
23
绩溪县
上庄镇
余川村
24
徽州区
富溪乡
富溪村
25
徽州区
富溪乡
光明村
26
徽州区
呈坎镇
容溪村
27
黄山区
新明乡
猴坑村
28
休宁县
鹤城乡
左右龙村
29
休宁县
流口镇
茗洲村
30
黟县
柯村镇
江溪村
31
歙县
璜田乡
蜈蚣岭村
32
歙县
三阳镇
岭脚村
33
歙县
三阳镇
竹铺村
34
巢湖市
散兵镇
大岭村
35
巢湖市
苏湾镇
苏湾社区
36
庐江县
汤池镇
果树村
37
庐江县
万山镇
长冲村
38
庐江县
柯坦镇
分水村
39
庐江县
柯坦镇
虎洞社区
40
长丰县
义井镇
杜岗村
41
南谯区
施集镇
井楠村
42
南谯区
施集镇
孙岗村
43
贵池区
牌楼镇
大山村
44
贵池区
梅村镇
杨棚村
45
贵池区
梅村镇
霄坑村
46
东至县
官港镇
横岭村
47
东至县
花园乡
源口村
48
青阳县
陵阳镇
黄石溪村
49
石台县
仙寓镇
莲花村
50
石台县
丁香镇
红桃村
51
岳西县
来榜镇
花墩村
52
岳西县
来榜镇
公山村
53
岳西县
冶溪镇
琥珀村
54
岳西县
包家乡
石佛村
55
潜山市
塔畈乡
塔畈村
56
潜山市
天柱山镇
茶庄村
57
桐城市
龙眠街道
双溪村
58
宜秀区
五横乡
杨亭村
59
望江县
太慈镇
茶岭村
60
太湖县
寺前镇
洪畈村
首届安徽美丽茶镇(乡)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县(区)
乡镇
1
岳西县
来榜镇
2
宣州区
溪口镇
3
金寨县
麻埠镇
4
舒城县
舒茶镇
5
歙县
三阳镇
6
徽州区
富溪乡
7
庐江县
柯坦镇
8
南谯区
施集镇
9
贵池区
梅村镇
10
泾县
汀溪乡
老竹大方茶主产于天目山山脉西侧清凉峰(主峰高.4米)所辖的三阳镇、杞梓里镇、金川乡,这里高山峻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神奇的北纬30度区域,年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温度16℃左右,地理上的优势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三阳镇为歙县南乡,与浙江毗邻,以生产老竹大方茶出名。老竹大方茶外形扁平翠绿微黄,闻之有扑鼻的板栗香,鲜叶以“两叶一枪”的芽头为最上乘,干茶布满银色茸毫,泡开后汤色清绿微黄,口感醇厚回味甘甜,更是提神醒脑,减肥消脂的上品。
“大方茶相传为宋元年间的大方和尚自种自制于老竹岭而得名,在清朝时达到巅峰,为当时朝廷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是扁平茶的鼻祖,又因大方茶产自歙县老竹铺,所以又名“老竹大方”,大朴大拙的“大方茶”还有一个儒雅的名称:“素茶”。为何称素茶?是缘自大方茶在炒制时要使用豆油或菜油(也有的称素油),所以大方茶也称“素茶”。
采茶女迎着朝雾,把一片片带着露水的鲜嫩茶叶采摘下来,分拣筛选后遵循古法经过“杀青--揉捻--做坯--整形--辉锅”五道工序,得来大朴大拙的“大方茶”,观之其外形扁平暗翠微黄,茶片匀整,芽藏不露,披满茸毫,内质味浓香烈,汤色绿黄明亮而耐泡,叶底黄绿匀称,味微苦返甜,因其分布山脉不同而产生天然的松木、兰花、熟豆、板栗香。
“南方有嘉木,穿地一二尺。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名曰为茶。”
喝大方茶,做大方人!
特别声明:
1、以上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歙县论坛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歙县论坛联系的,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2、“歙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