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癜风患者解除病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4083.html一盅两件,得闲饮茶,似乎是广州老城生活的最佳写照,但这样的生活在近期变成了奢侈。近日来,因为新冠疫情,广州牵动着大家的心,关心与问候让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荔湾。
现在的荔湾,是指的大荔湾。年5月,荔湾区与芳村区合并为荔湾区。在老广的概念里,荔湾区还是仅指旧荔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关”。
广州城西,在民国时期,行政上是7个小区:黄沙、陈塘、逢源、长寿、西禅、南岸、沙面等区。
年广州城西的七个区
图片来源:广州旧闻
本期“发现广州”,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广府文化最浓郁的地方,最具老广风情,又兼岭南水乡特色的老荔湾。荔湾老街景
图片来源:网络
荔湾——若是你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联想到绯红的荔枝、弯弯的河涌、潺潺的碧水。事实上,荔湾不但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还是广州曾经的中心城区,繁华一时。荔枝湾图片来源:网络回溯历史,荔湾堪称盛极一时。历史上位于广州城西门之外,荔湾有“西关”的俗称,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有着“体味岭南文化到广州,不到荔湾就不算到过广州”的美誉,是广州老三区之一。
西门口——明清两代广州老城西门
图片来源:网络
明朝时,这里已是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时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著名的外贸商埠——十三行所在地。
曾经的“天子南库”——十三行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近代,十三行退出了商业舞台,西关也不再是广州的经济中心。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上下九步行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应运而生。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全长多米的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第一条商业街,也是广州最繁华的传统商业街之一。直到十年前,这里还是和天河路商圈、北京路步行街齐名的“广州必去打卡地”,每逢节假日都会人潮汹涌。
年初鼎盛时期的上下九步行街
图片来源:网络
在荔湾的寻常巷陌中,你可能会经过各式各样的茶楼——泮溪酒家泮溪酒家坐落在城西,相连风光旖旎的荔湾湖公园,是多年前南汉王刘鋹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荔枝湾”。
年,粤人李文伦在这片“古之花坞”上创办了一家充满乡野风情的小酒家。当时,附近有5条小溪,其中一条叫“泮溪”,故此,小酒家也以“泮溪”命名。
泮溪酒家
图片来源:网络
泮溪酒家作为广州目前三大园林酒家之首,其名菜有八宝冬瓜盅、园林香液鸡、七彩拼盘等,著名的点心有绿茵白兔饺、蜂巢芋角、泮塘马蹄糕、脆皮三色卷等。
泮溪酒家
图片来源:网络
泮溪酒家
图片来源:网络
泮溪酒家有40种菜式和点心在全国、省、市烹饪比赛中获奖。年泮溪酒家被授于“中华老字号”;年泮溪酒家被评定为国家级特级酒家;年泮溪酒家被誉为广州市著名商标。
莲香楼莲香楼旧照
图片来源:网络
图中最高一根横梁上写着“广州莲香老饼家著名月饼礼饼”字样的这幢房子,是上世纪30年代初位于广州市第十甫路的莲香楼老店。
莲香楼旧照
图片来源:网络
莲香楼创建于年。早期是广州城西关专营糕点美食的“连香糕酥馆”。
一天,有着精湛工艺的老制饼师傅陈清俭喝着用莲子煲的糖水时突发灵感:用莲子来制作饼点馅料。经过实验,陈师傅制造出幼滑清香、独树一帜的莲蓉馅来。清光绪三十四年()广州名“茶楼王”谭新义先生收购了“连香楼糕酥馆”,取名为“连香大茶楼”。
连香楼的莲蓉月饼有口皆碑。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有感于莲蓉独特的风味,提议给莲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众人一致赞同,他遂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现高悬于楼前的“莲香楼”三个大字即是他的手迹)。
百年来,莲香楼制作的莲蓉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被誉为“莲蓉第一家”。
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关第十甫的莲香楼
图片来源:网络
陶陶居陶陶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第十甫路,由黄澄波创建于年(清光绪6年),陶陶居拥有的高雅格局,以及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使该茶楼在广州茶楼中拥有殿堂级的地位,历年来均是各方的文人雅士乐于聚首的地方。
陶陶居旧照
图片来源:网络
陶陶居原名葡萄居,后由广东巨商谭杰南(另一说法是一位陈姓的商人)购入后改名,取其“乐也陶陶”之意。
陶陶居旧照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在茶楼大堂上耀眼的牌匾上“陶陶居”的命题,传说是清末文人康有为的手笔,有说康有为到广州讲学时,是该茶楼的常客,因而为茶楼题字;亦有说这三个字是康有为为替爱妾“陶陶”居所题的字,后才落入茶楼老板手中。
陶陶居旧照
图片来源:网络
在未成为茶楼前,陶陶居原址是西关一位大户大家的书院。陶陶居由黄澄波自理的时期,主要经营姑苏清茶和细致点心为主。
清末民初,陶陶居借着康有为的名气,再加上店内清雅的装修格局,在民国初期各方文人雅士聚会之地。但后来因经营不善,后继无人,曾经在年(民国16年)因巨债而倒闭。直至年(民国22年)重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陶居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到国有企业。现在陶陶居亦被国家贸易部颁发“中华老字号”、“国家特级酒家”等称号。年6月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升级改造后的陶陶居
图片来源:网络
看了老西关的茶楼文化,我们接着感受荔湾的骑楼风情。看到多宝路、逢源路、华贵路、长寿路等等寓意十分“富贵”的有意思的路名,我们可以从中探寻老西关的味道、感受与荔湾商贸有关的历史痕迹——骑楼街图片来源:笔者摄骑楼街是广州近代城市建设时期,通过借鉴东南亚、南亚等城市改良经验,对广州城传统密集街区进行改造的建筑模型和道路系统。其中,以恩宁路为代表,东接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西、北连龙津路的骑楼街,贯穿整个西关老城,构成了广州目前最连绵的骑楼街道。
年的恩宁路骑楼街
图片来源:李瑞然摄
永庆坊前身:永庆大街
图片来源:网络
永庆坊牌坊
图片来源:笔者摄
除了骑楼街,还有充满童年回忆的石板街——
耀华大街位于西关腹地,是至今保存较完整的西关传统民居石板街的缩影。西关平原是广州城西最大的平原,清代以来是市区最为富庶的区域,纺织业和商业尤为集中。宋代,西门以西区域发展有绣衣坊;至明代,西关十八甫“街圩”商业区已基本成型,耀华大街就是位于这一区域,石板街两侧为联排式的竹筒屋、明字屋。
耀华大街
图片来源:网络
当下的荔湾是万众一心同心抗疫的非常时期,相信美丽的荔枝湾因为有爱会越来越美。
广州加油!荔湾加油!
内容及照片综合整理自网络信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天天摄影网
摄影
旅行
视频
编辑:梓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