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金瓶梅一百七十二月娘遭侵,孝哥受

北京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5950.html
在碧霞宫是吴月娘第二次收到侵犯,第一次是来旺酒后的失礼。虽然说这两次吴月娘在肉体上都没有受到太大的侵害,但是对于吴月娘这种身份的人,遭受侵犯这种事在精神上受到的伤害更加无法弥补。这次泰山之行,时间选择在秋菊举潘金莲后的第三天,所以吴月娘的真实动机是“欲将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既然家里的丑事已经开了头,那么就索性再添点柴火,加点油,让火彻底地烧起来,以这种欲情故纵的方式让陈敬济和潘金莲躲躲藏藏的私情被放到台面上来。为了做这个决定,我们可以想象吴月娘是做了怎样的思想斗争,以及做了怎样缜密的模拟和演练。但是在实施自己缜密的计划之后,却被这样的事实来了沉重的一击。当夜吴月娘一行人打砸了“碧霞宫”,连夜逃下山,走了半夜才到山下客店,店小二听闻吴月娘等人惹了殷太岁,担心受牵连,不肯留宿他们。殷天锡也不是吃醋的,带着一大群人来追。吴月娘等人客店留宿不得,只好继续逃,直到四更时分,逃到一山凹里,只见远处树丛中有灯光,走近却是一座石洞,一老僧秉烛念经。吴月娘原来他们已经逃到岱岳东峰,眼前的这个洞名叫“雪涧洞”,里面的那个老僧自称雪洞禅师,法名普净,在此修行二三十年。吴大舅上前求救,老和尚告诉他们追赶的强人已在半路折返,并让他们在山洞中住了一夜。佛家讲求因果,加上吴月娘本身又是信佛之人,看到眼前的一切自然认为是佛祖施救,也就安心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吴月娘拿出一匹布准备答谢普京禅师,禅师不接受,只愿意化吴月娘所生的孝哥为徒弟,并且等到他十五岁才来向她要人。吴大舅道:“吾妹止生一子,指望承继家业。”吴月娘则认为十五年太过遥远,等十五年后就没人记得现在的事了,也就含糊答应了此事。一面作辞,奔清河县大道而来。吴月娘本是一个简单的人,至少以前是,她没有李瓶儿和孟玉楼复杂的身世和背景,也没有潘金莲崎岖坎坷的人生,她是在殷实的千户家里长大的千金小姐,可以说她人生道路的前半段是平顺且笔直的。可现在发生在她身边的一切,让她前面还未走的人生道路出现了裂缝和坑洼,开始变得崎岖不平。于是她开始变得疯狂,开始有预谋有目的地为人设局,让那些在她人生大路上挖坑的人一个个落入她的圈套。在此次泰山之行之后,以前的那个吴月娘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黑化”后的家主。吴月娘大闹碧霞宫,普净师化缘雪涧洞在这段情节里,出现了一个重要且特殊的人物:普静禅师。这位老禅师的出场显得有些突兀,不管是情节设定上还是人物的精神气质上,都显得和整本书中的其他人物格格不入,他好像是从《金瓶梅》以外的世突然闪现到这个世界的。如果说,在没有普净禅师的情况下,殷天锡这样一手遮天的地方恶霸带着二三十个人穷追猛堵四个道路不熟的外乡人,那么吴月娘的下场我们可想而知,她毫无疑问会被抓住,然后进行凌辱,甚至可能更糟。但是吴月娘遇到普净禅师,得到解救的方式也太过儿戏了,殷天锡无端自退,实在不符合兰陵笑笑生应该有的想象力。如果是为了给普净禅师创造一个出场的机会,也完全可以有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这样的出场方式实在是太过儿戏了。对于普净禅师的真实身份,有人做了个猜测,那就是兰陵笑笑生本人。在整本书当中,普净禅师只出现了两次,而且每次都和吴月娘有关,因为作者认为在吴月娘身上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了。吴月娘绣像本便以此为此回的结局,词话本则多了“宋公明义释清风寨”的情节。说是吴月娘一行逃至清风山,被清风山山贼虏获,头领之一的王英强逼月娘做压寨夫人。此时恰逢宋江误杀阎婆惜逃难到此,见月娘缟素衣服,举止端庄,说话哀惋动人,生出慈憐之心,劝得诸头领释放归家。这段文字完全套用了《水浒传》第三十一回的内容,如果说作者为了迎合《金瓶梅》的母作而作此回,实在有些牵强。且不说这样的情节有没有任何艺术成分,兰陵笑笑生作为一个情节设置的高手,用这种凑字数的方式来硬插一节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有的研究者分析认为,《金瓶梅》其实可能是由多人合作创作而成,或者说在西门庆死后的情节是续作,而非原作者的原作。这也是我认为此回小说有点无厘头与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第三处地方。吴月娘此次出行,带走了监视陈敬济的玳安等人,自己又出远门,这样相当于是给潘金莲和陈敬济创造了私通的机会。那么吴月娘不在家的这些天,西门府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下一篇接着聊。正是:世上只有人心歹,万物还教天养人。但交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蔡毛

贊成妙筆,賞助生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mashizx.com/ymsxw/7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