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女ldquo岛主rdquo在

作为黄金岛“岛主”之一的二姑娘,过了几十年才第一次登岛,不知道是不是该“谴责”一下我家那位老岛主还是要反省下自己?如何成了岛主,那是后话。

《黄金岛1:登高望岛全貌图》摄影:陈雪君

二姑娘第一次登岛,没有岛民“列队欢迎”,却有一众志趣相投的好友相伴,更有几位好友“舍命”相陪,登上黄金岛之巅(屋顶)一览湖光山色。站在屋脊之上放眼望去,但见:茶园竹海上,白云悠悠;青山逶迤间,湖水澄明;碧空如洗下,湖天一色;岛上建筑被四周美景环立,似一副天然的画屏。这太平湖东北部最精华的部分——黄金岛呵,堪称“瀛洲之境”!

“瀛州”,乃传说中的仙山也。《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嶠,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嗨!怪不得一登顶,衣袂飘飘时便觉仙气十足,乃“仙姑”也。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这黄金岛,乃一群岛,是由十多个参差错落的岛屿组成,呈“心”字型,俏丽如盛开在湖中的朵朵睡莲,总面积20多公顷。因岛上多生黄荊木,又名黄荊岛,老一辈移民的群众,口称手书多为“黄荊”二字。航拍时从高空俯瞰这十几个岛屿,星罗棋布,似十八罗汉横卧碧波,故另有“十八罗汉卧南海”之称。岛周碧水环绕,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随着季节变化、湖水的涨落,岛与岛之间,或连或断,或葱木青翠或色彩斑斓。登岛漫步,拾级而上,可见山湖一览坊、步月桥、映碧楼、太白亭等众多建筑。信步其间:曲折通幽、水回路转、芳草盈阶、鸟语悦耳、花瓣沾衣,令人心荡神驰。

《黄金岛2:心之仙岛》摄影:陈雪君

这样的神仙岛屿,因年—年间的建库(陈村水库)而成大湖(太平湖),成为太平湖东北部最精华之处。当年库内水位线以下的很多居民(多以翟、胡二姓)外迁至太平,散落在甘棠马家、庄里,新明新坑,耿城十字畈、辅村,三口汪家桥等处,分得几母薄田得以耕种。(请参读:平湖深处是我家)曾经的水上渔民,成了陆上农夫,茶园竹海也随迁开山而建。

这外迁的移民,每家都分得湖中的一部分山场,绝大部分都在这黄荊群岛内。移民们在取得林业砍伐证后,每年可以去岛上砍伐毛竹树木,卖给林业站或外包商,获得的钱财是全年全家一项很重要很占比重的收入。

(明白为什么是岛主了吧?咱是有证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每到下半年庄稼地里的粮食收完农闲之际,大批的移民便带上十天半个月的干粮、水果、米面油和一定的现金,汇聚到留守在岛上的居民家,租住于此,直至砍伐结束。

《黄金岛3:岛中飞燕》摄影:陈雪君

那二三十年间,每年那时像一场盛会,一群背井离乡的游子回到被水淹没的故土,在一天的砍山“放把子”(文末译)之后,于老乡家昏暗的夜色灯火中,炒上几个小菜,拿出带去的腊肉香肠,煮上一壶烧酒,推杯换盏忆往昔,慷慨激昂话未来。我八九岁时的那年暑假,曾被父母送去黄荊村里的亲戚家住过几天“体验生活”。至今我仍清晰得记得当时的快乐:在屋后的山泉水中洗菜洗野果、傍晚时分和一群小伙伴在湖边扳石头找螃蟹摸石斑(鱼)、用自制的网纱“扳罾”捞湖虾、坐在被小伙伴乱摇乱划的小木船上飘向湖中……最难忘的是那次去恰逢月圆,我们一群孩子跑到湖边赏月,夏夜的湖边好清凉,微微的山风吹过,那漫天眨呀眨的星星和湖面上晶莹闪烁的月光,随着湖水漾啊漾啊,一直漾到了骨头里。如今想来,在那山凹间、那小木船上,不会游泳且生性胆小的我,为什么会没有害怕的感觉,大约是无条件的信任身边的伙伴吧!

《黄金岛4:侠客梦一场》航拍:周小川/编辑:羽佳

(危险动作、切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正如此次,年逾不惑的我,在好友们的陪伴下首登改造建设过的黄金岛,并携手相立于岛之巅、一览山湖秀色之时,没有丝毫害怕,更多的是兴奋和满足,就连那沉睡多年的侠女梦也在那一刻被点燃!原来,有些情结不是忘记了、消失了,而是埋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少年时读金庸古龙时,那个:横刀立马仗剑天涯、快意恩仇心落繁花的你,已然迷失在俗世红尘的“江湖”中。如今在这清朗澄澈的湖山之中,“仙女本尊”侠气上升,禁不住欢呼雀跃、深情朗诵诗仙李白至此留下的名句:“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

有山有水有船、有清风有心中明月、有诗有仙有远方。

远方,是目之所极的远方,是心安之吾乡——拥有黄山和太平湖的太平!

简要介绍一下黄金岛上的太白亭。唐天宝十二年秋(公元年),诗仙李白为寻仙访道,曾前后两次游陵阳山水,并写下了《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薄》、《泾溪东亭郑少府谔》、《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等诗四首,叙述了陵阳山和舒溪河之美景。后人为纪念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黄金岛建太白亭。亭柱一联就是李白的:“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此联既写了李白一生飘泊、仙风道骨、酒诗作伴的特点,又写了太白亭周围的景色,还表现了李白崇尚自然的内涵。

《黄金岛5:湖上畅游》拍摄:周小川/剪辑:羽佳

话说,这望湖楼屋顶的瓦真是结实。此次有幸和此楼(岛上路、台阶、桥等建筑)当初的承建者王董一同游岛,据介绍,此楼建于年左右,屋顶用的就是普通的琉璃瓦。三十几年过去了,琉璃瓦早已褪尽当初的色釉,变成粉墙黛瓦却依旧结实如初。特别要提一提这屋顶的形状,此顶称:“歇山顶”。是介于帝王和平民之间的大臣建造房屋时用的屋顶,四个面,东西两个面上,往下折了一折。这种屋顶也是武侠小说里侠客们上下飞舞若惊鸿之所在。

(此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介绍一下“放把子”,老辈口语,音译。在山上,把砍好的毛竹放在一起,用竹篾捆扎好头部和中部,十来根左右扎成一捆,依照之前勘探好的略砍过的路,放任毛竹自行滑行下山,直至平缓处。由于每家山头都隔着山或水,且在砍伐期间,大家都约定成俗地不乱走动,因而在自家山上“放把子”是很安全的。

本期摄影师简介:

陈雪君:黄山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及全国摄影赛中获奖;并多次获得黄山区人民政府艺术奖。

周小川:上期合作摄影师。简介请参读:诗画太平(一):家园1

责编:杨心怡、汪郑重

审核:汪明月、张馨予

终审:赵姐姐

来源:素羽闲居

原标题:诗画太平(二):黄金岛上侠客行

感动!太平援鄂医疗队返程前武汉手记

太平茶农:受保护了,布尖不得冒充太平猴魁卖!

焦村的山水、传世的名画

疫情过后,我们一定要吃遍黄山区美食!

今天,太平人把最好的鱼送给你——武汉!

太平大山里发现一个世外桃源,岛上不通车路,出门全靠坐船

不点在看不给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s/8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