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自刻自用田黄印三方心心相印一中国

“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

即将启幕

近日,上海韩天衡美术馆的年度大展“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本次展览由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展期三个月。预计12月18日开展。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专栏《无极游》,陆续刊登各系列藏品,与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欢斋主韩回之带大家欣赏".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

吴昌硕自刻自用田黄印三方

《心心相印一中国印文化大展》

抢鲜看!

无极斋分享

吳缶庐自刻自用田黄印九方

即将亮相于

《心心相印一一中国印文化大展》。

这里仅仅是三枚。

有待再晒。

韩天衡简介

韩天衡,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作品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日本国文部大臣奖等。年被专业媒体评为“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并由《书谱》社三十五周年海内外专业机构署名问卷公布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为启功先生)。年首届《书法》杂志论坛被评选为当代三十家优秀范本书法家之一。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榜首。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年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韩天衡画集》、《韩天衡书画印选》、《韩天衡篆刻精选》、《天衡印话》、《天衡艺谭》、《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等专著逾一百四十种。其中《中国印学年表》获首届中国辞书评比三等奖,《篆刻三百品》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年受命为出席上海APEC会议的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元首篆刻姓名印章。年10月,收藏有他个人捐赠国家的件艺术珍品、占地23亩的韩天衡美术馆在上海嘉定正式开馆。年2月受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之聘,成立“韩天衡文艺大师工作室”。年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了“韩天衡教授工作室”。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顾问、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等。

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

前言

韩天衡

印章在我国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较于先前域外的玉质为载体,以图案为内容的印章,我们智慧的先民,在金玉装饰艺术达到极致的彼时,给印章赋以简朴而别开生面、蹊径独辟且基于实用的重要使命。

三国魏关中侯印

我国的印章最初以铜材为主,以文字为内容,其功用则出于征信防伪,是庄严、神圣,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凭信法物。自古上至帝王将相,或是军政工商,乃至于个人佩用,都体现为权利和信用的凭证。这特殊且不二的功能,下三千年至今,仍在我国乃至域外广泛沿用。华夏民族是充满艺性的,即使实用之物,其中也无不赋以高妙的艺术属性。自甲骨、金文、小篆、缪篆、隶楷等文字的不断渐进的演绎;汉以前作为书写载体的竹木简被魏晋纸张的发明所替代并广为使用;乃至各个时代、民族、区域的文化、审美因素和制作手段的不同,使印章有着应时、应需而产生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先后衍生出先秦诸侯七国玺、秦印、汉印、魏晋印及唐、宋、元印,印风鱼龙变化,各臻其妙,呈现出百花齐放、移步换影的艺术内涵,形成周秦汉魏为经典的古玺印艺术。

明范氏集古印谱

印谱合影

然而,对上古玺印的收藏和考证的真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w/8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