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马市岭村解放战争禺北游击根据

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

走进永平街东平村马市岭自然村,一座古朴的岭南建筑——何氏宗祠映入眼帘。穿越历史时空可追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座祠堂曾化身马市岭村解放战争禺北游击根据地。

在这片革命沃土,中共地下党人组织团结热血志士,涌动红色浪潮,为广州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何氏宗祠

年“8·13”日军进攻上海之前,中国共产党为了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深入到农村,团结各民主党派的进步力量,组织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抗日,指派了周伯尧、何秋林在马市岭自然村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同时,中国农工民主党以司徒卫中、梅日新、张建中为负责人,也在该村建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支部。两党共同组建起抗日游击队,把马市岭作为抗日游击队交通联络点及活动阵地,共同领导抗日游击队开展抗击侵华日军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马市岭继续成为禺北中共地下党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中共番禺县委为了进一步在禺东、禺北开展革命斗争,派出共产党员周伯尧、朱融两位同志以马市岭小学(校址设在何氏宗祠内)为阵地,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地下斗争,保护革命力量,搜集敌军情报,领导群众开展反征粮、反征兵、反征税、反土匪恶霸、反剥削压迫斗争。他们在农会中积极培养入党对象,吸收了一批先进分子入党。至年夏,马市岭党支部已发展了何水池、何炳灿、何秋林等10位同志入党。

当地曾加入游击队的村民何桂暖回忆说,当时,他们一边在何氏宗祠上学,一边当交通员,负责给游击队送信,或者在游击队执行任务时接送游击队队员、搬运行李。其父辈、祖辈也都曾投身革命,以教师的身份在何氏宗祠参与抗战事宜。

解放战争时期,广州东北郊人民游击队白天在何氏宗祠,给村里的孩子上课,晚上便悄悄进村,挨家挨户向村民进行宣讲,做思想工作。游击队对村民的帮助,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他们集体无偿捐款,负担起游击队的吃穿、住宿等日常开支。当时村民中还传唱着一首歌,表达着对游击队的赞美。

马市岭村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禺北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和联络点,为南下大军解放广州作出了贡献。年,经广州市政府批准,马市岭村被确认为解放战争时期禺北游击根据地。年,何氏宗祠被列为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今年2月公布为白云区革命文物。▲何氏宗祠被列为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资料图)------------往期推荐------------☆围观!广清城际将“地铁化”,14号线拟增设站点☆为期半年!即日起,白云区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快看!《白云区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招生计划》出炉☆事关体育中考!“国测”3年均参加可得10分,最新解读戳进来→

陈淑娴

资料图片

编辑

刘威达

编审

王玲

审核

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zz/9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